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漢字剛一發明就受到魯迅的高度評價,如今這個字每位女性都在用

如果你很喜歡閱讀古代文學作品一定會發現一個細節,那就是古代的文言文中,無論是男性和女性都是使用“他”來代指第三人稱,這是因為古代根本沒有代指女子她的這個概念。

到了近代,新文化運動轟轟烈烈地展開,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文字改良,包括使用易懂的白話文,以及廢除生僻晦澀的文字。而1891年出身的劉半農,民國成立後便開始發表自己的作品,而他同時在中華書局擔任編譯員,翻譯了安徒生、小仲馬、托爾斯泰等多本著名作家的作品。

劉半農於1891年出生在一個清貧的知識分子舊家庭,他和兩個弟弟並稱“江陰劉氏三傑”。他從小就表現出了過人的聰穎,6歲精通詩詞歌賦,16歲入常州府中學堂讀書,20歲就能教書育人。後來,酷愛寫作的他還成了《新青年》的編輯。由於受到新文化運動的思想衝擊,他便湧入到了“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的浪潮中。北大校長蔡元培十分欣賞他,破格錄用他為北大國文系教授。

翻譯最講究一個“信達雅”,隨著西方文學名著大量進入中國市場,劉半農卻很快就發現了一個難題,那就是如何表達洋文單詞中的“she?”無論是英文、法文或者是俄文,都有著女性單獨使用的第三人稱的代詞,因此外文中會頻繁地引用到這個概念。

中國的翻譯做法是,將“she”翻譯成“那女的”,或者是“他女”,然而這樣造成的現象,往往是翻譯作品中連篇累牘的“那女的”,讀起來既不通順,還破壞文章美感。也有少數作家另闢蹊徑,比如說魯迅,開始用“伊”來專指女性。

劉半農對此覺得不妥,因此在1917年,劉半農提出了用女字旁的“她”字來專門指女性,並且在文學圈進行推廣,然而此事一出,卻一石激起千層浪,劉半農立刻成為了眾口矢之的物件,這是為何呢?原來此時正是新文化運動的高峰,不少女子走出閨閣,號召廢除纏足和一夫多妻,要求享受和男子共同的平等地位以及權力,結果劉半農提出來這個漢字,很多女學生就不樂意了:憑什麼是女子改一個稱呼,你既然提了出來,難道不能男性去改變一個偏旁專門指男人嗎?

不單單是新文化運動者,很多守舊的勢力也趁機跳了出來,炮轟劉半農“滑天下之大稽”的行為。1920年初,上海《新人》雜誌刊登了一篇署名寒冰的《這是劉半農的錯》的文章,認為新創“她”字毫無必要,因為第一、第二人稱的“我”“汝”等字,也沒有陰陽之分,再說“她”、“他”兩字,只能在閱讀時分別,讀音上區分度不大。劉半農足足被中國的女性罵了三年,動不動就被扣上了“大男子主義者”的帽子。

雖然聲討聲眾多,但是劉半農也不乏支持者,首先就是文化圈的朋友們表示了對劉半農的支援,魯迅率先在1918年8月5日《新青年》上撰文,提到了劉半農的構思。認為一個她字關聯著具有戰士,詩人,語言學家三重身份,可謂是一字千鈞!1920年,上海《時事新報》孫祖基也發表了《她字的研究》,對劉半農的”創造“表示支援,此時劉半農正在英國留學,他專門也寫下一篇《“她”字問題》提出自己發明這個字的原因。

時間到了1920年以後,大家發現,劉半農的做法確確實實的方便了不少,因此無論男女也讓都沒有了意見,廣泛地接受了這一個“她”字,從最初的中國女性反對,到如今每位女性都在用,“她”更是成為中國各地都在廣泛使用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