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撈哥哥一路幹到宰相,做蘇東坡的弟弟是啥體驗?蘇轍:我太難了
俗話說得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在古代歷史上,最出名的父子應該就三曹與三蘇了。三曹指的是曹操、曹丕和曹植,三蘇則是蘇洵、蘇軾和蘇轍,這父子三人一個是建安文學代表,另一個則佔據了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個名額。
如果單論文學上的成就,三曹與三蘇究竟誰高誰低,確實很難去評價,所以一般都將他們並列。不過,若是論父子兄弟之間的情誼,三蘇之間的情誼明顯比三曹更深厚。
曹操尚在世時,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之爭就十分激烈了,還連累了大才子楊修枉送性命。待曹操去世後,曹丕就開始迫害曹植,全然不顧兄弟之間的情誼。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曹丕繼承了父親魏王的爵位。同年十月,曹丕又逼迫妹夫漢獻帝劉協將皇位禪讓於他,稱魏文帝。
曹丕當上皇帝后,對當初與曹植的世子之爭仍耿耿於懷,生怕曹植再來搶奪他的皇帝之位,於是想方設法迫害曹植。
曹植也知道哥哥想要除掉自己,可自己面對哥哥的逼迫卻無能為力,只能在悲憤之中寫下了名傳千古的《七步詩》,以表達自己的悲傷與無奈。
《七步詩》的版本有許多,最為人熟知的當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一首了。短短20個字,將曹植的悲傷和無奈體現得淋漓盡致。
不過,曹丕雖然始終想要除掉曹植,但是他也不敢明目張膽地殺掉這個弟弟。可是在曹丕的步步緊逼下,曹植最終於41歲那年在憂鬱中病逝,此時距曹操去世才不過12年的時間。
古人對曹丕的才學評價很高,尤其是在兩晉南北朝時期,由他所作的文章更是被推崇為天下文章的典範,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說法。
清朝順治年間的文學家王士禎在評價兩漢以來的歷代詩人時,將曹植與蘇軾還有李白並列,認為這三人是古代詩人中唯一稱得上“仙才”的詩人。
古人常說,最是無情帝王家,這句話可謂是至理名言。看看曹丕和曹植的關係就知道,在皇位的誘惑之下,他們的兄弟情誼是多麼的脆弱。
雖然蘇軾、蘇轍兩兄弟也是出生於官僚士大夫的家庭,但是他們兩兄弟之間的感情從始至終都十分深厚。
很多人都認為,蘇轍的才華略遜於其兄蘇軾,殊不知蘇轍為了撈哥哥,從小小的澠池縣主簿一路幹到了大宋朝宰相的位置。
在這個過程中,為了能夠在仕途上出人頭地,確保哥哥安然無虞,自然浪費了蘇轍的大量精力。
對於蘇轍來說,當蘇東坡的弟弟實在是太難了。
這個哥哥名氣大、才氣大,偏偏又愛闖禍,自己又不能放任不管,只能盡力在仕途上有所成就,將哥哥從大獄中撈出來。
蘇轍從小與哥哥一同長大,兩人年歲相近,在一起相處得十分融洽,從小就有很深厚的兄弟情誼。
宋仁宗嘉佑二年,蘇轍與哥哥蘇軾一同參加科舉。這一年的大宋科舉簡直是怪獸房,有許多名標青史的著名人物參加。
比如同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和他弟弟曾布,還有“程門立雪”典故中的主人公程顥以及同為北宋理學創始人之一的張載。
在這次科舉考試中,蘇轍兄弟以出色的文采得到了歐陽修等文壇前輩的讚揚,也獲得了宋仁宗的好感,進士及第自然不在話下。
可是當兄弟二人踏入仕途後,由於性格方面的緣故,互相之間的交集卻越來越少,但是兄弟感情依然深厚。
尤其是當蘇軾因為變法、得罪神宗以及新舊黨之爭不斷被貶險遭殺身之禍時,蘇轍為了撈他一路火速升遷,幾乎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仕途之中,最終居於大宋宰相之位。
正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正是因為有了蘇轍這棵大樹的存在,所以蘇軾雖然屢遭貶謫才能一直安然無憂。
尤其是當蘇軾深陷“烏臺詩”案,被關在御史臺大獄等死,得知弟弟蘇轍以官位為他擔保,忍不住痛哭流涕,寫下了“與君今世為兄弟,跟結來生未了因”這兩句感人至深的詩句。
不過,蘇軾畢竟綽號是大宋第一嘴炮,當弟弟多方奔走好不容易將哥哥從大獄中撈出來時,蘇軾的嘴炮癮又犯了,提筆寫下了“塞上縱歸他日馬,城東不鬥少年雞”的詩句,以諷刺朝
中間的那些奸佞小人。
為了救哥哥,蘇轍已經受到牽連被貶為筠州的鹽稅小吏,而且朝廷還下了旨意,讓他五年不得升調。
可是蘇轍一看這哪成啊,憑哥哥蘇軾的個性,往後指不定還要惹出多大的亂子呢,到時候還得他出面撈人。
雖然蘇轍為了給哥哥擔保,已經得了五年不得升遷的警告,但是卻阻止不了他撈人的決心。他把所有心思都用來做官,政績越來越突出,官也越做越大,最終當上了大宋朝的宰相,多次營救哥哥,成為文壇的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