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有個戶部巷

武漢有個戶部巷(戶部巷食話之二)

文|曾慶偉

武漢有個戶部巷

戶部巷 資料圖片

元朝末年,社會矛盾日益激化,終於導致了波瀾壯闊的元末農民大起義的爆發。

1351年,徐壽輝起兵,建立天完政權,陳友諒投效其將領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襲殺反徐壽輝的倪文俊,自稱勤王,又自稱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諸路,連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

1359年,殺天完將領趙普勝,挾徐壽輝,遷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次年,攻陷太平,殺徐壽輝,並迫不及待在行軍途中的採石磯(在今安徽馬鞍山西南)登基稱帝,國號“大漢”,稱大漢皇帝,國號漢,改元大義。

陳友諒稱帝后,與朱元璋在江西龍灣、江州兩次大戰,陳友諒敗,江西之地盡失,陳友諒退回武昌,武昌成為“大漢”政權的行政中心。

1363年,陳友諒率六十萬水軍進攻朱元璋,但在鄱陽湖大敗,陳友諒也在突圍時中流箭而死,年四十四歲。太尉張定邊攜陳友諒屍首和其子陳理逃回武昌,陳友諒屍體被葬於武昌(陳友諒墓位於武漢城內長江大橋武昌橋頭引橋南坡下,離戶部巷直線距離不足千米,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墓高2。2米,墓基周長12米。墓冢依山構築,墓碑上刻“大漢陳友諒墓”。1913年湖北省內務司對墓園進行整修時,在墓前修築了墓道和一座高大牌坊。牌坊前額書“江漢先英”,後額書“三楚雄風”。墓兩側還各建有碑亭一座)。

武漢有個戶部巷

陳友諒墓 資料圖片

陳友諒死後,張定邊等人在武昌立陳友諒次子陳理登基為帝,改元德壽。次年,朱元璋西吳軍廖永忠部兵臨武昌城下,陳理出降,被押送應天府。陳理降明後封歸德候,再後又受令轉徙高麗(今韓國和朝鮮)。

也就是說,陳友諒次子陳理的中央政權(至少是名義上的)——“大漢”維持了五六年時間,其行政中心大部分時間在武昌。“陳漢”作為一個名義上的中央政權,主要行政機構之一的戶部不可或缺,更何況“大漢”政權一直處於戰爭狀態,周邊虎視狼顧,糧秣兵餉,無一日能夠斷頓,當時“大漢”政權所設立的“戶部”地址,就位於今天的戶部巷漢味特色風情街區。

自朱元璋建立明朝(1368年―1644年),後清軍入關又建立清朝(1636年-1912年)的幾百年間,武昌城的城廓有所擴大,但行政中心的變化較小(把1883年湖北省善後總局出版的《湖北省城內外街道總圖》與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出版的《湖廣圖經志·司志總圖》兩相比較即可得知),當年陳漢政權的戶部所在地又相繼成為明清兩代的布政使(明代稱承宣佈政使,清稱藩司、藩署)衙門,而老戶部巷一直與明清兩代的湖北藩司衙門(今戶部巷風情街)比鄰,從未遷走,久而久之,當地百姓就約定俗成地將這條巷子以“戶部”名之,流傳久遠,至今我們仍在沿用。

武漢有個戶部巷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出版的《湖廣圖經志·司志總圖》

民國時期,戶部巷已為三鎮市民所熟知。

上世紀40年代,三鎮市民知曉武昌有個戶部巷,主要原因是這裡有個叫謝榮德的人,炸出的面窩聞名三鎮,被市民譽為“戶部巷謝氏面窩”。

面窩是武漢的傳統小食。清光緒年間,漢口漢正街集家嘴附近,有一個名叫昌智仁的熟食經營者,發明了以大米為主要食材炸制而成的小吃——面窩,此為面窩在武漢百年流傳的嚆矢。

有一個叫謝榮德的武昌居民,1920年以前,以靠肩挑小擔,沿街炸制“面窩”為業。到了1940年代,他在武昌戶部巷租了一間小門面,開始固定售賣油炸面窩。

謝榮德炸面窩有絕活。他在傳統油炸面窩的基礎上,根據顧客不同要求,炸制焦軟程度不同的面窩。比如老人牙齒不好,他就炸成圓圈形的泡軟面窩,俗稱“圈圈”。年輕人喜愛焦脆的口感,他就在火候上加以照顧,炸成“焦片面窩”俗稱“片子”。他還別出心裁,炸製出了一種“夾面窩”:將炸好的“面窩”再塗抹上一層生漿,投入油鍋復炸。這種“面窩”外軟內酥,老少咸宜。戶部巷的“面窩”聲名大噪,凡從漢口坐輪渡到武昌嚐鮮的人,莫不以到“戶部巷謝氏面窩”店鋪一嘗為快。

(未完待續)

本文刊載於《武昌老味道》(姚偉鈞、曾慶偉著,武漢出版社)

曾慶偉,作家、美食評論家,武漢炎黃文化研究會美食文化委員會主任、江漢大學武漢研究院特聘教授、湖北楚菜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評審專家、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評審專家。已出版《荊楚味道》《味蕾上的鄉情》《楚天談吃》《武漢味道》等書籍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