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那麼多鹽,這些與“鹽”有關的事兒你要知道!

燊海井鹽為什麼沒有保質期

吃了那麼多鹽,這些與“鹽”有關的事兒你要知道!

柴米油鹽醬醋茶,雖然鹽排在第四位,卻是“百味之祖”“食餚之將”“國之大寶”,是人類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看似普通卻非常珍貴。

現在,鹽已經介入了人類社會的諸多領域,被賦予了特殊意義。我國和鹽有關的地名,和鹽有關成語、歇後語、詞語典故,和鹽有關的詩文、神話故事,和鹽有關的民俗、經濟活動,可謂比比皆是。

吃了那麼多鹽,這些與“鹽”有關的事兒你要知道!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無祖不立”。過去,我國各行各業都非常重視行業祖師崇拜,將祖師視為本行業的保護神。我國民間將管仲看作鹽業的祖師。四川省羅泉鎮還有一座清代的供奉管仲的鹽神廟。鹽神廟中,管仲左側是關羽,右側是火神。火神的寓意是,從鹽井中取出的滷水,只有在火神的保佑之下,經過烈火長時間煎熬,使水汽化,鹽結晶,才能得到井鹽。

在中國傳統產鹽方式中,井鹽是最複雜的。

透過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滷水,製成的鹽叫井鹽。

我國文獻中對井鹽的記載最早見於《蜀王本紀》:“宣帝地節(公元前 69 年至公元前 66 年)中始穿鹽井數十所。”說明從漢代開始,中國就利用鹽井取鹽。

吃了那麼多鹽,這些與“鹽”有關的事兒你要知道!

我們現代在開發地下資源及鑽井技術方面的發展,就始於古人開採食鹽。大約在2300年前,中國人就開始鑿井取鹽。中國開採井鹽的歷史分為三個階段。一是

大口淺井階段

(井徑 2—9m,井深 20—250m),從戰國末至北宋中期持續了近1300 年,以人力挖掘方法鑿井。二是

卓筒井或小口深井階段

(井徑30cm左右,井深100—800m),從北宋中期至清代中期持續了近800年。卓筒井,“鑿地植竹,為之卓筒井”。卓筒井的核心技術是衝擊式頓鑽鑿井法,為後來的天然氣和石油開採作了鋪墊。科技界對卓筒井有一個形象的比喻:“沒有卓筒井,就沒有海灣戰爭”。三是

深井鑽探技術階段

(井徑 30—32cm,井深 800—1200m),從1815年持續到清末。燊海井位於四川自貢鹽區,它始鑿於公元1835年,井深達1001。42米,這是人類鑽井史上第一口超過千米的深井。自貢燊海井的“燊海”二字,其實就是表明這口井既出產海一樣多的滷水,同樣還出產可以熊熊燃燒的天然氣。自貢被稱為“千年鹽都”,已經有近兩千年的井鹽開採歷史。抗戰最艱苦的歲月,中國沿海鹽業受戰爭困擾幾乎全停業,自貢井鹽承擔了半個中國的食鹽供應。沒有自貢井鹽,抗戰軍民能吃到的鹽都要減半,無論人如何有鬥志,吃不了鹽就會全身無力。

管仲是春秋時期的政治家,他在齊國的改革中提出了“官山海”思想。“官山海”的意思就是政府專營山海資源,其中就包括食鹽專賣。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儘管

鹽業政策

經常變更,但萬變不離其宗,食鹽專賣基本上處於核心地位。管仲首創的食鹽專賣政策也反映到詩詞歌賦中。如《鳳岡陳氏族譜》卷十二《家翰詩靖康即景》詩中就說到當時的鹽業專賣政策,“波熬秋盡連阡陌,不遜當年管氏籌。”並認為當時的專賣政策即使與管仲的政策相比,也毫不遜色。

鹽業雖然理論上由國家控制,但由於我國幅員遼闊,政府很難直接控制生產、交易和運輸等環節,於是鹽商出現了

鹽商

通常是家族性的,其產業父子代代相傳,積累了鉅額財富。一些鹽商還利用各種漏洞,採用多運少報、缺斤少兩、以次充好等方式快速積累了大量財富。唐代的白居易寫過《鹽商婦》,描寫了一個嫁給鹽商的揚州小家女,因為“終朝美飯食,終歲好衣裳”,從美少女變成大腹便便的鹽商婦。該詩還揭露了這個奸商透過不正當手段謀取暴利:“每年鹽利入官時,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鹽鐵尚書遠不知。”到了元朝,由於很多鹽商都富甲一方,使得我國傳統的“輕商”思想受到衝擊。元朝詩人楊維楨的《鹽商行》描述了這種情景:“人生不願萬戶侯,但願鹽利淮西頭。人生不願千金宅,但願鹽商千斛船……鹽商本是賤家子,獨與王侯埒富豪。”其大意是,到淮西販賣食鹽得到的暴利超過做官封侯,擁有能裝載千包食鹽的船舶勝過擁有豪華的府邸。鹽商雖然出身低下,但是財物的豐饒、權勢之大可以與王侯將相比肩。

鹽業生產,當然離不開

鹽工

。其實,每一粒食鹽都凝結著鹽工的艱辛勞動,可以說“粒粒皆辛苦”。鹽工承受烈火灼烤熬鹽,可謂“灶民之苦無旦晝”,很多詩句描述了鹽工的生活苦難。“誰識鹽丁苦,年年六月中”“可憐窮灶戶,老死只為奴”。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北宋詞人柳永的《煮海歌》。柳永在擔任鹽政官時,根據所見情況寫道:“煮海之民何所營?婦無蠶織夫無耕。衣食之源太寥落?……驅妻逐子課工程,雖作人形俱菜色……”柳永看到鹽工全家男子無田可種,女子無蠶可養,迫不得已以煮海為生,卻食不果腹,對鹽工的苦難非常同情。

煮海,又稱“熬波”“煎煮”,就是將海水熬成滷,然後再將滷燒煮成鹽。我國古代篆書的“鹽”字生動反映了煮鹽滷水製鹽的過程。篆書的“鹽”字,左上方是一個大臣的“臣”字,就是主管鹽業生產的人,右上方也是一個人,正在彎腰煮滷水。下面是一個器皿的“皿”字,就像一個煮東西的鍋。我國古人還專門為山西運城的鹽池造了一個“盬”(gǔ)字。盬鹽,就是運城鹽池的鹽。

吃了那麼多鹽,這些與“鹽”有關的事兒你要知道!

我國古代的一些詩詞歌賦還描繪了

煮海成鹽

的情景。明代的陳璉在《鹺場夕照》中寫道:“煮海竟燒煙萬灶,收鹽多積雪千堆。”這首詩描述了明初靖康鹽場的景象:鹽工使用了成千上萬的鍋灶燒煮海水為鹽,升起的煙霧繚繞在空中;產出的食鹽非常多,像白雪一樣堆積。這個“雪”,就是鹽工的汗水伴隨滷水煮出來的亮晶晶的鹽,像雪一樣白。

我國曆史上出現的一個詠雪的故事,不但誕生了一個成語叫“詠絮之才”,還讓

“鹽絮”“撒鹽”

等成了典故,經常出現在詩詞中。例如,李清照曾經使用“鹽絮家風”,表達書香門第的意思。“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哪句描述雪的更好?其實要依據具體情境來評判。如果我們從謝安提問的時候,他說“白雪紛紛何所似?”來推測,此時恰好有微風,雪花紛紛飄落,“未若柳絮因風起”非常貼切。但是,在沒有風的情況下,有的時候,雪並不是雪花,而是像細沙一樣的冰晶飄落,此時用“撒鹽空中差可擬”來比喻更符合像鹽粒一樣的雪。宋朝詩人黃庭堅就用“撒鹽”來比喻下雪,描繪了瑞雪兆豐年的情景:“暮雪霏霏若撒鹽,須知千隴麥纖纖。”

吃了那麼多鹽,這些與“鹽”有關的事兒你要知道!

我國現在仍在使用的諺語、歇後語中經常出現鹽的身影,人們借鹽喻物、借鹽說事,滲透著一股鹹鹹的鹽味,從側面表現了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醬裡沒有下錯的鹽”“兒多母苦,鹽多菜苦”等。這些諺語、歇後語也走進了文學作品中。如《海島女民兵》是我國第一部反映女民兵戰鬥和生活的文學作品。作品中借鹽說事:“你們這些人都是鹽堆爬來的?……鹹(閒)話可不少。”

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傳統鹽業賴以存在的環境逐漸消失,現代化的機械正在不斷取代傳統的加工器具,這是先進生產力取代落後生產力的必然結果。傳統的製鹽工具和製鹽活動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出現在相關博物館的展覽和教育活動中。但是,製鹽作為我國的傳統技藝,有重大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科學價值蘊含其中,我們應該傳承和保護。

吃了那麼多鹽,這些與“鹽”有關的事兒你要知道!

-END-

作者:王洪鵬(中國科技館)

本文轉載自:地調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