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的他,為何終身被貶流放?因一首詞名垂千古,道盡人世滄桑

第一的他,為何終身被貶流放?因一首詞名垂千古,道盡人世滄桑

他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無書不讀,博聞廣識,《明史》本傳稱其著作之富為明第一。為何終身被貶流放?他仕途不順。潛心學術,遊歷山川,因一首詞名垂千古,道盡人世滄桑。

第一的他,為何終身被貶流放?因一首詞名垂千古,道盡人世滄桑

生於明朝正德六年的楊慎同學(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從小好學,聰明慧敏,少年能詩文。名滿天下,鄰居眼中的好孩子,同齡人眼中的學習模範。妥妥的一個學霸級別,天賦加努力,環境加遺傳因素,楊同學23歲(1511)中進士第一,又名狀元,通俗的說全國第一。你說牛不牛?

再看看楊同學的工作,分配到國家檔案館,負責整理編修、記錄國家史料,平時記錄皇帝大哥的言行與國家大事(翰林修饌)。同時給皇帝大哥當老師,陪讀、研學、講經論史,陪皇帝大哥左右的主(經筵講官)。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啊。混的好了,想不進步都難,所以楊同學的前途那是相當的光明。讓多少人羨慕嫉妒恨啊!

第一的他,為何終身被貶流放?因一首詞名垂千古,道盡人世滄桑

說起楊慎同學的光輝歷史,驕人成就,優異成績,為啥這麼優秀?為啥這麼牛?那是有淵源的。俗話說:水有緣,樹有根,楊同學的聰明是有原因的。楊慎老爸楊廷和老爺子當年也是神童,而且還要加一個“超級”二字。按現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到了文化無國界的局面,什麼培訓班、輔導班、託福、精英班幾代人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拼命灌輸知識,到七八歲的孩子也只能背幾首唐詩,“鋤禾日當午……。床前明月光……”說幾句外語之類什麼的,全家就高興的不得了,你看楊廷和小朋友八歲就通讀四書五經,吟詩作對,樣樣精通,先縣童生,再縣學,再鄉試,成化七年(1511)十二歲中舉人(周進、范進中舉時五十歲,六十歲)。之後的楊老爹一路像開掛似的。直至頂層,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歷任三朝,權傾朝野,相當的成功。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所以環境的重要,遺傳基因因素是有一定道理的,不服不行。

第一的他,為何終身被貶流放?因一首詞名垂千古,道盡人世滄桑

回頭再說楊慎同學,那真是前景無限好,升遷只是早晚的事兒。可是事出願違。俗話說:“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陽缺”。正當楊慎躊躇滿志大幹一場的時候,帶頭大哥掛了,正德武宗朱厚照駕崩(1521)。國家不可一日無君,再選一個吧。楊同學老爸選來選去選了一個明朝史上最聰明,最難纏,最狡猾,最有心計的老兄,嘉靖皇帝朱厚熜,此老兄工於心計,城府很深,陰險狡詐,什麼事都與群眾臣反著來,經常玩一些文字的暗語。讓大臣去猜。一個目的,掌控群臣,玩權於股掌之間,在位40餘年,玩死玩殘的大臣不計其數,楊慎同學怎麼會得罪這個大哥呢?簡單的說,剛上位的十五歲嘉靖皇帝。當皇帝了,老兄要的就是給親爹親媽一個名分。在此說明的是,上個皇帝是個貪玩的主,忙著北上戍邊,忙著豹房的各種娛樂,就是沒顧上生孩子(無子嗣)。巴芘Q了以後。無人接班。從蕃王中選吧,天降餡餅,嘉靖朱厚熜上位了。以前他的爹不是皇帝,他媽不是皇后,而是蕃王。上位後這位仁兄想讓不是皇帝的爹冠以皇帝之名,不是皇后的媽冠以皇后之名(大禮儀事件),皇帝堅持,大臣反對,鬧得天翻地覆,皇帝極其狼狽。以楊慎為首的朝中大臣行成威脅集團。讓嘉靖怒不可遏,懷恨在心。皇帝極其狼狽,經過數回合較量,楊慎集團敗下陣來。等嘉靖真正坐穩寶座後,一杆子把楊慎同學打倒在地。謫戍雲南(永遠充軍煙瘴)。永不續用。

第一的他,為何終身被貶流放?因一首詞名垂千古,道盡人世滄桑

楊慎同學的仕途結束了,可他的學術造詣遠沒停歇。經過幾十年的被貶流放,仕途無望的他,開始遊歷於四川,雲南的山川河流,靜心讀書,研究學問,幾十年的沉澱後發出無限感慨。以一首《臨江仙》道盡人間萬物的滄桑與永恆。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詞不同於永懷古蹟,處景以生情而是述史興感,寫歷代興衰更替引起的人生感慨。用長江滾滾東流,江水滔滔,不停流去,歷千古而不息,來比喻歷代風雲人物,像沙礫一樣被浪花蕩滌一空,卻早已成為過往雲煙,。“是”與“非”詞人反思了歷史與長河相比。所有的英雄人物功業在於長河相比都是渺小的。到頭都轉眼成空,只有長江恆古長存。“青山依舊在”與宇宙之永恆。“幾度夕陽紅”比喻人生雖美好,但卻短暫。

下片,詞人形容自己的人生態度,詩人幾十年被貶流放,盡染人間煙火,看透世間炎涼。用白髮漁樵以明智,用平靜祥和的心態。用世俗的眼光習慣於現狀,把歷代興亡當做笑料談資,此時的詞人曠達灑脫,大徹大悟,自我解脫,是對人生,對歷史,對過往一切的藐視與看談。

作為明朝讀書著作第一人的楊慎同學,用一篇詞寫的史論。但是全篇未提及任何英雄人物和具體歷史事蹟,卻道出了週而復始、滄海桑田的真諦。用詞清空,不要質實,而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和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