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1973年的邪典片坦言,“地獄坦蕩,上帝折鞭”

異教徒短片什麼意思

這部1973年的邪典片坦言,“地獄坦蕩,上帝折鞭”

觀看本片之前,應該有的知識要了解一下。比如說,為什麼片名叫做《異教徒》,還叫做《柳條人》。前者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是後者卻很模糊。出處看上去很古老,但是表達的意思卻是很簡單。“Wicker Man”是一個英語專有名詞,來源於凱撒所作的《高盧戰記》,書中記載了凱爾特人的多神教信仰中,有一種儀式,用柳條(或者樹枝,或者草),捆綁紮制的全身人形偶像,代替活人,燃燒後,用來做獻祭。明白了吧,這個“柳條人”其實是和“異教徒”同一個意思。只不過這個名詞是字面意思而已。

這部1973年的邪典片坦言,“地獄坦蕩,上帝折鞭”

明白了這個,對於你理解這部邪典電影來說有什麼幫助麼?很明顯,沒有任何的幫助。

這部1973年的邪典片坦言,“地獄坦蕩,上帝折鞭”

宗教電影的特點就是對於有著宗教信仰的人來說很重要。對於我們這些沒有共同信仰的影迷來說,這僅僅是一部電影。除了對於片子中所反映的諸如獻祭、邪教等,都不會有著太大的感觸,畢竟,基督教對於我們而言並沒有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如同曾經的奧斯卡唯一獲獎恐怖影片《驅魔人》一樣。那個被列為影視經典的作品,在我們沒有相同宗教信仰的人看來就僅僅是一部鬼神電影而已。

這部1973年的邪典片坦言,“地獄坦蕩,上帝折鞭”

但是富有戲劇性的是,本片竟然跟《驅魔人》是同一年上映的電影。而另一部非常經典的著作《羅斯瑪麗的嬰兒》而是更早之前的作品。而他的知名度也僅僅是收穫了金像獎的最佳女配而已。

這部1973年的邪典片坦言,“地獄坦蕩,上帝折鞭”

回頭來說這部作品。一位警察接到舉報,在一個遠離大陸的海島上,有一個女孩失蹤了。警察立馬乘船來到這個海島。但是海島上的人們的行為以及言論都讓警察產生了懷疑。從他踏上海島的那一刻起,周圍的一切就只能用詭異來形容。而片中出現了至少三次的是那條小船上鐫刻的眼睛。這也很好地說明了後來警察所經歷的一切均在人們的掌控之中。

這部1973年的邪典片坦言,“地獄坦蕩,上帝折鞭”

海島上的人們口徑非常的統一。沒有一個人承認自己見過這個小女孩。而這樣滴水不漏的說法,更加深了警察的懷疑。於是,一場懸疑推理劇就產生了。而在入住的當夜,警察看到了在旅館外的草坪上肆意交歡的人群,以及各種各樣的行跡詭異的裸體的女性。歌詞中唱的那些不堪入耳的話語,對於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來說簡直是一種折磨。而正當警察覺得快要放棄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這部1973年的邪典片坦言,“地獄坦蕩,上帝折鞭”

誤打誤撞,參加了五月節的警察終於找到了失蹤已久的女孩,但是當他真正的救下這個女孩之後,卻不知道自己已經陷入到一個天大的陰謀當中。

這部1973年的邪典片坦言,“地獄坦蕩,上帝折鞭”

如何讓一個宗教信仰者陷入到恐懼當中,答案當然是剿滅他心中的神。巨大的柳條人(異教徒)被火舌吞沒的時候,籠子裡的人所信仰的所謂的真神卻沒有在他的身邊進行庇護。警察認為是上帝對於這個海島上的人進行了懲罰,因此他們在收穫的季節一無所獲,但是當他自己陷入到絕境當中的時候,上帝並沒有聽到他的聲音。這也是本片為和被奉為經典的原因。

這部1973年的邪典片坦言,“地獄坦蕩,上帝折鞭”

到底誰才是異教徒?究竟誰是真的柳條人。當我們看到最後一幕的時候,恍然大悟。原來對於整個小島上的人來說,這個虔誠的基督徒原來才是柳條人。即使是這個基督徒認為自己的世界才是正確的,而這個小島上的居民才是真的異教徒。但是這一切都於事無補。

這部1973年的邪典片坦言,“地獄坦蕩,上帝折鞭”

當一個教義掌握在大多數人的手中的時候,我們所看到的就只有服從。這不僅僅是對於片中的邪教是如此。我們可以大膽地暢想一下。如果說一個基督教的世界裡闖進來了一個信仰別的教派的人的話,他會被認為是異教徒,但是當一個信仰別的宗教的人群中,進來了一個基督徒的話,是不是也可以這麼認為呢?

這部1973年的邪典片坦言,“地獄坦蕩,上帝折鞭”

當你的信仰沒有能在生死關頭帶給你任何幫助的時候,你會不會依然堅定地篤信下去。即使是為了信仰付出生命,你的真神就一定會看到你?我們從小島上的居民的種種行為中看到了與這個大世界的格格不入,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曾幾何時,當基督教或者是別的宗教進行入侵的時候,是否也是踐踏了別的人群中的文明?

這部1973年的邪典片坦言,“地獄坦蕩,上帝折鞭”

沒有絕對的信仰正確,我們所能看到的最終的信仰,不過就是讓自己的利益得到永存。這一點或許是這部1973年的作品,真正想要告訴給我們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