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溯源之貨幣齊明刀

尖首刀幣值多少錢

“明刀”是戰國時期燕國佔齊都臨淄等七十餘城五年間(前284—279年)利用齊國資源鑄造的代表燕國政權意志的貨幣,是燕國帶國名(或稱國徽)的法定貨幣。

齊明刀,刀身較燕明刀刀身瘦狹,篆書“明”字外筆長且作方折,區別於燕明刀弧折狀。而刀背文有齊、齊化、齊化共金、莒冶化、莒冶齊化等十幾種不同字數的文字,多素背或符號者。此刀幣鑄制粗,含銅量略低,含鉛量稍高,亦有鉛質者。

財富溯源之貨幣齊明刀

因最早在山東博山發現,故俗稱博山刀。《金石索》載“雲博山之杏峪村刨出一窖數百枚,文不能辨”,“此刀與前刀出一窖,雖舫又自博山攜寄”。此刀幣由於出土於齊,其錢文有燕幣“明”(或稱“召”、“易”等)字,所以今人多稱“齊明刀”。“齊明刀”以其刀曲折的狀態分為“圓折刀”與“磬折刀”兩種。

財富溯源之貨幣齊明刀

“圓折刀”體形較大,長約12。8-13。5釐米,寬1。6-1。9釐米,重約14克。其型式與“尖首刀” 相同,只是刀的面紋有一個“燕”字,背文分別有左、右、內、外、中,並配以其他文字,這可能是紀範文。刀身與刀柄連線處呈圓形。背文比較複雜,多以易字及左、右字,如左、左一、左上、左易、易邑、右、右上、右六等。

財富溯源之貨幣齊明刀

“磬折刀”(又稱方折刀),一般體形較小,長約12。4-13。3釐米,寬1。5-1。7釐米,重12-18克,刀身與刀柄連線處是方折,古錢家稱這種方折為“磬折”。其字型長大,雄偉豪放,風格上近乎即墨刀的文字,背文有左匽下、右邑、匽八、匽邑外爐,外有工、行、化等單字。燕國後來推行了一次貨幣改革,廢止了圓折刀,改用方折刀,款式仍舊,重量減輕。改革之後,好像安定了一個時期,又開始減重,末期的方折刀既窄又短,鑄工粗糙,數量較少。

財富溯源之貨幣齊明刀

齊明刀鑄造背景:前314年燕王噲讓帝位於國相子之而內亂三年,齊宣王乘機伐燕,噲與子之被殺,燕几至滅亡。前311年太子昭即位,據《燕昭王求士》載:“卑身厚幣,以招賢士”,燕昭王築黃金臺招攬賢士,“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趨燕《史記。燕世家》”,經28年勤政,燕復國並於前284年令樂毅統軍伐齊70餘城,“入至臨淄(齊都)盡取齊寶,燒其宮室宗廟,齊城之不下者,唯莒(今山東莒縣)、即墨(今山東平度縣東南)”,齊也幾至滅亡。前279年昭王死,燕惠王即位,中齊離間計,棄樂毅用騎劫為將,齊田單設火牛陣以少破燕,奪回所有失地。齊明刀即在前284年燕伐齊始至前279年齊破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