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日企的壟斷,中國從進口變成出口,又一國產製造搶回話語權

碳材料怎麼來

工業製造中,一種被稱為“黑黃金”的材料被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這種材料就是碳纖維。碳纖維用途究竟有多廣泛呢?從釣竿、羽毛球拍,到飛機制造、風力風扇葉等都會用到碳纖維。

結束日企的壟斷,中國從進口變成出口,又一國產製造搶回話語權

而作為全球最大的化工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我國對碳纖維的消耗量是非常大。然而,這種黑黃金,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基本被日企所壟斷。

國外壟斷碳纖維技術

美日兩國是全球碳纖維的兩大霸主,其中,日本無論是從市場上,還是從技術實力上都是佼佼者。

據悉,日本東麗、三菱、東邦三家日本企業,在全球碳纖維領域佔據了超過50%的市場份額。

結束日企的壟斷,中國從進口變成出口,又一國產製造搶回話語權

根據《2019全球碳纖維複合材料市場報告》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碳纖維需求量為37840噸,國內碳纖維供給量為12000噸,佔據國內需求量的31。7%。

中國碳纖維進口量達25840噸,佔國內需求量的68。3%,其中來自日本的進口量達到7693噸,佔總進口量的29。8%,日本已成為我國碳纖維主要進口來源國。

資料顯示,同2016年相比,國內碳纖維自給率已經有了大幅提升,相較於2016年的,2019年國內碳纖維供給率提高了13。3%

多次研發,終於突破海外封鎖

我國碳纖維研發時間幾乎同日本一樣,但國內一直無法在技術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就這樣十幾年的時間過去,直到1975年,我國大力發展航空技術,碳纖維才開始被重視。

結束日企的壟斷,中國從進口變成出口,又一國產製造搶回話語權

當時,我國有關機構先後組建二十多家科研和企業共同參與碳纖維的研發,但由於碳纖維技術難度大,導致國產國產碳纖維進展速度依舊不佳。

直到2000年,師昌緒院士提出必須大力發展碳纖維,這才引起國家的重視,並將碳纖維技術列入到863、973計劃中。同年,做魚竿起家的陳光威帶領團隊成功突破國外在碳纖維技術上的封鎖,做出了第一條可以量產的碳纖維產線。

光威復材、上海化工先後研發出不同型別的碳纖維材料

之後,陳光威所創立的光威復材公司又先後研發出T700、T800等碳纖維,並將這一技術成功運用到火箭發動機機艙上。

結束日企的壟斷,中國從進口變成出口,又一國產製造搶回話語權

光威復材在碳纖維上的成功,迫使進口的碳纖維價格下跌三分之二,用業內人士的話講:日本全球壟斷的高科技,被中國打成白菜價。

根據電子分析師張超所說,按國內每年進口2。2萬噸的碳纖維來算,打破後的碳纖維為我國節省了50億元的外匯。

如今,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在碳纖維領域已經躋身世界前列。

在今年1月4日,上海石化的年產1。2萬噸48K大絲束碳纖維專案開工建設,總投資達35億元。

國內在48K大絲束碳纖維材料領域長期以來一直被日美等國家壟斷,在2018年,上海石化變研發出大絲束碳纖維的聚合、紡絲等技術。

結束日企的壟斷,中國從進口變成出口,又一國產製造搶回話語權

同年,上海石化所研發的聚丙烯腈基大絲及碳纖維技術及工藝包開發專案正是透過測試,這意味著我國正是突破了大絲束瓶頸。

國產部分碳纖維材料

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除了光威復材、上海化工等企業在碳纖維領域有不俗的表現外,吉林化纖也在碳纖材料方面獲得不俗的成就。在2019年吉林化纖首次獲得120噸大絲束碳纖維出口訂單,實現了我國48K大絲束碳纖維的批量出口。

藉助碳纖維技術的突破,我國的化工產品產能迅速增加,資料顯示,全球90%的PVC手套來自中國,其中以PVC為主要原料的PVC產量已達2074萬噸,位居世界第一。

結束日企的壟斷,中國從進口變成出口,又一國產製造搶回話語權

此外,我國氨綸產能已經達到89。4萬噸,位居2020年世界第一的位置。國產的玻璃纖維、輪胎等多種化工產品也已穩居世界第一。

根據中石化聯合會主席李壽生表示,在今年前五個月的時間裡,國產碳纖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8%。

未來,隨著中國在碳纖維領域的不斷進步,將來在碳纖維領域徹底反超日美,也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