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率時代如何影響中國資產?

文|點拾投資朱昂(微訊號:dianshi830)

導讀:十年前,比爾。格羅斯第一次提出了新常態(New Normal)的觀點,認為全球寬鬆的貨幣政策會成為今後的新常態。十年後,負利率開始成為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常態。全球有17萬億美元規模的負利率債券,有1萬億美元規模的負利率企業債。

負利率成為了一種新常態後,會帶來什麼結果呢?我們已經看到的是“資產荒”特徵。那些擁有長“久期”的資產,估值出現了大幅提高。邏輯上,資金成本降低到了0附近,那麼我們就願意給長期的成長賦予更高的估值。

但是這麼做有風險嗎?今天我們聊聊“負利率”正在對資產價格產生的深遠影響。

正在成為“新常態”的負利率

從各種歷史文獻中看到,銀行的出現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但是銀行在經濟體系真正發揮作用,可能要到工業革命時期。在公元1750年時,全球範圍的人均GDP是180美元,相比於1。5萬年以前增長了兩倍。但是到了20世紀中葉,在短短的250年間達到了6600美元,增長了37倍。

這背後的核心原因是銀行在金融系統中的槓桿因素。人們把錢存到銀行,獲得利息,然後銀行以更高的利息把錢貸款給生產者。而生產者只要資本回報率超過銀行的利息成本,這種加槓桿的方式就是核算的。整個銀行體系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高速的槓桿效應。

從知道銀行的第一天起,我們就認為把錢存銀行獲得利息是天經地義的。從經濟學的第一課,我們也是學到銀行如何透過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賺取中間的差價,並且推動經濟的發展。但是今天,全球有許多銀行不但一分錢利息不給你,而且還要向存款人收費。錢存銀行會越來越不值錢,這個在歷史上都是從來沒有過的。

負利率時代如何影響中國資產?

資料來源:JP Morgan報告

根據彭博社9月4日的報道,全世界的債券名義收益率為負的規模超過17萬億,如果我們把通脹考慮在內的話,這個數字達到了35。7萬億。在美國,有超過9萬億的國債政府債券收益率低於CPI。

負利率背後的原因是,全球央行都透過量化寬鬆來刺激經濟。大家都不願意接受貨幣緊縮帶來的經濟收縮。我們從美聯儲對於資產負債表的調控就能看出。在收緊了資產負債表一段時間後,美聯儲繼續降息動作,雖然降息的空間已經很有限了。從下圖我們看到,在短暫的收縮流動性後,全球央行又將進入一輪貨幣寬鬆的週期。

負利率時代如何影響中國資產?

資料來源:JP Morgan報告

我們從入行的第一天,學會的是“複利”。就是透過持續取得正收益,未來能產生巨大的槓桿效應,時間越長,絕對回報的倍數就越高。好了,今天我們突然學會了一個新的單詞“負利率”,把錢存銀行越久,越不值錢。而且這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不僅僅是歐洲,還有日本,甚至美國也出現了負的名義利率。

負利率帶來的影響:全球資產荒

負利率帶來最顯而易見的影響是,全球進入了資產荒時代。由於無風險收益率持續下滑,甚至在許多負利率國家,無風險收益率意味著是負收益,大家更傾向於購買隱含回報率有足夠吸引力的資產。

比如我們看到連續創新高的美股,目前估值下對應10%左右的隱含回報率,在低利率時代依然是最好的投資品種之一。難怪有人問巴菲特,怎麼看美股的泡沫?巴菲特的回答是,在低利率環境成為一種常態的背景下,標普500指數依然是最好的可投資資產。

好的資產變得越來越稀缺,全球都是如此。當然,最好的資產,是那些長“久期”資產。我們做投資的人,經常會用DCF現金流折現的方式進行估值。DCF模型中一個核心變數就是貼現利率,這個引數和無風險收益率高度相關。如果無風險收益率下行,那麼DCF模型就能給出很高的靜態估值。

原理也很簡單,如果我長期的資金成本幾乎為零,那今天買的貴是沒有問題的,我拿著時間足夠長,一定能賺回來的。這裡面更重要的點是,這個資產的“久期”多長,是能看永續的嗎?長久期資產,就面臨估值的抬升。

如果我們從過去10年市場的表現,也能發現這種現象。長“久期”的股票,表現是最好的。我們耳熟能詳的就有兩類。一類是以品牌消費為代表的公司,包括麥當勞、可口可樂這種長期不會發生變化,能一直存在下去的企業。另一類是未來永遠會變得更好的成長股資產,包括科技類的FB、Netflix、雲服務類公司等。

久期越長的資產,表現越好。A股市場許多人看不懂愛爾眼科的高估值,其實背後也和這種醫療服務類資產久期足夠長有關。

過去10年,低估值策略的表現是很差的,偏向成長股的投資策略回報率很高,這也和利率水平不斷下降有關。越是能看得長的資產,隱含的估值就越高。這也恰恰不是低估值資產的特點。格雷厄姆的低估值投資方法,往往都是那些不能看很長的資產,這也是這些資產價格能夠打折的原因。

那麼“負利率”會一直延續下去嗎?這是歷史上比較罕見的現象。但是過去30-40年,本身就是歷史上很少出現的階段。全球經濟在一個高速發展階段,貨幣發行越來越大。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利率水平進一步下調。

負利率對中國資產的影響

負利率對於中國資產很明顯是有幫助的。對於海外的投資者來說,全球進入了一輪資產荒,中國資產整體的隱含回報率是比較高的。當然,對於海外投資者來說,他們還需要一步步看清中國資產的“久期”。這是離岸市場和在岸市場最大的區別。對於我們在中國生活的人來說,中國經濟繼續增長20年問題應該不大,只是增速會下滑。而在外面的海外投資者,會擔心中國經濟增長會不會突然斷崖式下跌。

只要未來關於中國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消除,疊加我們資本的持續放開,海外資金會非常願意對中國資產進行配置。而且從他們的利率水平看,中國資產的回報率非常有吸引力。我們的股票市場能提供差不多年化10%左右的回報率。中國一大批優質企業的估值,遠遠比海外同類型企業要低。更重要的是,中國資產和美國股市的相關性很低,提供了極大的資產配置價值。

同樣在中國國內,對於本土投資者來說,無風險收益率持續下行,也讓股票資產變得有吸引力。當各種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行,甚至買房子也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之後,作為風險資產的股票,已經讓越來越多人感到有吸引力。事實上在2019年,滬深300的收益率已經超過了幾乎所有資產的回報率。

我們認為,負利率時代下,A股市場無論是對國內還是海外投資者,都成為了比較不錯的資產,當然優秀的資產管理人,更將成為一種稀缺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