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西遊記》:三藏在經樓為什麼會被索取禮物

付囑是什麼意思

再讀《西遊記》:三藏在經樓為什麼會被索取禮物

在《西遊記》第九十八回,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了八十難,終於來到大雷音寺,面見如來,請賜真經,如來讓阿儺和伽葉帶著唐僧來到藏經殿,看遍經名。

此時的唐僧滿心歡喜,自覺功德圓滿,一心只想順利取得真經回大唐覆命。誰知到看完經名,阿儺對唐僧道:“聖僧從東土到此,有些什麼禮物送給我們啊?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去。”

唐僧聽聞道:“弟子來路遙遠,不曾備得。”二尊者笑道:“怎麼?要我們白給啊!”唐僧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一旁的孫悟空看不下去了,跳起來叫道:“師父,不跟他囉嗦,我們去告訴如來,讓他親自來把經與老孫。”

再讀《西遊記》:三藏在經樓為什麼會被索取禮物

阿儺也不怕,說道:“嚷什麼,也不看這是什麼地方,也敢在此撒野。到這邊來接著經。”師徒四人也只得忍著,勸住了孫悟空,轉身來接。

然而,阿儺給的都是無字白紙,這些經書一個字也沒有,把唐僧急得直哭。後來告到如來那裡,如來卻說:“佛家的經不可輕傳,也不可白給,我們本來提供的就是有償服務,既然你空手來取,所以傳了白本。

白本也是無字真經,也是好的。

既然你們只認得有字的,那就傳有字的吧!”

這裡出現了一個問題,如來說:“

白本也是無字真經,也是好的

。”既然是好的,為什麼還要傳有字的呢?對此,在寶閣上冷眼旁觀的燃燈古佛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東土眾僧愚昧,不識無字真經

,卻不枉費了聖僧這場跋涉?”

1、以心傳心

無字的白本才是真經,是好的。並非阿儺故意刁難,而是事出有因。禪宗講究的是心印,不立文字,以心傳心。

再讀《西遊記》:三藏在經樓為什麼會被索取禮物

佛祖曾經登壇講經,讓諸神感動,散花如雨,梵天妙香,有偈為證:

“六慾諸天來供養,天花亂墜遍虛空。”

虛空中佈滿鮮花,花兒紛紛揚揚飄落下來,真是千姿百態五彩繽紛。佛祖隨意拿起其中一支給大家看,沒有人知道是什麼花,也沒有弟子和信徒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這叫“拈花示眾”,只有摩訶迦葉破顏微笑。

摩訶迦葉笑了,於是佛祖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再讀《西遊記》:三藏在經樓為什麼會被索取禮物

佛祖的意思是:我有一雙慧眼和一顆能感受真理的心,這些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精妙的佛性法門是不可用文字描述的,我已經透過特殊途徑把最高智慧傳給了摩訶迦葉。

佛祖在傳法的時候從來不說話,因為

真理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要用心去感悟。

也是告誡弟子

不要以經讀經,以經解經

。所以,

如來說無字真經是好的,只有愚鈍的人才從經文裡去理解禪意

2、衣缽相傳

唐僧師徒四人又回到藏經殿,迦葉和阿儺仍然堅持向一窮二白的唐僧索要禮物,三藏沒有辦法,只好叫沙僧取出紫金缽盂,雙手奉上道:“弟子實在是路遙貧窮,沒有準備禮物。這缽盂是唐王親手所賜,教弟子沿路化齋用的。今特奉上聊表一下心意。還望尊者不要嫌棄,將此收下,待回朝奏明唐王,定有重謝。……”

阿儺微微而笑接了缽盂,被那些管珍樓的力士,管香積的庖丁和看閣的尊者笑道:“羞不羞!向取經人索要禮物!”阿儺雖然把臉都羞皺了,還是緊緊把缽盂抱在懷裡不放手。

再讀《西遊記》:三藏在經樓為什麼會被索取禮物

看到這裡以為阿儺貪財,其實不然。禪宗是講究代代相傳,上面說過,佛祖傳的第一代祖師是摩訶迦葉,二祖就是阿儺,他是十大佛弟子之一,只不過比摩訶迦葉年輕些。

禪宗本來主張不立文字以心相傳,所以,讓迦葉和阿儺傳無字經書給唐僧也就不奇怪了。

而不立文字的傳承時間久了就會出問題,不能證明誰是真正的掌門人。所以,佛祖傳給摩訶迦葉的除了心法,還有木綿袈裟和紫金缽盂。

摩訶迦葉後來傳給了阿儺,一直傳到第二十八代菩提達摩手裡,又交給慧可。用達摩對慧可說的話就是:“內傳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有了這樣的物證傳承下去叫做:衣缽相傳。

再讀《西遊記》:三藏在經樓為什麼會被索取禮物

袈裟和缽盂是傳法的物證,也是法嗣的身份證明。有了法嗣,不管是在思想上和組織上都代表著正統和正宗。

慧可也因此成了中國禪宗二祖,到了六祖惠能之後,衣缽就不再相傳了。紫金缽盂在《西遊記》裡也莫名其妙地到了唐太宗手裡,後來又給了唐僧。

阿儺在給唐僧白本經書的時候可以白送,到傳有字真經時硬要禮物,原來佛陀是想把那紫金缽盂收回去,只為物歸原主。只不過唐僧根本不會想到,一個化齋的缽盂會惹來這些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