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皇家瓷器的起源,得益於明英戰爭,卻落敗於激烈競爭

明英戰爭英國為什麼會失敗

英國皇家瓷器也是如今歐洲瓷器品牌中的獨角獸之一,而如今的高階瓷器品牌中也只有德國梅森和丹麥的皇家哥本哈根算是比較出色的瓷器品牌,而英國本土的皇家瓷器出現時間並不算晚可是在作為高品質的皇室瓷器的競爭中卻落敗了,無疑是英國在早期資本市場開發上的一個失敗。

英國的皇家瓷器的起源,得益於明英戰爭,卻落敗於激烈競爭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在瓷器的生產工藝上英國一直處於落後狀態,同時也缺乏高嶺土這種燒造資源,而同一時期德意志境內的各個諸侯國卻利用富含高嶺土這種資源優勢燒造出了和中國類似的瓷器,這也衝擊了整個歐洲的瓷器市場。

成立本土的瓷器品牌還得益於明英戰爭的刺激,英國初次來到東亞開展貿易還是借葡萄牙的邀請,停泊於澳門港口,而明朝與英國之間雖然有摩擦,可是明朝還是願意與英國開展貿易通商,於是有大量瓷器被出口到了英國。

英國與明朝通商的時候已經處於明朝末期了,所以在內憂外患之下,明朝開出了一系列的貿易優惠政策,而享受到這一政策也極大的推動了英國對東亞貿易的興趣,同時英國也開始仿造明朝瓷器由此成立了第一個本土的瓷器生產公司。

一、明朝瓷器讓英國本土瓷器生產有了變革

英國的皇家瓷器的起源,得益於明英戰爭,卻落敗於激烈競爭

明英戰爭不過只是英國對明朝政府的一個試探而已,而明朝當時作為世界軍事強國自然也不甘於英國的挑釁,所以在擊敗英國的挑釁後還要求英國方面給予賠款,也是在給予了要求的賠款以後英國商隊在繼續享有在澳門停泊船隻的權力。

英國商船看到明朝大肆對外銷售珍貴的瓷器於是看到了商機,其實明朝大可不必要英國給予賠款,可在明朝末年財政吃緊的狀況之下能有一根稻草就多一份希望,所以明朝不僅要求英國給予賠款,還希望向英國大肆出售一批珍貴瓷器。

雖然名義上是湊足明朝政府的軍費,可實際上則是維持地方的軍政開銷,所以在這個歷史節點上英國遇到了最好的機會,在引進大批明朝瓷器後,英國也開始了仿製,而大量仿製明朝的瓷器則帶來一個問題,沒有高嶺土如何生產出與明朝類似的瓷器呢?所以在當時而言,英國並未完全掌握瓷器的生產工藝,於是開始嚮明朝官窯高價收購一批瓷器。

對於英國的這樣大力購買,明朝政府當然也很願意賣,於是將大量精美瓷器出售給了英國,而也是這批原始型的瓷器帶動了英國的整個瓷器生產水平。在工業革命之後,不少國家依舊沒有攻破瓷器的生產工藝,其原因還在於它的原料高嶺土,而為了能順利生產瓷器,英國甚至不惜高價從明朝手裡購買大量用於生產瓷器的高嶺土。

英國的皇家瓷器的起源,得益於明英戰爭,卻落敗於激烈競爭

對高嶺土的化驗是自拿到源自中國生產瓷器原料之後的一種分析辦法。最早在元代將大量青花瓷出口到海外時就有做過,不過光就顏料就讓不少歐洲國家研究了數個世紀,最後騰格士藍的出現再解決了瓷器的顏料問題。

而英國在最早生產瓷器時幾乎全是骨瓷,也是在沒有高嶺土時做的一種技術選擇,不過當時英國能夠採用骨瓷來儘可能的貼近明朝生產的瓷器已經是算作歐洲比較領先的了,所以對於當時的英國而言要想技術更上一層樓就必須成立一家與明朝皇家官窯類似的瓷器生產企業,於是英國最早服務於英國皇室的瓷器生產公司便誕生了。

二、缺乏高嶺土就是先天缺憾

英國的皇家瓷器的起源,得益於明英戰爭,卻落敗於激烈競爭

高嶺土可以說是生產瓷器的必要資源,可是英國一直相當缺乏,所以英國先天缺乏大規模生產瓷器的條件,而當時的歐洲瓷器熱一直是沒有褪去的熱,所以與東亞進行長期貿易獲得優質的瓷器一直是歐洲嚮往的一個追求,因此英國不光自己生產瓷器,更主要的是主導銷售瓷器。

可在這種市場主導的作用下,英國的瓷器銷售已經落敗於德意志諸國,一方面英國在政治上脫離了教會也被教會除名,所以英國在歐洲開展貿易其實並不順利,另一方面英國主要銷售的骨瓷與同一時期皇家哥本哈根生產的瓷器已經有很大差距,所以英國在瓷器銷售競爭上落敗便導致了英國的瓷器生產企業走向了另一個極端,那就是以數量換質量,於是同一時期英國的瓷器生產量比德意志諸國的總和還要多。

明朝滅亡後,清朝設立廣州十三行積極開展海外貿易,而這一時期清朝大量向海外出售茶葉絲綢和瓷器,當然這也是中國古代生產力的巔峰時期,光主導清朝生產瓷器的出口就佔據了英國瓷器貿易事業的一半以上,也正是因為貿易往來越來越多,清朝的生產瓷器的工藝才得以傳入歐洲。

而對比高嶺土在優劣,甚至於德意志境內的高嶺土還更勝一籌,所以德意志諸國的國產瓷器永遠是佔據歐洲市場的佼佼者,與此同時英國則處於一個相對不利的地位,這也讓英國的瓷器生產工藝越來越偏向於將骨瓷小型化的生產工藝,同時清朝當時燒造瓷器講究薄胎,可如果將骨瓷也做到薄胎則非常困難,所以英國的先天不足也造成了英國在生產瓷器上遇到了難以逾越的鴻溝。

英國的皇家瓷器的起源,得益於明英戰爭,卻落敗於激烈競爭

英國當時雖然本土瓷器生產企業成立的早可是並沒有發揮出市場主導作用,反而是後來在德意志諸國成立的瓷器生產公司形成了可以與中國瓷器相比擬的市場佔有率,所以在市場競爭上英國常常處於劣勢,不過英國當時生產的瓷器基本都是素瓷,技術水平對比中國北宋還要落後,原因還是在原材料上,中國北宋就開始採用高嶺土生產瓷器。

而英國則因為原材料缺乏被迫生產骨瓷,同時英國直到18世紀初依舊沒有掌握生產瓷器的原料技術,被迫從神聖羅馬帝國進口生產瓷器的原料,不過因為骨瓷胎體太厚根本發揮不了青花瓷這種瓷器的優勢,於是英國的骨瓷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得到了歐洲其他國家的青睞,僅僅淪為一個民用瓷器的附加品。

三、英國的海外殖民塑造了骨瓷的優越感

英國的皇家瓷器的起源,得益於明英戰爭,卻落敗於激烈競爭

在大航海時代的初期,英國還沒有大力海外殖民,而在歐洲瓷器文化圈中比較有競爭力的幾乎全是神聖羅馬帝國的諸侯國,一方面這些地區盛產高嶺土有利於瓷器的生產,另一方面這些地區都是教會的忠實信徒,所以在政治上也比較有優勢,所以在初期的市場推廣上,英國就不及這些中歐的國家,到了英國大肆進行海外擴張的時候,在英國殖民地上形成了一種獨有的文化圈。

而在這個文化圈中也形成了英國主導的文化強權,因此英國倡導的骨瓷在這些地區開始流行,當然也包括後來的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北美雖然也有大量的高嶺土礦藏,可是受英國影響,骨瓷成為了這裡的主導,在歐洲不受主流歡迎的骨瓷在英國殖民地則成了珍寶,可是隨著美國的獨立,也相繼成為世界強國也從中國進口到了非常不錯的青花,粉彩等瓷器,這也就造成了英國的骨瓷文化圈又一次陷入危機。

英國只能生產骨瓷也是因為當地的資源限制,可是在英國海外擴張以後,英國的不少殖民地也能產出高嶺土,除了北美以外,最重要的高嶺土礦源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所以英國此時也不必為了生產原料而發愁,所以英國在後來也生產出了以高嶺土為原料的薄胎型瓷器,在品質上也做到了可以與以往的中國瓷器相比擬的地步,不過此時在歐洲原來的中歐誕生的幾個瓷器品牌已經完全佔領了歐洲的瓷器市場。

英國的皇家瓷器的起源,得益於明英戰爭,卻落敗於激烈競爭

而英國再想進入就非常難了,於是英國想到了先從殖民地進行推廣的手法。英國在香港銷售帶有濃厚歐洲畫風的粉彩性瓷器就是英國想要進行瓷器返銷的一個嘗試,也是在英國做了這第一次嘗試後開始定義瓷器的奢侈品品牌的定義,也是看到了英國在中國返銷瓷器的成功,引發了一些歐洲傳統的瓷器品牌紛紛登陸中國,這也是瓷器大量返銷的第一次嘗試,不過英國由此開始樹立了骨瓷的優越感,骨瓷在向中國返銷時就以與南宋時期厚重沉穩的瓷器風格相吻合。

由此吸引了一大批素瓷愛好者,而骨瓷在瓷器的故鄉中國引起了巨大反響,也引發了歐洲本土的追捧,如此一來過去不受主流歡迎的骨瓷一下子就融入到了瓷器主流的文化圈中,開始形成一個以骨瓷為素瓷原型的古法運動。中國追求宋代的素瓷之風也是清代中葉以後在瓷器審美上的一大轉變,過去往往選擇粉彩等較為花俏的造型,而如今則形成了一個以簡單而造型寓意深厚的瓷器造型,雖然在明朝初葉也有流行過。

可是明朝中葉以後的奢華之風促使粉彩登上了歷史的主流,直到清朝雍正時期主張廉潔清簡才重新引發了宋代瓷器的造型的追憶,而後來英國骨瓷向中國返銷時所採用的就是純素瓷的造型,也剛好迎合了時代的價值觀,不過中國的粉彩藝術很快影響到了骨瓷的生產,最後骨瓷也成了粉彩瓷器系列的重要板塊之一,但骨瓷的這種優越感也從英國將骨瓷返銷殖民地而影響到了全世界

英國的皇家瓷器的起源,得益於明英戰爭,卻落敗於激烈競爭

四、總結:

英國主動影響瓷器的發展價值觀也是處於對過去一直被動處於瓷器銷售末端的反擊,也是因為自身高嶺土材料的缺乏導致了英國開始推行骨瓷文化。而在向世界推行骨瓷文化中,中國返銷中與當時中國流行的仿宋之風不謀而合,由此骨瓷開始由卑轉尊,成為了世界上重要的瓷器組成部分,直到今天骨瓷依舊是象徵英國瓷器文化的代表,也是代表一種獨特的瓷器生產工藝,同時這也令不少國內瓷器愛好者感到一種求同存異之感。

參考文獻:

《英國瓷器燒造史》

《英國瓷器文化研究史》

《清朝瓷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