感悟| 花山隱居,隱於塵世,不負初心!

花山自然風景區怎麼樣

蘇州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素有東方威尼斯之譽。其私家園林氣吞永珍、造化神秀,堪稱世界園林藝術的瑰寶,並被聯合國教科書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感悟| 花山隱居,隱於塵世,不負初心!

我先後幾次來過蘇州,但真正居於園林、隱於山野,依山而棲、傍寺而居,還真是頭一回。

感悟| 花山隱居,隱於塵世,不負初心!

在朋友的特意安排下,我們此行下榻於蘇州4A級花山自然風景區旁的“花山隱居”。“花山隱居”不大,大約有三十來間客房,分為兩個院落。

感悟| 花山隱居,隱於塵世,不負初心!

感悟| 花山隱居,隱於塵世,不負初心!

我們歇息的院落雖然只有七間客房,但院落的佈局十分精巧、結構細緻嚴謹,在不足三百平米的院子裡,目之所及、足之所處,把蘇州園林那出神入化、精巧玲瓏,奇思妙想、鬼斧神工,變化萬千、渾然天成的意境和韻味,如畫卷似的一一展現在你的面前,讓你可觸、可觀,可思、可品,沉浸在小橋清池、流水飛花,奇石嶙峋、老竹新芽,庭廊曲迴、窗牖格物,滿園花木、禪意入畫的小小天地裡。

“花山隱居”的清晨是被鳥兒的啼鳴叫醒的,那清脆的聲音、悅耳的鳴響,催促著你每日不得不早早起身披衣,置身庭院、走向山林,釋放那心中遠離塵囂的愉悅,尋找那屬於本心的寧靜。

“花山隱居”出門不遠便是花山自然風景區。景區內植被茂密、鬱鬱蔥蔥,橡慄樹、楓香樹、櫸樹、楓楊樹、牛鼻栓樹、白櫟樹等樹木依山就勢、交錯而生,翠綠交融、相疊成蔭,尤其是景區大門內兩側的牛鼻栓樹,其樹冠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給人一種綠色的美、天成的趣、自然的意。

景區通往華山翠巖寺道路的兩側,還有不少摩崖石刻。石刻大小不一、風格迥異,大的如窗、小的如缽,有的筆法蒼勁有力,有的筆觸敦厚圓通,多為明清時代高人墨客所題。如:山種、出塵關、百億須彌、上法界、隔凡、吞石、布袋等等,有些石刻還隱含著不少醒世大義。

感悟| 花山隱居,隱於塵世,不負初心!

如“布袋”石刻,雖然只有飯碗大小,但因其刻在一塊形如一個裝滿東西的大布口袋的石面上,且又是人們入山寺的必經之路,於是便有了勸人要懂得放下之意。凡此種種,禪意深含,不可列舉。

進入景區後,一路緩坡攀行不遠便是華山翠巖寺。該寺始建於晉代,據說歷史上曾有許多高僧名士在此講經說法、釋禪論道,香火道場盛極一時。

感悟| 花山隱居,隱於塵世,不負初心!

甚至連康熙和乾隆二位皇帝都幾次親駕來此巡遊。據載,康熙皇帝到此與當時寺廟的主持曉青和尚問答時龍顏大悅,不僅詩詞唱和,留下詩文、寶鼎瓶盒等御賜之物於寺廟,還親自植種了一棵板栗樹,此樹至今仍根深葉茂。

此外,寺中現今還存有一眼晉代的古井,井水清冽甘甜,據說是東晉玄學大師支遁隱居開鑿的,井邊有書聖王羲之親題的“怡泉”二字,亦是不可多得的墨寶。

出寺院不遠處,景區內還有一尊元代的大佛石像。

感悟| 花山隱居,隱於塵世,不負初心!

佛像由一塊天然花崗岩巨石雕刻而成,高約八米、寬約三米多,左手法印、右手低垂,體態端莊、面容祥和,面對著山巒起伏的蓮花山和筆架山,其勢其象全在天地之間,給人一種無限的想象力和超然的神聖感。

佛法無邊、法相無窮,大千世界、全在其中。人與佛、佛與法、法與人,這其間有多少緣分和造化,全在無言中。正如一首對聯所寫:一聲佛號法界已入,百億須彌蓮峰在望。

在“花山隱居”期間,我和朋友清晨曾兩入華山翠雲寺,並登頂於蓮花峰。當我們行走于山間、置身於綠海,引吭高呼、直抒胸臆時,那種大清新、大暢快、大無忌、大自在的感覺,真是無法用語言去形容的。由此我想,人與自然、自然與人,天地人間的相融相諧,真是要像“布袋”石刻所寓的放下才行。放下、無為才能有為,才可知一花一世界,才可識一葉一菩提,這恐是我和朋友此行蘇州的一點小小感悟。花山隱居、我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