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其實不用死,他為什麼不逃到南方呢?

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殺了。崇禎是否有點死得太著急了呢?北京雖然丟了,但南方還有大片地方在明朝控制之下,崇禎絕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境地。

崇禎皇帝其實不用死,他為什麼不逃到南方呢?

南方人口眾多,經濟不錯,比較富庶,跑到南方去重整旗鼓完全可以的嘛。如果崇禎跑到南方,跟後來的南明情況截然不同。南明之所以很廢柴,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個公認的合法統治者。一幫皇族子弟都說自己的正統,結果誰也不服誰,不僅一盤散沙,更是勾心鬥角,相互掣肘。這樣的一個南明當然無法凝聚戰鬥力,結果當然是迅速垮臺。

崇禎要是看到形勢不對就遷都南方,他是完全可以凝聚南明的。把北京交給李自成又能怎樣呢,這樣李自成農民軍反倒要直接面對滿清人,讓你們去打,南明不是正好獲得喘息機會嗎?

所以不管怎麼看,崇禎上吊著急了點兒,他手中還有牌可打。

其實崇禎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南遷,甚至還已經做了部署。1642年清軍從黃崖口入關,一連攻破了八十八個州縣,這時候崇禎已經開始考慮南遷方案了。

崇禎皇帝其實不用死,他為什麼不逃到南方呢?

1643年,李自成的部隊打進山西,離北京不遠了。崇禎命令一個叫李明瑞的大臣部署南遷事宜,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崇禎這人可能是好面子,他雖然有意南遷,卻不希望自己來捅破窗戶紙,而是希望朝中群臣提出來,並且最好是大家哭著喊著求他南下,最後盛情難卻、勉為其難同意南遷。我們的傳統文化裡,好像總是有這個毛病,一定要裝一裝,推遲一下,好像這才是君子所為。明明刀架在脖子上逼人禪讓,但一定要做最足戲,推卻三番才“迫於無奈”接受禪讓。趙匡胤黃袍加身就是這一類的典型案例。

在朝堂上討論要不要南遷,有些不識時務的大臣竟然強烈反對,搬出天子守國門那一套。也有一些大臣贊成南遷,卻被反對者一頓痛罵,說你們深受皇恩,現在國難當頭,你們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不上陣殺敵,還忽悠皇上逃跑,置祖宗宗廟於不顧,安的什麼心?

一幫反對南遷的大臣慷慨陳詞,一下子就把崇禎給道德綁架了,架到了一個道德高位。其實之前也有大臣給崇禎上奏摺,想了一個折中方案,既然天子要守國門,那麼讓太子南下總可以吧。這個方案挺不錯,太子南下繼承正統,如果北京失守,太子在南方馬上可以登基,歸攏人心凝聚戰鬥力。可是如今朝中有很多大臣群情激憤反對南遷,連太子南下的方案也不好提出來了。

後來李自成兵臨城下,崇禎也想過南下,找人商量過此事,但此時已經沒有機會了,南下之路已經讓李自成軍隊切斷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崇禎皇帝其實不用死,他為什麼不逃到南方呢?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崇禎此人太優柔寡斷,又太在意外界對他的看法,自我設限太多,搞了一身的束縛,如果換做一個山大王性格的人,南下之事早就成了。

再往前推,還可以看出崇禎性格的缺陷。崇禎五年的時候,滿清皇太極提出了和談要求,朝中主和派有人已經對此時與滿清進行了接觸,崇禎是知道此事的,沒有明確說同意,也沒有明確說反對。後來朝中主戰派說這是投降主義,議論紛紛。崇禎又開始裝了,說他不知道此事,為了表達憤慨於是把與滿清溝通的大臣革職查辦。崇禎自己倒落得個好名聲,別人替他背鍋了。

崇禎皇帝其實不用死,他為什麼不逃到南方呢?

崇禎十三年的時候滿清又提過和談,這時候今非昔比,條件自然就有點苛刻了,要納貢賠款之類的。有主和派跟滿清溝通了一下,崇禎仍然知道此事,但還是假裝不知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後來朝中又議論紛紛群情激昂,崇禎一看風向不對馬上叫停了談判。

崇禎性格優柔寡斷,殺起大臣來卻很利索。他在位17年竟然殺了七個總督七個巡撫,那可都是封疆大吏。內憂外患的時候這樣殺大臣,誰還替你掏心掏肺辦事?搞得大臣們都不敢做事,不敢擔責,全成了一幫嘴炮。

崇禎皇帝其實不用死,他為什麼不逃到南方呢?

很多人喜歡說明朝不割地、不賠款、不稱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些話開動員大會打打雞血就挺好,說說而已,做起事來真要如此迂腐那就傻X了。韓信能受胯下之辱,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一個政權更要有彈性,根據實際情況找到最佳應對方案,不能一味硬剛,況且強的一方都有意和談,你還非要打,這不是腦子壞掉了麼?

實力不如人的時候,該低頭要低頭,有些時候需要韜光養晦,其實也是為自己爭取時間。硬剛只能是丟了江山,害苦百姓慘遭戰亂。唯一的好處可能只是給幾百年後的鍵盤俠留下一個不錯的印象而已。

以上只是站在朱明王朝的立場來說的,如果站在老百姓的立場,其實都沒差。無論是朱家天下,還是愛新覺羅天下,終歸都是法家天下。改朝換代,不過是換個主人,不變的是秦制,老百姓永遠是秦制下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