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靜經白話解說(中)

第六章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字解]

不能者——通俗是不能達到目的的意思,也是沒有志曏者的措詞。

[章解]

能字含有深遠的意思。如其能的時候,則可以一性圓明,複合無極。不能的原因,是因為心中的雜念還沒有澄清,私慾沒有除盡的緣故。

[演說]

這一章是指修道無恆,中途而輟者說的。前章也曾經說過,有道貴乎有恆。如欲虔修,而沒有堅志,自然心不能遣。果能立下決心,則事情無不成功的。《論語》上說:“士不可不宏毅”。諺雲:“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何況修道更是貴乎專一,否則說的天花亂墜,地湧金蓮,不能知行合一,亦是枉然。常言:“空談無補”,也是警告言過其行的人說的。如能體道修持,定能返本。拿定把握,不怕一切荊棘,雖有千魔萬考,也不妄生退縮之心。當知冤孽不了,難把鄉還。明白這個道理,即知魔考是成道之母。遇有逆境,是考人之至誠。遇有逆事,是考人的智慧。總之,不要因一念之差,遺恨終身,永墜輪迴,悔之莫及。若不早得超脫,惟恐時不久待。故孔子有云:“萬劫千生得此身,幾回出沒幾回循,此身不向今生渡,更待何時渡此身”。明透此意。自悔往者不及,來者可追。甚至說到,心何能澄,欲何能遣,下章尚要研究呢。

詩曰

眼前貨利休妄圖 勿惹風塵蕩五湖

須藉聖道成聖業 莫因凡福作凡夫

幸得三寶明舊主 虔修一貫返故都

今生不向彼岸渡 劫後懺悔復何如

第七章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

[字解]

觀——是察望,此處含有達觀其真理的意思。見——物接於目而能加以辨別的意思,也可作現出來講。空——理之體曰空,亦是諸法一無所有的意思。

[章解]

能夠遣除物慾的人,迴光返照,內觀自心,連心也沒有了,那還有什麼欲呢?外觀其形,連形也沒有了。遠觀其天下的物,連物也沒有了。心,形,物既然都沒有了,唯能現出來的,只有自己真空的自性。心,形,物其沒有的原因,是自己一性圓明,超然物外,不為浮欲所繞,明瞭身心幻境,萬物無常,不被聲色所迷,朗然天真,妙意得存。這樣玄之又玄的性理,真是不能一言而盡其義呢。

[演說]

這一章書是讓人破除色相,重見如來真面目的意思。佛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云:“若以取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由此看來,凡是有形象的東西,都是幻虛不實的。所以老子說:“內觀無心,外觀無形,遠觀無物”。無心自然不起慾念,無形自然免除憂患,無物自然沒有貪求。三者都沒有了,才是真空生妙有的時候。若是變相不捨,便要永久沉淪 孽海,不知何日才是出頭日呢!再說人之色身,根本出沒無常,所以順治皇帝出家詩上說:“未生我時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長大成人 方知我,閤眼朦朧又是誰?”可惜一般世人,把假色身視為珍寶。到處趨吉避凶,朝夕轉變,為了安然長存,於是乎又作了些上於天怒,下遭人怨的許多壞事出來,反而促短了自己的壽命。嗚呼!以假妄真,殊為可嘆。將自己一團 虛靈不昧萬劫長存的真性,反到葬送到九泉之下。老子看到這個地方,為警醒世人,曾有言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是讓人明白假身外方是真身。故臨濟禪師有言:“真佛無形,真性無體,真法無相。”堪嘆世之愚人,不但不能忘其形體,反而假體為真,殊不知現在如何榮華富貴,百年光明,猶如彈指,三雨寸氣斷,色身能永在嗎?吾大聲嫉呼,願世早覺迷夢,睜開你的慧眼,自能看穿色相,洞觀無礙。真假認清,輕重辨明。揮起你的降魔杵,舉起你的斬欲刀,急速借假修真,一旦功圓果滿,才知俺的話不假呢。

詩曰

萬緣生滅意從從 悟盡塵勞俱是空

放眼休觀是非事 修身勿論苦樂情

三心了卻心心了 一竅通時竅竅通

自性般若隨時現 無時無地不光明

第八章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

[字解]

湛然——形容極清幽的意思。寂——安然清靜的意思。

[章解]

上章所說的“三者既無,唯見於空”。這個“空”,乃是空洞一無所有了。如果若是能空到極點,無所再空了,所餘者是一個“無”字,然而這個“無”字,亦應用功夫,把它沒有了。到此地步,連這“無”的功夫都不應存在。因為有所在,即不為真空,如何能生妙有呢?既然“無”的名字“無”的功夫都沒有了,這時方算入於清幽常久的安靜呢。但是寂靜到了極點。亦不知道其所寂了。此時的心性,已然離開塵俗的境界。私慾雜念,怎能夠再生起來呢?私慾雜念之心,既然不能再生,這才是真實的清靜呢。

[演說]

由上章可以知道人之所得乎天的真性,是沒有形色的,然而又恐世人誤解了這個“空”字的真意,不能瞭然。所以不是執著於“虛無”。所說的“寂”並不是靜坐觀空的呆板。如果能悟穿了“真空妙有”才是真靜呢。今有一般修行的人,遠離了一切人情,將自己父母妻子置之不顧,把五倫八德認為烏有。也不勸化世人,自認為己為世外的高人,還希圖超仙成佛。豈不知自心已執偏見,將來也不過落一守屍之鬼而已。有什麼好處呢?《金剛經》上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教人修道不應當執形著相,方能觀見真空呢。佛家謂:“法本不無,莫作有見,法本不有,莫作無見”。《中庸》又說:“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雖言“無聲無臭”而不言“空”,就是恐怕世人誤解“空”字。並且連有無的念頭都不當存,方是正見,才能入於清靜,所以惠能六祖說:“無念念即正,有念念即邪”,不存有常寂之念,方可真實的常寂呢。

詩曰

至誠無息體自然 空空自如何須觀

無所空時即是妙 有點念頭卻非禪

寂無所寂不知寂 玄之又玄難言玄

自能覺悟體真意 普施慈懷挽狂瀾

第九章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字解]

真常——真是不虛,常是不變。即是真理而言。性——天之所命與人的,人之所得乎天的叫作性。

[章解]

用那真常不變的理,來應付萬事萬物,能夠真實不虛的去作,便能得萬物的性理。不但是平時如此,即便是應於萬事,亦是事來則應,事去則靜。果能這樣的平靜,自強不息的作下去,便能永長虛空無礙,寂然安止的不妄動了。

[演說]

上章說的是“欲既不生,即是真靜”。這一章是解釋,怎樣才能作到真靜呢?觀今世人,有的能靜而不能動,或者能動而不能靜,此乃凡夫,又何足道呢?況且只是獨善己身,不能兼善天下。但是老子說的真靜,是“奧裡取靜”的真意。在自身具有常而不變的理性,更是無為無畏,良知良能的。如果能得到明師指點,自然大德重明,頓顯真如。《中庸》雲:“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能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況人為萬物之靈,無時無地不在事中,萬事萬物,各具真理。明理則處之得當,否則昏亂無章。現在的人們,因都迷失本性,不講真理,故此你爭我奪。把世界擾了個亂七八糟。我真有點看不下去,所以重將老子救世的苦心說出來,好讓大家行持,如若能夠用那真常的理,來應付萬事萬物,自然能合乎中道。《中庸》雲:“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有焉“。如此便沒有什麼災星和劫煞了。自私心,妄取心,欲心不會再生了。行出事來一定是坦白的,平靜的,能這樣的作下去,不是就皈依靜了嗎?不但一人如此,擴而充之,世界眾生也都如此,真不難重見堯天舜日呢!

詩曰

清靜無為無不為 有感悉通理無虧

誰可判分清濁理 孰能循守動靜規

心神灑陀觀自在 智慧光明瞭是非

奧理精華幾個悟 學禪空到性如灰

第十章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字解]

漸——由淺入深,有次及第的意思。化——教化。眾生——梵語為“薩埵”。新釋為“有情”。舊釋為“眾生”。眾生二字有三意,㈠眾人所共生之義。㈡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㈢經眾多之生死,亦名眾生。聖道——大而化之謂之聖,必由之路謂之道。簡而言之,即是聖人的心法。

[章解]

既然是達道如此的清靜,就可以漸次的步入真道了。既然得入真道的門徑,便可以說是得著真道了。雖如此說,確也毫無所得。還必須普化有情,同登彼岸,方可稱為得道的,能悟透了這個道理的人,才可以傳佈聖人的心法呢。

[演說]

上章所說的清靜之道,意義非常的奧妙。唯恐少人參悟,不知其中的真意。真是叫老子嘆惜不止呢!又怕人以為皈依了清靜之後,使自以為得道了,所以又有這一章的解釋。皈依清靜,雖說是的著道了。但是不培德,不能消冤,不行動不能了意,還是不能了卻生死。所以說起來還是毫無所得,也不過只落個獨善已身的小乘徒而已。於世人可有什麼好處呢?必須時存濟世為懷,慈悲為本的念頭,普渡眾生,使人人脫出輪迴之苦,地獄之災,才合乎修道人的本旨呢。佛雲:“眾生不成佛,吾誓不成佛”。故此講經說法,普渡群迷。孔子周遊列國,杏壇設教,完全讓人明白明德新民,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真意。以及耶穌的博愛,替眾生贖罪,並說:“世上的人們,有一人的德不明,就是我的德不明”。這些事,都是舍已從人。故《道德經》上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云: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聖人所留下的一言一行,都是修道的模範。《中庸》雲:“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果能效法去作,那能不道成天上,名留人間呢?現在天道應運普渡。明師繼往開來,溫 故而知新,祖述堯舜,崇尊孔孟,真是“百世以俟聖人”了。倘能夠得遇明師親授指點,方不負此一生呢。

詩曰

定靜功夫大自然 何須爐中煉乾元

原人多為丹經誤 迷子未能聖意參

苦海沉淪 何日脫 樂境逍遙幾時還

但願得道能佈道 不負恩師闡真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