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漢字“性”,中華文化重要範疇,“性”知多少

最近這幾天看《朱子新學案》,對“朱子論性”,一章的思考而引起。

第二:《中庸》首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讓我想著,到底什麼是“性”?

第三:之前閱讀徐復觀先生《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對於是書中所講到的人性論感到很是好奇。

細說漢字“性”,中華文化重要範疇,“性”知多少

寫作方法:

受益於唐君毅先生《中國哲學原論》的寫作方法。對於各種概念進行條分縷析,然後進行創作。

性大概有如下幾層含義:

第一:生之謂性

從“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大化流行”的古代中國哲學傳統來看。事物本來的樣子,這與第二點是統一的。

細說漢字“性”,中華文化重要範疇,“性”知多少

第二:物之本然

《中庸》裡面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就由此可以看出來。

今天又從《孟子》中找出了一則根據來。

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故者,以利為本。”[ 朱子:《四書章句集註》,前揭,第277頁。]

這種解釋是古代典籍中常有的一種解釋方式,如《莊子》中“道,行之而成。”這與魯迅先生所說的“其實,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這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

細說漢字“性”,中華文化重要範疇,“性”知多少

從《孟子》的論“性”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對於“性”的認識。

對於自然的認識,回到對於人的認識。

人是一切學問的基礎。“人是什麼?”更是讓我們比較警醒的。

細說漢字“性”,中華文化重要範疇,“性”知多少

再開看朱子的解釋:

性者,人物所得以生之理也。故者,其已然之跡,若所謂天下之故者也。利,猶順也,語其自然之勢也。言事物之理,雖若無形而難知;然其發現之己然,則必有跡而易見。故天下之言性者,但言其故而理自明,猶所謂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也。然其所謂故者,又必本其自然之勢,如人之善、水之下,非有所矯揉造作而然者也,若人之為惡、水之在山,則非自然之故矣。

[ 朱子:《四書章句集註》,前揭,第277頁。]

細說漢字“性”,中華文化重要範疇,“性”知多少

由這諸多意思又是相互關聯的,我們可以做一區分的。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

尤其是我們需要注意的。

第一層意思,從《論語》“性相近也”一句就可以看出來。這是對於事物屬性的定義。又是從形而上的角度來說的。

由“性”到“人性”的轉變

細說漢字“性”,中華文化重要範疇,“性”知多少

徐復觀先生有一著作就叫做《中國人性史論——先秦篇》,從是書中就可以看出,其實人性論是先秦思想史上的一條主線。我們的問題是如何由性走向了“人性”論呢?

照著物之本然義的思路來解釋,則可以說是這樣的思路我們仍然是認為是斷裂的。

就目前所看,把性應用到人性論的問題上,用現代話語系統來說就是,人是什麼,人是善的,還是惡的。性善論。人性善,也就說人性是善的。《三字經》中就有“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惡,那就是說,人本來就是惡的。換句話說,人生來就是惡的。

細說漢字“性”,中華文化重要範疇,“性”知多少

不管是性善論者(孟子),性惡論者(如荀子[ 關於荀子是性惡論者,學界有爭議,華南師範大學的周熾成教授就認為荀子是性樸素論者,在學界有影響。]法家一派人物),還是性樸素論者,都有各自的理論主張。這裡不再一一展開了。但是他們對於“性”的含義卻是統一的,即“性”規定了人之為人的品性,也就是說人生來是善的還是惡的。

細說漢字“性”,中華文化重要範疇,“性”知多少

第三:生殖義

從“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大化流行”的古代中國哲學傳統來看,人們仿效天地的這種“生生”之義,自然就是延續生命的一種方式。所以人們把繁殖行為,叫做“性交”等等。

細說漢字“性”,中華文化重要範疇,“性”知多少

從訓詁學方面來看,傅斯年先生就曾經把“性”訓為“生”。不過徐復觀先生認為這種冷冰冰的訓詁學方法把文字背後的思想史意義剝落殆盡了。[ 徐復觀先生就不太認同對這種研究方法,參看氏著:《中國人性史論——先秦篇》,前言部分。]

細說漢字“性”,中華文化重要範疇,“性”知多少

參考文獻: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版。

論文:

李巍:《“性”指什麼?——孟子人性論的起點》,《現代哲學》2016年第5期。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關於“性”還有什麼分享的呢?歡迎評論區交流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