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僅有9名大臣得到文正諡號,王安石、蘇軾都沒獲得

蘇軾諡號是什麼

俗話說“生晉太傅,死諡文正”,對於古代的無數讀書人來說,能夠在死後被追贈“文正”諡號,是一件極為光宗耀祖的事情。宋朝是一個以尊重讀書人,且喊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響亮口號的王朝,一共有多少大臣得到“文正”諡號?

答案是9個。平均約34年才產生一個“文正”諡號。

獲得“文正”諡號的9位大臣,按照逝世的時間先後順序,分別是:李昉、王旦、王曾、范仲淹、司馬光、黃中庸、蔡卞、鄭居中、蔡沈。

李昉是宋朝第一個被追贈“文正”諡號的大臣。

宋朝僅有9名大臣得到文正諡號,王安石、蘇軾都沒獲得

李昉,字明遠,深州饒陽(今河北省饒陽縣)人,生於925年。李昉生於後唐,在後漢、後周兩朝步入仕途,真正發揮作用是在北宋。宋太祖趙匡胤非常看重李昉的才華和品格,將他作為宰相的接班人培養,於983年任命他為副宰相(參知政事)。宋太宗趙光義上臺後,依然信任李昉,兩次任命他為宰相。

996年,李昉陪同趙光義在南郊參加一次祭祀儀式時,不小心摔倒在地。那時候,李昉已經71歲高齡,哪裡禁得住這種折騰?幾天後,李昉病逝。趙光義隨即追贈李昉“文正”(文貞)諡號。

宋朝僅有9名大臣得到文正諡號,王安石、蘇軾都沒獲得

在李昉之後,王旦、王曾、范仲淹3名大臣在逝世後都獲得了“文正”諡號。王旦病逝於1017年,由宋真宗授予(文貞);王曾、范仲淹分別逝世於1038年、1052年,由宋仁宗授予。

王旦和王曾都是做過宰相的人,而范仲淹僅僅是做過副宰相,可范仲淹的名氣遠遠大於王旦和王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范仲淹寫得一手漂亮的文章,他的《岳陽樓記》名傳千古,至今仍然膾炙人口。不僅如此,范仲淹發起的“慶曆新政”,吹響了北宋第一次改革創新的號角,在歷史上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宋朝僅有9名大臣得到文正諡號,王安石、蘇軾都沒獲得

從996年到1052年,只有短短56年時間,就產生了4名“文正”,平均14年就有一名“文正”,這樣高的頻率在古代極為罕見。司馬光注意到這一點,提出“文正乃諡之極美,無以復加”的說法,認為“文”是道德博聞,“正”是靖共爾位,“文正”是文人道德的極致標準,古往今來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文人寥寥可數,因此皇帝不應該輕易將“文正”諡號追贈給大臣。

宋神宗接受了司馬光的建議。在宋神宗在位期間,一個“文正”諡號都沒有授予出去。並且,在宋神宗以後,北宋(包括南宋)歷代皇帝對於“文正”諡號的追贈都採取了極為慎重的態度。從1052年到1279年南宋滅亡,227年間總共只追贈了5名大臣為“文正”。匪夷所思的是,南宋享國152年,僅將一名大臣追贈為“文正”,即朱熹晚年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福建大儒蔡沈。

司馬光提出了謹慎追贈“文正”諡號的建議,他肯定沒有預料到,自己在逝世之後,會被宋哲宗授予“文正”諡號;更沒有想到,這個諡號會反覆“折騰”。

宋朝僅有9名大臣得到文正諡號,王安石、蘇軾都沒獲得

1086年,司馬光病逝。當時宋哲宗年幼,由高太后攝政。高太后很欣賞司馬光,以宋哲宗的名義送了一個“文正”諡號給他。當高太后去世後,宋哲宗親政,又下令削去了司馬光的“文正”諡號。1126年,宋徽宗再次追贈司馬光為“文正”……

“文正”諡號被拿走又拿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正因為“文正”諡號的珍稀,許多宋朝名臣都與這個諡號無緣。如王安石、蘇軾等人。

王安石在宋神宗時期發起了著名的“王安石變法”。“王安石變法”損害了貴族階層的利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當宋神宗病逝後,強烈反對新法的高太后垂簾聽政,任命司馬光為宰相,廢除了新法。1086年,王安石去世,只被獲贈“太傅”,沒有得到諡號。1094年,宋哲宗親政,任用章惇為宰相,恢復新法,並追贈王安石諡號,為“文”。

宋朝僅有9名大臣得到文正諡號,王安石、蘇軾都沒獲得

有人說,“文”諡號高於“文正”;有人又說,“文”諡號低於“文正”。他們說得都有道理,那就見仁見智吧。

蘇軾為什麼沒有得到“文正”諡號呢?

原來,蘇軾於1101年病逝於常州時,剛剛因為朝廷大赦而結束貶謫生活,被任命為朝奉郎。朝奉郎是一種正七品的官職,屬於寄祿官,沒有實際職權。蘇軾的官職太低,連獲贈諡號的級別都沒有達到,更別說被追贈為“文正”了。

宋朝僅有9名大臣得到文正諡號,王安石、蘇軾都沒獲得

當然,是金子始終會發光。當大浪淘沙後,蘇軾的名字不但沒有被磨滅,反而越來越響亮。到了南宋時期,宋孝宗將蘇軾追贈為“文忠”。

“文忠”諡號僅次於“文正”。顏真卿、歐陽修、張居正、林則徐、李鴻章等名臣都是“文忠”諡號的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