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三次大撤退, 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 牢牢抓住既得利益

俄軍經歷了三次較受關注的撤軍,分別為6月底撤離蛇島、9月中旬撤離哈爾科夫和11月撤離赫爾松

6月30日俄軍從蛇島撤軍,多數人認為是因為蛇島易攻難守,島面積小,駐紮的部隊也就是以連隊為單位,而島上資源少,補給完全靠外來,需要不斷透過海上運輸進行補給,守島的難度大,意義的確不大。而且撤島,還可以做出一種“善意的姿態”。

俄軍三次大撤退, 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 牢牢抓住既得利益

9月份的哈爾科夫撤退,可以看作是戰場上的失利,小卡德羅夫曾經對此發表過對當時的指揮官拉平的抨擊,說他只能當一個列兵,後來拉平也的確被撤職,換上了蘇洛維金大將。俄方給出的理由是,這次撤退是為了重組伊久姆地區的地面部隊,透過空天協作來贏得戰場轉機,後來的軍事行動也證明,俄軍蘇洛維金大將加大了空中打擊力度,甚至轟炸了烏克蘭全境的重要節點城市。

俄軍三次大撤退, 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 牢牢抓住既得利益

俄軍三次大撤退, 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 牢牢抓住既得利益

俄軍三次大撤退, 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 牢牢抓住既得利益

10月份開始的赫爾松撤退,可以理解為戰略轉移,由進攻轉為防禦,牢牢抓住既得利益。這次撤退不是潰退,而是有序地有準備的撤退,到現在至少已經半個月了,而且在昨天蘇洛維金向國防部的彙報中,也宣佈了正式撤離赫爾松,目前赫爾松是個空城,俄國防部對蘇洛維金大將的要求是,要避免部隊在撤離中遭受損失,可以想見,目前烏克蘭在制空權上並不弱,雙方的戰報顯示,極有可能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損失了5到10萬人,這才有後來補充的30萬兵源上陣一事。(上圖為烏軍部隊11月11日向赫爾松推進)

俄軍三次大撤退, 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 牢牢抓住既得利益

俄軍三次大撤退, 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 牢牢抓住既得利益

俄軍三次大撤退, 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 牢牢抓住既得利益

上圖為俄國防部長紹伊古聽取蘇洛維金對赫爾松戰況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