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醫按: 知母與黃芪搭配, 可制黃芪之熱, 只保留黃芪補氣之功

知母味苦,性寒,汁液非常濃稠而滑。

張錫純醫按: 知母與黃芪搭配, 可制黃芪之熱, 只保留黃芪補氣之功

知母的顏色在黃白之間,黃為脾色,白為肺色,所以能入胃以清外感之熱,搭配生石膏,再加上甘草、粳米,就是張仲景的名方白虎湯,治療傷寒溫病熱入陽明,氣分熱盛導致的大熱、大汗、大渴以及脈洪大之證。入肺以潤肺金之燥,而肺是腎之上源,知母搭配黃柏,再少少加入肉桂作為引經嚮導藥,名為滋腎丸,可以滋養腎陰,治療陰虛而不能化陽導致的小便不利。

因知母性寒而汁液濃稠,所以可以滋陰以制火,治療骨蒸勞熱、眼瞼長胬肉之證;因知母其汁液寒而滑,有流通之性,所以可以治療瘡瘍熱毒腫痛。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知母可以治療消渴,是以其可以滋陰壯水而止消渴;可以治療肢體浮腫,是以其汁液寒滑之效能通利三焦水道而腫自消;可以補氣益氣,是以其能夠除食氣之壯火而氣自益。

所謂“壯火食氣,少火生氣”,大致意思就是如果身體裡的火太過於旺盛,那麼會不斷消耗身體的氣,而少少一些火(陽氣)是可以不斷滋養正氣的。

知母性寒,但其實知母是不會太過寒涼,也不會太苦。張錫純曾用黃芪和知母等分並用,黃芪的熱性被知母的涼性所中和,張錫純所創的“升陷湯”中,就是用知母抵消黃芪的熱性,而保留了黃芪補氣的作用。所以知母的寒不是大寒,由此可知。而張錫純又用知母一兩加甘草二錢,知母的量明顯要比甘草大的多,甘草味甘,兩者煮出來的味道甘勝於苦,由此可見知母之苦也不是大苦。

知母的苦和寒都不是太過,並且汁液多而濃稠,所以可以用來滋陰。有的醫家說知母只能夠退熱而不能滋陰,這其實是對知母的認識太表淺。

張錫純一般治療實熱兼脈數之證,一定會用到知母。或者想給患者補氣,但是又擔心患者不能承受黃芪的熱性,也會搭配知母抵消黃芪的熱性。

但是如果是患者平素大便不成型或者常常大便溏稀,是不能用知母的,因為知母汁液稠滑能夠通大便,這類人群是禁用知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