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罵洋人街商業了,是它拉開了大理旅遊業發展的新序幕

這條寬7米、長千米的青石板路,就是大理古城的洋人街。今天,人們走在這條路上,放眼望去都是一些裝修比較特色的酒吧和紀念品商鋪,心裡大多感覺這只是一條尋常的商業街。殊不知,

正是這條已經沒有“洋人”的洋人街,見證著大理古城旅遊發展的歷史和變遷。

別再罵洋人街商業了,是它拉開了大理旅遊業發展的新序幕

“洋人街”

起初並不是這個名字。早在明朝時期叫

“萬壽街”

,滿清時期叫

“塘子巷”

。辛亥革命後,大理人為了紀念蔡鍔、唐繼堯等人領導的護國運動,將這條街改名為

“護國路”

改革開放以前,這裡只是一條非常安靜的小巷。路上除了市法院、市公安局、布鞋廠、紡織廠、糧油店等政府機構及國營企業以外,基本上都是白族民居,沒有商鋪。

別再罵洋人街商業了,是它拉開了大理旅遊業發展的新序幕

1982年,大理成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84年,大理又被列為對外國人開放的城市之一。此時,

護國路上大理市人民政府第二招待所(簡稱“二招”),是整個大理地區唯一的涉外賓館。

於是,護國路就成了外國人的聚集地。

別再罵洋人街商業了,是它拉開了大理旅遊業發展的新序幕

當時,中國旅遊主張“先國外,再國內”。這些外國人可以說是大理第一批遊客。隨著他們的到來,

這條路上為適應外國人消費習慣的服務業開始發展起來

。西餐廳、酒吧、咖啡館、畫廊、腳踏車服務部……一眾店鋪應運而生。最初,這裡開的店鋪為了讓這些外國顧客覺得溫馨舒適,大多佈置得比較隨意像家一樣,味道也十分正宗。

別再罵洋人街商業了,是它拉開了大理旅遊業發展的新序幕

對於當時的外國人來說,

這個坐落在中國西南邊陲的小鎮,既有獨特的民族風情和文化,又有極其包容的白族人民為他們提供家鄉的便利

。大理,這個神秘的地方,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前來。他們不僅只為遊玩,有的甚至開始旅居於此。

別再罵洋人街商業了,是它拉開了大理旅遊業發展的新序幕

揹包客聖經《孤獨星球》上關於大理的介紹

漸漸地,

這條路就成了外國人吃住行、購物、娛樂的棲息地。

他們早上租輛腳踏車或者坐公交、徒步去周邊地區旅行,晚上回到這裡。不出去的時候,就坐在某家店外享受愜意時光。街上人特別多時,放眼望去都是外國人。於是,“洋人街”就不知不覺間成為當地人稱呼護國路的一個別名,很快地流傳開來。

別再罵洋人街商業了,是它拉開了大理旅遊業發展的新序幕

現在已無法考證“洋人街”這一名字產生的具體時間,但自從有了這群不太一樣的遊客,這條路開始變得與眾不同。

它的聲名鵲起對大理古城旅遊的發展起了重要的帶頭作用。

別再罵洋人街商業了,是它拉開了大理旅遊業發展的新序幕

90年代後期,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旅遊業開始興起。大理因為茶馬古道、南方絲綢之路的歷史底蘊,以及《五朵金花》、《天龍八部》等一系列影視作品而名聲大噪,吸引著國人前來。

他們在遊覽大理的同時,發現了

這條兼具白族風情和西方文化的街道

。洋人街從此成了每個來大理古城的人,必然會參觀的地方。與此同時,大理政府也將洋人街打造成一張旅行名片。

別再罵洋人街商業了,是它拉開了大理旅遊業發展的新序幕

洋人街沒有了“洋人”,大概是在2000以後。

在那個年代,外國人出現在中國的地域上,本身就引人注目。更不要說,這麼多外國人聚在這裡生活,可以稱得上是一道風景了。

當他們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無法自在地生活時,便離開去更清淨更原始的地方。而那些店鋪也關門或搬去他處。

別再罵洋人街商業了,是它拉開了大理旅遊業發展的新序幕

時過境遷,當時的店鋪也因為房租漲價等各種原因早已不再。

現在的洋人街上,僅存一家1986年開業的餐廳,位於當時“二招”的門口。

30多年過去了,老闆早已易主,不變的是招牌,不知味道是否如初?你知道是哪家嗎?

別再罵洋人街商業了,是它拉開了大理旅遊業發展的新序幕

洋人街沒有了洋人和洋文化,並不是悲劇。

他們不過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這其實代表著大理旅遊業的發展開始昌盛,打開了屬於他自己的新篇章。只是,旅遊業的發展如何因地制宜,發揮出自己獨有的特色,大概是每個城市都要一直摸索前行的吧。

簡介:我是阿呆,70後北京爺們。有一種情懷叫遠方,有一種生活叫漂泊。關注

阿呆漂泊記,

帶您體驗不一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