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這本書嗎?來了解一下吧!

賈思勰是北魏後期至東魏初期山東益都(今屬山東)人,具體生卒時間已不可考。他曾做過高陽(今山東臨淄西北)太守。《齊民要術》這部書寫成於北魏出帝水熙三年(534)至東魏孝靜帝武定二年(54)之間。

你們知道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這本書嗎?來了解一下吧!

《齊民要術》全書共十卷,九十二篇,包括正文和注共十一萬多字。它主要記載了自西周以來,特別是賈思勰所生活的時代,我國黃河中下游一帶的農業生產經驗。其中包括穀物、蔬菜、瓜果、林木的栽培(15卷);家畜、家禽、魚類的飼養(6卷);釀酒(7卷);制醬、制醋、醃臘(8卷);主食品製造、副食品烹調(9卷);黃河流域以外的北方、南方各地,以及國外各處傳入中原的各種作物品種介紹(0卷)等,內容十分豐富,正如作者自己所說:“起自耕農、終於醯(xi希,即醋)醢(hai海,用肉、魚等製成的醬),資生之道,靡不畢書。”⑦實際上是一部反映當時農業和人民日常生活的百科全書。賈思勰給這部書起名為《齊民要術》,就是指它是以傳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重要方法的一本書,具有深刻的含意。

你們知道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這本書嗎?來了解一下吧!

賈思勰著這部書,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採捃經傳,愛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事”③。所謂“採捃經傳”,就是繼承、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齊民要術》中,蒐集和記錄了不少民歌和農諺,對當時勞動人民的生產經驗加以總結。如“溼耕澤鋤,不如歸去(回家)”,說地太溼就去翻耕,會使土地板結變硬,不如不翻的好。又如“耕而不勞,不如作暴”,是說耕了地面不把它平整好,那就等於瞎胡鬧。又如“鋤頭三寸澤”,謂多鋤一次地,猶如多下一次雨,利於作物保墒。再如“獠(j祭,糜子)青喉,黍折頭”,是說檫在穗與稈相接的地方還沒有變黃時就得收割,而黍子則要等完全成熟,穗子彎下頭時才能收割等等。《齊民要術》中收錄的三十多條農業民諺,都是十分寶貴的。

你們知道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這本書嗎?來了解一下吧!

《齊民要術》總結和收集的生產經驗是多方面的,而且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現概述於下:

(一)關於天時、地利與農作物的關係

賈思勰在書中認為:天時有春、夏、秋、冬的變化,土壤有肥、瘠、溫、寒之別,因此,“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憑主觀)反道(違反客觀規律),勞而不獲”(《種穀第三》)。需要人們去適當經營利用,是對我國勞動人民長期實踐生產經驗的總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你們知道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這本書嗎?來了解一下吧!

(二)關於農作物的選種與播種

《齊民要術》非常重視農物的選種工作,認為種籽必須純淨。它說:“種雜者,禾則早晚不均,春復減而難熟,耀賣以雜糅見疵,炊爨失生熟之節,所以特宜存意,不可徒然。”《收種篇》)具體選種的方法:“粟、黍、獠、粱、秫,常歲歲別收,選好穗純色者,劁刈高懸之。”這是穗選法。在播種以前,還要將種籽放到水裡,剔去秕粒後,將純種撈出晾乾。這是水選法。種子播入留種田後,還要經常鋤治,使它不生稗子,生長得更好。對於播種的時令,要注意作物種類的差異。如種黍稷,“三月上旬種者為上時,四月上旬為中時,五月上旬為下時”(《黍稷篇》);

你們知道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這本書嗎?來了解一下吧!

種小豆,“夏至後十日種者為上時,初伏斷手為中時,中伏斷手為下時,中伏以後則晚矣”(《小豆篇》);種麻,“夏至前十日為上時,(夏)至日為中時,(夏)至後十日為下時”(《種麻篇》)。《齊民要術》認為播種必須結合雨澤,但雨後播種,也要根據雨水量的多少而靈活處理。如種穀,“雨後為佳。遇小雨,宜接溼種;遇大雨,待蕨生”。自注雲:“小雨不接溼,無以生禾苗;大雨不待白背,溼輾,則令苗瘦。葳若盛者,先鋤一遍,然後納種,乃佳也。”(《種穀篇》)這是說小雨之後,可以趁地溼時下種;大雨以後,雜草萌生,索性等乾燥後,再鋤一遍,然後下種。《齊民要術》強調播種要疏密得宜。

你們知道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這本書嗎?來了解一下吧!

(三)關於耕耘與除草

《齊民要術》非常重視田地的耕作,把它放在首篇,並根據北方的特點,指出“秋耕欲深,春耕欲淺”,耕作時“必須燥溼得所”,若水旱不調,“寧燥不溼”,如果“溼耕澤鋤,不如歸去”。意思是說燥耕時雖土壤成塊,但一經得雨,便能鬆散。而溼耕則不然,土壤乾燥後結成硬塊,無益有損不如扛起鋤頭回家去。《齊民要術》對中耕除草工作極為重視,它說:“苗出壟則深鋤,鋤不厭數,週而復始勿以無草而暫停。”自注雲:“鋤者,非止除草,乃地熟而實多,糠薄米息。”(《種穀篇》)說明中耕除草不僅可以保證農作物的養分,增加土地的肥力,而且也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和質量。

你們知道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這本書嗎?來了解一下吧!

(四)關於輪種與套種

為了儲存和恢復地力,我國在秦漢以前主要採用休耕法。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多次提到輪栽和套種,這比以前的休耕法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是新的農業經驗總結,在世界農業發展史上也是最早的記載。如說“谷田必須歲易“小豆大率用麥底,然恐小晚,有地者常須留去歲谷下以擬之。這些輪栽和套種的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土地的複種指數,還可以使不同植物所需的養分得到合理的調整和補充,有利於保持和提高土地的肥力,減少因連栽同一作物帶來的病蟲害。賈思勰在這裡提出的“以地養地”的方法,不僅對我國農業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也是對世界農業發展所作的貢獻。

你們知道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這本書嗎?來了解一下吧!

(五)關於保墒與施肥

《齊民要術》很重視作物的保墒工作。認為北方氣候比較乾燥,對雨雪的儲存很重要。在《耕田篇》和《大小麥篇》裡都引用了《汜勝之書》中保墒的辦法。如說:“冬雨雪止,以物輒藺麥上,掩其雪,勿令從風飛去;後雪復如此,則麥耐寒多實。”對於瓜地,“冬月大雪時,速併力堆雪於坑上,為大堆。至春草生,瓜亦生莖葉,肥茂異於常者,且常有潤澤,旱亦無害”(《種瓜篇》)。《齊民要術》十分重視施肥工作。他把肥料分作人糞、廄肥、蠶矢、綠肥等,又強調要用熟糞而不用生糞。熟糞就是讓肥料發酵或密閉起來,可以透過沓糞、壓青和堆積等法取得。

你們知道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這本書嗎?來了解一下吧!

(六)關於曝根與防凍

《齊民要術》講到栽培水稻時說:“稻苗漸長,復須薅(hao讀蒿,即拔草)。薅訖,決去水,曝根令堅。量時水旱而溉之。將熟,又,去水。”《水稻篇》所載稻作技術,反映的當是已包括在北魏版圖內的江淮地區的情況。上述稻作技術,反映的是烤田的具體內容。即在第二次薅草後,放去稻田裡的水,讓太陽照曬,這是烤田,其目的達到“曝根令堅”,即透過烤曬,增高土溫,加強養分解促使根鬚向縱深發展,萌發新根,控制莖葉生長和無效分櫱的發生。這樣覆水後稻稈莖生長健壯,不易倒伏,促進穗大籽粒飽滿。對於防霜凍,《齊民要術》介紹了燥煙防凍法:“天雨新晴,北風寒切,是夜必霜。此時放火作熅,少得煙氣,則免於霜矣。”

你們知道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這本書嗎?來了解一下吧!

(七)關於林木的栽培

《齊民要術》中也總結了不少勞動人民關於林木栽培的經驗。如有些樹木的栽培,要用苗圃育苗法,像榆、白楊“初生即移者戲曲,故須叢林長之,三年乃移種”(《種榆白楊篇》)。而槐樹楮樹種子應和麻子一起下種,這樣,可以“脅槐令長”和“為楮作暖”,有利於它們“亭亭條直,千百若對於果樹的栽植,《齊民要術》根據果樹的不同特性總結出不同的培育方法。如種慄樹是“慄種而不栽”(《種慄篇》);種桃樹,是桃子熟時,“合肉全埋糞地中。至春既生,移栽實地”(《種桃李篇》)。

你們知道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這本書嗎?來了解一下吧!

又有扦插(即埋枝)法和嫁接法。如李樹,採用埋枝法,“三歲便結子”,否則“五歲始子”。對楊、柳樹,也主張用扦插法來蕃殖。對於果樹的嫁接,《齊民要術》提供了許多寶貴經驗。如插接時要選擇向陽的枝條,要互相對準植物不同部位的接合,做砧木的樹幹要高大等。《插梨篇》說:將梨樹枝嫁接於棠樹上,其果實大而多,若嫁接於棗樹或石榴樹上,則果實味道好。這種生物學方面無性繁殖的方法,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能繁育出優良的果樹,在園林農藝史上是一項重大的成就。

你們知道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這本書嗎?來了解一下吧!

(八)關於家禽、家畜飼養及其他在家禽、畜牧飼養方面,《齊民要術》也有詳細的記載。如選擇種雞,要選擇形體小,腳細短的;選種羊時,要選臘月或正月生的;對於牲畜的喂料喂水,要適合牲畜的特性等等。對於肉用家畜,提供閹割法使之長得肥大。這種方法,至今我們還在使用。為了治療家畜、家禽的各種疾病,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整理、介紹了近50種獸醫藥方。對於其他家庭副業,諸如釀酒、制醋、醃肉、泡菜、制酥酪肉醬、制氈等,書中亦多分別作了記述。其中用乳類加工製成酥酪,用羊毛製成氈毯的技術等,顯然是對塞外鮮卑等民族或部族生產經驗的總結。

你們知道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這本書嗎?來了解一下吧!

由上所述,可知《齊民要術》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系統論述農業科學的專門著作,它內容十分豐富。賈思勰在這一部書中,不僅吸取和繼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還透過自己的調查研究和實踐,在農學方面的成就超越了他的前人。這一本農學著作,不僅對當代起著指導作用,而且對後代的農業生產也留下了巨大的影響。歷代農學家總結生產經驗、編寫的農書,如元朝的《農桑輯要》、王禎的《農書》、明朝徐光啟的《農政全書》和清朝的《授時通考》等,無不注意吸取《齊民要術》的精華。

文章由百家號作者原創撰寫,未經允許,切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