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簡史(七)莊子齊是非

本文由《胡適的北大哲學課》讀書筆記整理而來。

中國哲學簡史(七)莊子齊是非

一、莊子簡介

莊子,名周,蒙人。曾做過蒙漆園吏。於梁惠王、齊宣王同世,很惠施往來很多,卒年在惠施之後。大約是BC275年左右,正在惠施、公孫龍之間。

中國哲學簡史(七)莊子齊是非

二、《莊子》簡介

《莊子》在《漢書藝文志》種記載,有52篇。現在能看到的只有33篇,其中內篇7,外篇15,雜篇11。據晚清學者考證,內篇大致可信,其他的篇章都是後人加進去的,很多記載都是靠不住的。

胡適說:外篇和雜篇著這二十六篇中,大約十分之九是造假的。大抵上只有《秋水》《庚桑楚》《寓言》三篇最多可靠的材料。至於《讓王》《說劍》《盜蹠》《漁父》等篇,文筆極劣,全部都是假託。至於《天下篇》,在中國哲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但絕不可能是莊子自作的。

中國哲學簡史(七)莊子齊是非

三、莊子的人生哲學

莊子與惠施來往。當時是儒墨之爭最激烈的時候,莊子是個旁觀者,看著雙方是是是非非,各有長處,各有短處。他說:“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故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小成”是一部分的,不完全的正確認知,“榮華”是表面上的浮詞。因為所見不遠,不能見真理的全體,又因為語言往往有著不能避免的障礙陷進,導致儒墨兩家各是其是而非他人所是。這都是錯誤的,莊子說:“辯也者,有不見止”。因為有所偏見,故有爭論。爭論既起,爭辯越激烈偏見就越深了。辯勝利,能說明你的認知就是正確的嗎?辯輸了,能被認為就是錯誤的嗎?莊子對這種辯論不屑一顧。

中國哲學簡史(七)莊子齊是非

莊子另闢蹊徑,認為這種爭辯是沒有意義的,如果沒有“是”,哪裡來的“非是”呢?正是因為有了“是”,才有了“非是”,又因為“非是”,所以才有“是”。實際上“東”裡面含著“西”,“是”裡面含著“非是”。東西相反,而不可相無;是非相反,但實際上相成。莊子在儒墨之辯中,領悟到了“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的真義。倫理道德觀念的是非,是相對存在的,而不是絕對存在的。

莊子看到了有無窮的是,無窮的非,憑藉我們有限的知識,如何來斷定是非呢?這時候莊子的“出世思想”發揮了重要作用,既然人力所不能窮盡,索性不折騰了,一切聽任自然吧。他把一切現象,都歸於“天道運作”,又把“天道”定義的神秘莫測,人是搞不懂的。退一步講,對於一個“出世”的人來說,即使弄明白了,又有什麼用呢?既然沒用,又何必執著呢?莊子對儒墨的評價是:你們都是對的?你們都是錯的?你們的對錯跟我有啥關係?

莊子對一切夭壽、生死、禍福、得失、善惡、美醜、貧富、貴賤等,都是一種“達觀”的態度。這種人生態度來源於“不譴是非”的哲學思想,和事不關己的出世思想。莊子是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來看世間冷暖,由此他認為天底下語言渾濁的,沒有一個人能夠跟他交流。只能自己獨自一個人,跟天地精神相往來。

莊子哲學:宇宙觀和認識論

莊子哲學:人生觀和價值觀

莊子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