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學家 宋應星

宋朝科學家宋應星編著了什麼

宋應星是中國明末科學家。萬曆四十三年(1615)舉於鄉。崇禎十六年(1643)任江西分宜教諭,十一年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後棄官歸裡,終老於鄉。在當時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生產技術達到新水平的條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諭任內著成《天工開物》一書。宋應星的著作還有《野議》、《論氣》、《談天》、《思憐詩》、《畫音歸正》、《卮言十種》等,但今已佚失。宋應星在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28歲時考中舉人。但以後五次進京會試均告失敗。五次跋涉,見聞大增,他說:“為方萬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聞”。他在田間、作坊調查到許多生產知識。他鄙棄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紈絝子弟”與“經士之家”。在擔任江西分宜縣教諭(1638~1654)年間寫成了《天工開物》。他在《序》中描寫這段情況時說:“傷哉貧也!欲購奇考證,而乞洛下之資,欲招致同人,商略贗真,而缺陳思之館。”(想加以驗證而無錢,想與同人們討論真偽而無場館),只得“炊燈具(備)草”,日夜寫書,但“大業文人,棄擲案頭,此書於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編著了《天工開物》一書,在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刊行。稍後,他又出任福建汀州(今福建省長汀縣)推官、亳州(今安徽省亳州)知府,大約在清順治年間(公元1661年前後)去世。宋應星一生講求實學,反對士大夫輕視生產的態度。他對勞動人民懷有深刻的同情,對官府壓榨人民深為不滿。宋應星除著《天工開物》外,還有《卮言十種》、《畫音歸正》、《雜色文》、《原耗》等著作,多已失傳。近年來,在江西省發現了宋應星四篇佚著的明刻本:《野議》、《論氣》、《談天》和《思憐詩》。《野議》是一部議論時局的政論著作,對明末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揭露和批判,並且提出了一些改革主張。《思憐詩》包括“思美”詩十首,“憐愚”詩四十二首,反映了作者憤世憂民的感情。《論氣》和《談天》是關於自然科學方面的著作,從這兩篇的標題來看,很可能是《卮言十種》中的部分篇章。

《天工開物》的書名取自《易·繫辭》中“天工人其代之”及“開物成務”,天工開物這4 個字, 是用”巧奪天工”和”開物成務”兩句古成語合併而成的.前一成語的意思是說, 人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精湛的技藝, 可以生產出勝過天然形成的精美物品;後一成語的意思是說, 如果掌握了事物的規律, 就能辦成事情.那麼, 這兩句話合併後, 總的精神又是什麼呢? 它就是: 只要豐富提高自己的知識技能, 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 辛勤勞動, 就能生產製造出生活所需的各種物品, 其精美的程度勝過天然. 作者說是“蓋人巧造成異物也”(《五金》卷)。

中國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學家 宋應星

全書按“貴五穀而賤金玉之義”(《序》)分為《乃粒》(穀物)、《乃服》(紡織)、《彰施》(染色)、《粹精》(穀物加工)、《作鹹》(製鹽)、《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鑄》、《舟車》、《錘鍛》、《播石》(煤石燒製)、《殺青》(造紙)、《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礦物顏料)、《麴櫱》(酒麴)和《珠玉》共18卷。包括當時許多,工藝部門世代相傳的各種技術,並附有大量插圖,註明工藝關鍵,具體描述生產中各種實際資料(如重量準確到錢,長度準確到寸)。

《天工開物》全書詳細敘述了各種農作物和工業原料的種類、產地、生產技術和工藝裝備,以及一些生產組織經驗,既有大量確切的資料,又繪製了一百二十三幅插圖。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又細分做十八卷。上卷記載了穀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蠶絲棉苧的紡織和染色技術,以及製鹽、製糖工藝。中卷內容包括磚瓦、陶瓷的製作,車船的建造,金屬的鑄鍛,煤炭、石灰、硫黃、白礬的開採和燒製,以及榨油、造紙方法等。下卷記述金屬礦物的開採和冶煉,兵器的製造,顏料、酒麴的生產,以及珠玉的採集加工等。

我國古代物理知識大部分分散體現在各種技術過程的書籍中,《天工開物》中也是如此。如在提水工具(筒車、水灘、風車)、船舵、灌鋼、泥型鑄釜、失蠟鑄造、排除煤礦瓦斯方法、鹽井中的吸滷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許多力學、熱學等物理知識。此外,在《論氣》中,宋應星深刻闡述了發聲原因及波,他還指出太陽也在不斷變化,以今日之日為昨日之日,刻舟求劍之義(《談天》)。

他的著作都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如在“五金”卷中,宋應星是世界上第一個科學地論述鋅和銅鋅合金(黃銅)的科學家。他明確指出,鋅是一種新金屬,並且首次記載了它的冶煉方法。這是我國古代金屬冶煉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使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世界上唯一能大規模煉鋅的國家。宋應星記載的用金屬鋅代替鋅化合物(爐甘石)煉製黃銅的方法,是人類歷史上用銅和鋅兩種金屬直接熔融而得黃銅的最早記錄。

特別是,宋應星注意從一般現象中發現本質,在自然科學理論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首先,在生物學方面,他在《天工開物》中記錄了農民培育水稻、大麥新品種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氣候、栽培方法對作物品種變化的影響,又注意到不同品種蠶蛾雜交引起變異的情況,說明透過人為的努力,可以改變動植物的品種特性,得出了“土脈歷時代而異,種性隨水土而分”的科學見解,把我國古代科學家關於生態變異的認識推進了一步,為人工培育新品種提出了理論根據。

在物理學方面,新發現的佚著《論氣·氣聲》篇是論述聲學的傑出篇章。宋應星透過對各種音響的具體分析,研究了聲音的發生和傳播規律,並提出了聲是氣波的概念。

宋應星出身於書香世家。其曾祖宋景(1476—1547)弘治十八年(1505)進土,歷任山東參政、山西左布政使、南京工部尚書轉兵部尚書,進京師都察院左都御史(正二品),卒贈太子少保、吏部尚書,諡莊靖,是明代中期重要閣臣。他為官清廉,曾推行“一條鞭法”的改革政策,史稱其“有古大臣風”,對宋族後代有很大影響。宋應星祖父承慶(1522一l547)為宋景的第三子,少有大才,志競進取,邑庠生(秀才),青年夭卒,未酬其志。

遺一孤子國霖(1547—1629),即宋應星之父。宋國霖少孤,在母顧氏和叔和慶(1524—1611)照養下成人,少補諸生,在庫40年,一生為秀才,未出仕。宋國霖有4子,長子應升(1578—1646)、次子應鼎(1582—1629)、三子應星、幼子應晶(1590一?)。其中應升與應星為魏氏(1555—1632)所生。自宋景至宋承慶一代時,宋家猶鼎盛,但至宋國霖時家境漸以蕭條。

宋應星的祖先在元代(1260—1368)以前本姓熊。元、明之際(十三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熊德甫就任南昌府豐城驛宰,娶當地宋氏為妻,因避兵亂,就改姓他妻子的宋姓,遷居在奉新縣東雅溪(今潦水)沿岸。明代以後,宋德甫和他的後人便世代定居在奉新北鄉的雅溪南岸務農。宋德甫一家到雅溪定居後,乘明初政府鼓勵墾荒之際,開發了附近的土地,種植桑麻、水稻、兼營養蠶,逐漸成為經營地主。

宋德甫以下五輩傳至宋迪嘉,都是靠經營土地、養蠶發跡的。宋迪嘉之子,宋應星的曾祖宋景(1476—1547),字以賢,號南塘,公元1505年中進士,歷任山東參政,山西左布政使,南京工部尚書轉兵部尚書,進京師都察院左都御史(正二品),卒贈太子少保,吏部尚書,諡莊靖,是明代中期重要閣臣。他為官清廉,曾推行“一條鞭法”的改革政策。他的家族被封蔭,從此宋家成為官僚地主家庭。

宋景有五個兒子,第三子宋承慶(1522—1547),是宋應星的祖父。宋承慶字道徵,號思南,自幼在本縣為庠生(秀才),博學能文,娶龍潭黃氏,繼娶泥灣顧氏,顧氏生宋國霖(1547—1629),就是宋應星的父親。宋承慶在27歲時早逝,只留下孤子宋國霖。宋國霖字汝潤,號巨川,不到一週歲時就已喪父,由母親顧氏撫養,後在叔叔宋和慶(1524—1611)照養下成人,少補諸生,在庠40年,一生都是秀才,沒有做官。從宋景到宋承慶一代人時,宋家還是繁華府第,用人前呼後應,具有閣臣府第氣派,但是,到了宋國霖時,家境逐漸蕭條下來。

宋國霖有4個兒子,長子宋應升(1578—1646),字元禮;次子宋應鼎(1582—1629),字次九,號鉉玉,是甘氏所生,在本縣為庠生,沒有做官;三子宋應星,與應升是魏氏(1555—1632)所生;幼子宋應晶,字幼含,為王氏所生,副貢生,後來絕意科舉,遷居到縣城。宋應星小時候和大哥宋應升一起在叔祖宋和慶開辦的家塾中讀書。宋和慶於公元1569年中進士,授浙江安吉州同知,進廣西柳州府通判,不久就辭官歸裡,在本鄉興辦教育事業。接著,兄弟二人又投師於族叔宋國祚,和他們的族侄宋士逵,宋士達等人一起就學。

中國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學家 宋應星

宋應星幼時先學詩文,又學經史子書,接受封建正統教育。宋應星喜歡遊歷,和哥哥宋應升等人結夥遊歷的地方有縣城北的獅山,再往西北50裡的越王山。越王山南的會埠,有宋家的大片地產。縣城西120裡的百丈山,是全縣最高的山,山上有百丈寺等名勝古蹟,有唐宋以來文人士大夫們的詩文碑刻。北鄉以東是新建的,那裡有宋家的親友。再東行80裡是省城南昌。宋應星自幼聰明伶俐,幾歲就能作詩,有過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師和長輩們喜愛。

宋應星後來又和宋應開、堂叔宋國璋(宋和庚子)、族侄宋士中及本縣的廖邦英等人就學於新建舉人鄧良知(1558—1638)。後來,宋應星又考入本縣縣學為庠生,熟讀十三經和歷代史書,諸子百家。宋應星在哲學方面,最推崇的是張載(1020—1077)的關學。

張載是北宋鳳翔郿縣橫渠鎮(今屬陝西眉縣)人,字子厚,公元1057年中進士,熙寧(1068—1077)初為崇文院校書。不久,退居南山下,教授諸生,學者稱橫渠先生。因是關中人,所以稱他的學派為關學。過去曾以周(敦頤)、程(顥,頤)、張(載)、朱(熹)並稱,但是張載反對周、程,朱以“理”為萬物的本源,提出虛空即氣,主張氣為充塞宇宙的實體。由於氣的聚散變化,形成各種事物現象。承認物質先於精神而存在,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因素。宋應星即從張載的關學中接受了唯物主義自然觀。宋應星對天文學、聲學、農學和工藝製造之學都有很大的興趣。

公元1603年,江西巡撫夏良心在南昌府刊刻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熟讀此書,這對他後來寫作《天工開物》很有啟發。宋應星還喜歡音樂、作詩。宋應星青年時代的主要時間和精力,基本上都花在了科舉的應試上。

公元1615年,宋應星和宋應升到省城南昌參加鄉試。參加這一年鄉試的江西考生有一萬多人,但中舉的卻只有109人,宋應星名列第三,宋應升名列第六,奉新縣考生中只有宋應星兄弟二人及第,又名列前茅,所以當時的人稱他們為“奉新二宋”。

宋應星弟兄受到了鄉試成功的鼓舞,當年秋天,他們就前往京師(今北京)應第二年的會試,但是,二人都是名落孫山。宋應星弟兄決定下次再去參加會試,為了做好應試準備,他們就前往江西九江府古老的白鹿洞書院進修,當時任洞主的是著名學者舒曰敬(1558—1636)。

舒曰敬,字元直,號碣石,南昌人,公元1592年中進士,是個有成就的教育家。他的學生涂紹煃,萬時華,徐世博,廖邦英等人後來都成為著名的江西學者。

公元1619年,宋應星弟兄和舅父甘吉陰進京會試,但二兄弟仍未及第,但他們以為第三次可以成功。

公元1623年,宋應星弟兄第三次進京會試失敗。

公元1627年,宋應星弟兄第四次進京會試失敗。

公元1631年,宋應星弟兄第五次進京會試失敗。

這時,宋應星已45歲,宋應升已54歲,他們的寶貴的青壯年時間,就這樣消磨在科舉上面,從此他們絕了科舉之念。雖然宋應星五次進京會試,均告失敗,但這五次水陸兼程的萬里跋涉,並不是一點意義沒有。在這些長途旅行中,他打開了自己的眼界,擴充了社會見聞。沿途他們經過了江西、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北等省的許多城市和鄉村。沿途他有機會在田間、作坊從勞動群眾那裡調查到不少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知識,為後來寫作《天工開物》等書做了準備。沒有這些經歷,他就難於寫出這些著作。

宋應星也在幾次進京會試途中耳聞目睹了明末社會的現實情況,這些情況不容易在書本中瞭解到,只有到基層做細緻的社會調查,才能真正觀察和體驗到明末的許多腐朽的社會現象,掌握奉新宋應星紀念館

到更多的實際資料。這時候,社會矛盾激化,尤其是農民與地主階級的矛盾激化,土地兼併越演越烈,賦稅繁重,農民的反抗鬥爭不斷髮生。城市居民和封建統治者的矛盾也發生激化,這在中國歷史上還是首次出現。明朝統治集團內部也矛盾重重,像宋應星這樣具有真才實學的人才卻得不到錄取,說明科舉考試本身都充滿了腐敗。所有這些,在他的很多政治性的文章當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反映。

宋應星在他多次應試失敗的慘痛教訓中,體會到終生埋頭書本而缺乏實際知識,是真正的不足為道。他終於下決心放棄科舉,轉向實學,鑽研與國計民生有切實關係的科學技術,開始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轉折。宋應星在實踐中悟出這些道理後,就利用原有的文化知識虛心向工農群眾請教,並及時記錄下有關工農業生產技術的知識,終於寫出了不朽的《天工開物》這部宏偉的科學鉅著。

中國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學家 宋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