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飽≠有營養,教你科學做輔食

寶寶每頓飯都吃得乾乾淨淨,是不是就代表他吃得有營養呢?當然不是。想讓寶寶健康成長,一定要學會正確的烹飪方式。今天,育兒網小編就來教大家如何科學做輔食,一起來學習下吧~

吃得飽≠有營養,教你科學做輔食

孩子吃飽≠營養均衡

有的寶寶有挑食的壞習慣,只吃他喜歡的食物。寶寶這樣吃,吃飽也不難,但難以攝取到均衡的營養,對健康發育十分不利。

孩子多吃≠全都能消化

孩子吃的越多,父母就越高興。但小編要提醒大家,寶寶年齡小,消化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食物的消化速度會相對慢一些。如果孩子看到他喜歡吃的食物就停不下嘴,會使胃無法休息。經常吃得太飽太撐,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進而引發消化不良,導致寶寶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

吃得飽≠有營養,教你科學做輔食

如何科學做輔食

食材含有多種營養成分,但在烹飪過程中有可能造成營養流失。媽媽烹飪方法不正確,即使寶寶每頓飯都吃得很好,也不代表他可以攝取到全面又充足的營養。下面分享一些常見食物烹飪方法,幫助各位媽媽鎖住食材中的營養,促進寶寶健康成長。

1.雞蛋

雞蛋的烹飪方法有很多,可以炒煮也可以油炸。採用不同的烹飪方法,營養的損失程度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煮蛋和炒蛋,營養流失較少;油炸雞蛋,不但營養流失較多,還會讓寶寶攝入更多油脂。

2.大米

有的寶寶喜歡吃湯泡飯,不少父母對此也不介意,他們認為只要寶寶把吃飯了就可以了,湯泡飯不僅可以喝湯,而且米飯在湯中泡過後味道會更好。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孩子吃湯泡飯時通常不會咀嚼,或者咀嚼幾次就會直接吞到肚子裡。湯水會稀釋胃酸,再加上米飯沒有被嚼透,會增加胃部的消化負擔。

3.蔬菜

蔬菜應先洗淨再切塊,媽媽切菜時不要切得太小,太短。等水燒開後再下菜。蔬菜不必煮太久,在沸水中燙一下就可以撈出了,也沒有必要加入調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