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奎皮影:從打麥場走向世界舞臺

隨著秋收結束,隆冬即將降臨北國大地,在松嫩平原上、呼蘭河畔,黑龍江省綏化市望奎縣裡,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望奎縣皮影戲”的傳承者們,開始變得更忙碌了。

“一口訴說千古事,兩手對舞百萬兵”,方寸間凝聚大千,光影裡演繹萬古。皮影戲始於西漢,在中國源遠流長。望奎皮影作為皮影戲中的“江北派”代表,於201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從民間走向世界。

望奎皮影:從打麥場走向世界舞臺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望奎縣皮影戲”。望奎縣宣傳部供圖

百年流傳形成“江北派”

望奎縣有“皮影之鄉”的稱號,史料記載,望奎縣皮影,可追溯到清代同治年間,在19世紀中葉,就有皮影藝人在當地活動,以“邊外”東北影為主要唱腔。100多年中,望奎人在本地皮影的基礎上,吸收了河北“樂亭影”腔調,形成黑龍江“兩合水”皮影的韻致風格。1985年,國家確定望奎皮影演唱風格為“江北派”,並正式命名。

皮影表演靈魂就在於影人。皮影的影人、景物雕刻工序複雜、工藝精湛、用料講究。

75歲的張淑榮,是望奎皮影第四代傳承人,也是當地最知名的皮影雕刻藝術家,從最開始學習唱腔開始,到現在已經50多年。

望奎皮影:從打麥場走向世界舞臺

演員們正在表演望奎皮影戲。望奎縣宣傳部供圖

“最開始是學唱,同時要學操控皮影的技術,”張淑榮說,她最初入行,是想成為一名皮影表演者,後來興趣使然,開始學習雕刻皮影。

一個影人有11個部位

影人的製作要經過選皮、制皮、畫稿、鏤刻、塗彩、熨平、綴結合成七道工序。張淑榮介紹,“首先要選用上好的皮料,是刻出好皮影的前提。第二步是制皮,也就是將驢皮漚制、刮薄、磨平。然後是畫稿,即按照樣譜或自己設計的圖樣畫到皮子上。接下來是鏤刻,也是製作影人最關鍵的一環,需要用到的工具很多,不同人物角色採用不同刀法進行鏤刻後,再塗抹上顏色。”

望奎皮影著色後還要再塗一層清油,以保其顏色絢爛豔麗。在著色著油後,影人會微微上卷,因此需做脫水、發汗、熨平處理。“皮子經發汗處理後,顏色便浸入皮內,永不褪色。”她說。

人物造型與戲劇人物一樣,生、旦、淨、丑角色齊全。皮影人的四肢和頭部是分別雕成的,再用線聯綴而成。一個完整的影人,從頭到腳共11個部位,以便表演時活動自如。藝人要用三根竹棍來操縱影人,不僅手上功夫高超,嘴上還要說、念、打、唱,腳下還要制動鑼鼓。

望奎皮影:從打麥場走向世界舞臺

望奎皮影戲精彩的表演。望奎縣宣傳部供圖

讓世界看見中國傳統

在望奎縣,皮影戲是許多人小時候的記憶,每年深秋,地裡的莊稼收完了,放在場院晾曬的時候,各個村裡,就開始張羅皮影戲的演出,接藝人到村裡演出。

據瞭解,望奎全縣影箱最多時發展到22個,經典節目包括《楊家將》《岳飛傳》《禿尾巴老李》等。講述望奎縣皮影戲傳承的專題片《望奎皮影》,參加了國際民間藝術節並與世界其他國家民間藝術交流。

近年來,望奎縣採取了多種措施,推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和傳播,包括開設皮影培訓班、非遺進社群、非遺進學校等,同時,望奎縣還成立了望奎皮影研究所,對望奎皮影的起源、發展歷史、藝術特徵、保護傳承及未來的發展構想與對策等都進行了論述及探討,並改編整理了許多新劇目、皮影唱段及皮影曲牌,創作了皮影舞蹈。當地皮影創作者創作的皮影畫暢銷於國內及美國、德國等世界各地。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唐崢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