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版《香河縣誌》卷之五 風土

民國版《香河縣誌》卷之五 風土

宗 教

中國慣習,無教不信,實無教而信也。博而寡要,多而不專,惟邀福免禍之心,則印象甚深,如出一轍。先昔先時,聖人以神道設教,即系本此心理,人民罔不樂就範圍,而蔚成郅治。厥後政教分歧,風俗日敝,於是釋道回等教相繼而起,信徒日眾,經典分羅。僧道且寺廟而居,回教則另成一族,與立教之本旨,愈去愈遠,宗教時起紛擾,益以不振。耶穌天主,乘隙東來,利誘貧民,教友頗盛。民教相分案件,因之而起,卒釀成庚子之變,入彼教者,乃見停頓。迨科學停,學制變,吾香城內暨鄉鎮廟宇,盡為學校佔用,無復僧道蹤跡,其碩果僅存者,獨城內關帝廟,尚有男僧三人,劉宋鎮娘娘廟,女僧七八人而已。比較曩者,不及十分之一。回教則香椿營一村,共二百十二戶,教民一千二百數十人,餘即零星散處,為經營生意而家焉,殊屬無幾。耶穌向無多人,天主教友,全境約百家,六七百名口,無甚增益。

民 生

香河地狹人稠,俗尚勤儉,於衣服飲食居室,不求美備。左氏傳曰,瘠土之民,莫不向義,勞也,勢使然也。民國以來,物質文明,日趨進益,生活程度,逐漸增高,科學昌明,對於清潔衛生等事,亦頗知講求,其衣食住行,非昔比矣,茲分記其概如下。

衣服向用土布家機,惟求堅實耐久,不尚美觀。尋常農家,大率類此,仕族乃有服絲品者,多購自京津,本境無蠶業也,自洋布輸入,物美而價廉,爭相購用,家機土布,遂不可見。年來布業甚盛,亦系用洋線織成,改良布機,無復從前之笨拙矣。麻料充斥,色澤鮮明,貧富各戶,多喜用之。小康之家,冬月則襲羊裘,僅足衣食者,亦必著長袍以蔽膝,外觀力求整齊。至鞋帽趨時,日新月異,此風氣使然也。

居民日三餐食品,以小米、玉蜀黍雜豆為重要,麥粉、稻米為上品,雜糧系本地產,米麵則來自津沽,故尋常除食雜糧,及本地產麥外,稻米則非婚喪節令,恆不輕用。菜蔬鄉多自種,城鎮則購買,以雞魚豬羊為珍品,必有事,始用之。平時小康之家,亦不多用。市肆飯館,雖陳設酒肉,惟售之過往仁宦商人,農民殊無敢問津者,其勤儉蓋可想見。近年則魚肉滿市,幾於供不應求,飯店包辦酒席,成為習慣,農民每入城市,類多醉飽而歸,今昔情形,何啻霄壤。

居室,城鎮多以瓦為之,宏敞堅固,頗為美觀。次則磚牆土頂,名為磚土房,純粹土坯房甚少,鄉間則瓦房必縉紳之家,農民不能也。尋常小康之家,以磚土房為上,餘即均系土坯房,足蔽風雨而已,此殆泥守舊制,猶有古風也。民國改革來,百度維新,風氣於以丕變,光線空氣,鹹解講求,且有建樓房者,瓦房亦日見增益,民俗日趨奢靡,於此亦見一斑。至所用木材,除外來之松杉外,以楊柳榆樹為大宗,價值有逐年提高之趨勢。

香河地勢平衍,運載往來,率用大車。西濱運河,恆借船力。從前水患頻仍,為宣洩計,城東南一帶,多疊土為道,兩旁為溝,行路頗稱便利。自民國來,北五河南岸堤成,幸無水患,然疊道失修,溝漸填塞,加以村民爭地,兩相侵佔,道益狹窄。大雨之際,每苦難行,冬季間有汽車往來,惜不暢行。營是業者,遂致裹足。婦女出門,富有者率乘舊式轎車,村農則大車,或騎驢馬不等。近則風氣日開,少年喜乘腳踏腳踏車,女子亦時有之,迅速便利,亦文明進步之好現象也。

衣食住行四者外,日常用品,今昔比較,亦有可紀述者。數十年前,居民燃燈,用棉子油或豆油,近則皆用煤油,鄉農炊爨,用雜柴廢木,近則半用煤炭。生齒日繁,產料不敷,此大因也。他如化妝用品,紙菸洋皂等類,市肆羅列,銷售日多,苦工貧戶,亦爭用之,工藝不興,鹹資外運,絕大漏巵,若非設法以補救挽回之,民生甚恐其日蹙也。

禮俗

香河民風樸素,泥守舊制。民國成立,迄未盡改。例如慶弔仍行拜跪禮,文人學子,對於親朋間,有行鞠躬禮者,然於家庭尊長,則用舊禮,不敢改也。民間歲時,商號結帳,仍用陰曆,用陽曆者,惟機關與學校耳。拜年之風,較前稍殺,但新婚夫婿,必往岳家拜年,大盒小禮,更從豐盛。於此見移易風俗,非可期之旦暮間也。茲將通行禮俗,分述如下:

正月元旦,設香燭酒果祀神祀先,商則閉戶停市,人皆往來相賀。元旦後,城鄉親友,皆往來饋果餌禮物等,曰拜年,亦曰賀新禧。十五日食湯圓,亦稱元宵,城鎮或張燈演劇。二十五日以柴灰灑地作圓囤形,中置五穀少許,以磚塊覆之,曰填倉。

二月一日,設餅祀日,俗稱太陽誕辰。

二月二日,俗稱龍抬頭。

三月三日,為踏青節,士女多作郊外遊。

三月清明節,家家祭掃墳墓,添土掛紙錢。如新墳,則祭於春首戊寅日前,俗稱新墳不過社雲。

四月自初一日起,至十五日止,男婦多往懷柔縣之丫髻山廟會進香,車馬絡繹於途。相傳神內有王奶奶,系香河縣人,婦孺稱述,靈蹟頗多,鄉民均甚信仰。舊附祀於縣東門外之娘娘廟,現已於廟旁募建專祠,月之二十八日,縣東門外廟會,遊人甚夥。又是日人家皆備酒肉宴飲,工人亦放假,稱為過廟。

五月五日端陽節,食角黍、飲雄黃酒,貼符插艾,亦有以五色線系兒女臂以避毒者。

六月六日,人皆曝衣。

七月七日,為乞巧節,又稱女節。少女以盂盛水,漂針向日,照水中影以試巧。十五日中元節,祭先,謂之薦麻谷。亦有燃燈置水中者,俗稱放河燈。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置月餅、瓜果,祭月畢,宴飲賞月。

九月九日重陽節,相率登高,亦有蒸糕相餽者。

十月一日人家以各色紙剪作衣形,祭祖先而焚之,曰送寒衣。是日,縣城以轎升城隍神像(像系藤製),鼓樂前導,至北門外行宮,名曰出巡。演戲致祭,蓋即祀厲壇之遺意也,今廢。

十一月冬至日,祭祖先。

十二月八日,以各色米及棗慄等作臘八粥,二十三日設酒果飴糖(俗稱糖瓜)祭竃。俗傳是日灶君赴天宮,報告家人善惡。三十日除夕,皆貼門神、春聯,閤家宴飲。夜間陳祭品香燭,致祭祖先,及各神。卑幼向尊長叩拜,曰辭歲。半夜後,食水角(俗稱餃子),焚紙帛,放鞭炮,曰送神。元旦早起,男女皆著新衣拜神,後相偕沿戶拜年,笑語往來,頗有鄉鄰雍睦之遺意。元旦亦食水角。

婚禮

女家先以庚貼交媒人送男家,請星命家推算,曰合婚。媒定後,男女互換庚帖為定,迎娶前,男家先以擇定吉期及娶時宜忌各事,書紅箋,媵以果餅等物,送女家,曰下禮。娶之日,以彩轎鼓樂迎娶,到門以紅氈貼地,兩人扶新婦,立香案旁,新郎向香案前焚香叩拜,曰拜天地。現在民國所定新結婚禮,通都大邑,間有行之者,鄉間尚少,用古之親迎禮者亦少。合婚之法,或有不用者,且亦有不拘同姓者。

喪禮

人死之日,即遣人赴親友家報告,至第三日,戚友來送香楮弔奠,曰接三,或稱送路。發引有期,訃告親友,或延僧道做佛事,有焰口、破獄、觀燈、渡橋各儀節。士紳之家,成主家奠等事,大約遵用文公家禮,發引時,靈輿經過之處,戚友設奠,曰路祭。

耶穌天主兩教,婚喪禮節,大致與漢族無稍差異,惟重唪經。

回回教民,聚族而居,建有清真寺,亦稱禮拜寺。其教長稱阿衡,副教長稱伊媽媽,每年中有齋月一次,晝禁食飲,入夜方能開齋,以一月為限。其度歲用回回曆,日期稍異。其婚禮迎娶時,請教長阿衡到家,書寫呢哈(即婚書),媒人及男女家長,均署名,其餘禮節,與漢俗略同。

喪禮

人死不過三日,即行下葬,葬後三日、七日、四十日、週年,均為祭祀之期,殺牛羊,請親友祭奠,並請阿衡咿媽媽遊墳唪經,亦漢人延僧道追薦之意也。回民性多強悍,頗好清潔,惟謀生之路較狹,遂多流入盜竊,非法等行為,是在賢有司補救維持,亟謀教養,則潛移默化,當不難一道同風也。

歌 謠

山喜鵲,尾巴長,娶了媳婦不要娘。將娘扔在脖子後,把媳婦放在心坎上。燒餅果子糖麻花,不吃不吃買倆仨。(諷不孝)

棉花錘,兩頭大,提起後孃誰不怕。進門兒女遭了殃,越來越來膽越大。重是打,輕是罵,恨不一頓折磨煞,可憐阿爹眼也瞎,不敢大聲說句話。(諷不慈)

槐樹槐,槐樹底下搭戲臺。人家閨女都來了,我的女兒也不來。說著說著來到了,騎著個驢,打著個傘,穿著破衣挽著個纂。(貧家思女)

乍板乍,一乍乍到老王家,老王家閨女會梳頭,一梳梳到麥子熟,麥子磨成面,芝麻打成油,黃瓜落了架,茄子倒滴流,王丫頭還沒梳上這個頭。(嘲村姑)

豆芽菜,水烹烹,誰家媳婦打公公,公公拿著柺杖拐,媳婦拿著奶子摔,摔了公公一嘴奶,吧嘰吧嘰好甜奶,兒啦兒啦再摔摔。(嘲翁媳相謔)

小巴狗,上南橋,又沒尾巴又沒毛。

小耗子,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仔啦仔啦叫奶奶。

狼來啦,虎來啦,老和尚揹著鼓來啦。狼抱柴,虎燒火,老和尚上坑貼餑餑,豁豁豁(讀平聲),我們孩子睡著落。(村婦弄兒)

方 言

今(輕讀)個 明(讀如滅字平聲)個 後個 大後個 夜個 前個 大前個 去年個 前年個 大前年個 後年 大後年 響或 後響 一擦黑 一撲亮 雞叫前(前字輕讀) 餵豬前(前字輕讀) 亮寅時 日末酉時 上燈時 半夜子時

以上時候

爺爺(稱祖父) 奶奶(稱祖母) 爹(稱父) 爸爸(稱父) 媽(稱母) 娘(稱母) 嬸子(稱叔母) 嫂子 老爺(稱外公) 姥姥 (稱外婆) 舅舅(稱母之兄弟) 舅母(俗稱妗子) 姨(稱母之姊妹) 大小姨子(稱妻之姊妹) 填房(繼娶) 後老婆子(再嫁婦)小老婆子(稱妾) 敗家子(不成器的子孫) 吳二鬼(無賴子) 滾刀肉((稱皮) 做活的(工人) 小夥子 這一夥子 一估堆(謂眾人) 夥計 老爺兒(太陽)

以上名稱

豆鼠子 地裡排(讀灰聲)子(皆田中之鼠也) 錢串子(即說文蛷,多足蟲) 馬郎(即蜻蜓) 拉拉古(即螻蛄) 吉了 伏涼(即蟬) 螞蚱 擔擔鉤(即螽斯) 蛐蛐(即促織蟋蟀之轉音) 蟈蟈 曲查(即蚯蚓) 河螞(即蛤蟆) 夜貓子(即鴟梟)長蟲(即蛇)

以上動物

車軲轆圓(即車前子) 苦麻子(即苦菜) 紅姑娘兒(即錦燈籠) 刺兒菜(即小薊) 馬齒菜(即馬齒草) 棒子(即玉蜀黍) 婆婆英(即蒲公英)僿了換(即柿子) 心裡美(即蘿蔔之紅心者) 乍蓬科(即飛蓬)

以上植物

河漏(讀如河拉) 瓢漏(以瓢鑿眼用蕎麥麵由上漏之) 餑餑 餃子 包子 疙瘩湯 片湯 窩窩頭(用玉蜀黍面為之)

以上食物

大傢伙 這傢伙 打補丁(補破衣之稱,任何事物缺而再補者均作此語) 打平夥(即眾人醵錢飲酒之謂) 買東西 歇歇罷(讓人坐一坐) 憨蠢(即難看之謂) 腌臢(讀如囊,贓穢也) 廉利 馬利(均急速爽快之詞) 真在行(讀如杭) 行家子(謂人之曉事也) 俏皮 苗條(稱人俊俏)嗄作鬼(謂人貪多無厭)彆扭(不順利)

以上事物

啥 幹啥 這是啥 那是啥 啥耶 啥事 瞎嚷嚷(無事妄說之謂) 瞎吵 胡鬧 摸摸(以手捫物之謂) 馬呼(遇事不經意之謂) 唉(應人呼喚聲) 直不的 膩咧 夠了 壞了 罷了 完了 算了罷 冷不防(突如其來之意) 不理會 犯不著 和不著 不相干 可不是呢 那不是呢 誰不說呢 花馬掉嘴(無理強辯) 草雞了(失敗後不敢再做) 怎麼咧 怎麼著 不怎的 稀流花拉(聲音亂意) 拉倒 媽媽論兒(俗鄙之意) 烏理烏禿(不涼不熱) 亂七八糟 郎裡郎康(不精細) 提溜起來(手提起意) 郎哩郎當(作事不用力之意) 好生著(勉人語) 摩摩蹭蹭(遲緩意) 嘀咕什麼(私語) 打個梯息(揹人語) 胡說八道(不講理) 裝傻充愣 改人 卷人(均罵人之稱) 改透了(罵人太過) 挖苦(責損之意) 發酸 擺邪 燒包(均貧兒乍富之詞) 擺的了

以上語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