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首秋天的古詩詞,看秋景,感受秋的思念和悲傷,記錄最美秋天

我喜歡春天,可我更愛秋天的華麗。秋比春更加多彩,又富有收穫。

秋天有秋天美麗的風景,有秋天的思念,有秋天的豐收,有秋天的悲傷等。

十二首秋天的古詩詞,看秋景,感受秋的思念和悲傷,記錄最美秋天

一、秋天美麗的風景

金黃的稻穗隨處可見,碩果累累的院子裡一片喧譁。秋風蕭瑟,草木搖落,大地一片蕭條虛無的美。田野裡那用木頭和竹子製成的“收割機”舉步維艱。秋意,甚濃。落葉紛飛,詩人漫步田間,觀豐收之年,成千上萬的稻草人矗立田間,詮釋的是秋天的悽美。

二、秋天的思念

悄然而逝的秋,彷彿留給了人們幾分思念。思緒裡仍惦記著那隨風搖曳的梧桐葉。

十二首秋天的古詩詞,看秋景,感受秋的思念和悲傷,記錄最美秋天

三、秋天的豐收

秋收是一把鐮刀終止了這個季節的風騷。一雙雙草鞋在泥田裡烙下的痕跡,是農民心坎裡的笑。

四、秋天的悲傷

隨著霜降來臨,初冬的凌亂和寒意,讓這個一落葉而知深秋的時節多了幾分淒涼與凋敝。原本這個鄉村世界的那一份凝重,如今卻在黃牛傷口背上凝成了痂。

五、秋天的美夢

秋夢又想在這個季節編織一個現實而又虛幻的美夢。讓這個美夢被秋風吹走,吹到遠方。而我卻希望,當夢醒後,身後有一群懷揣夢想的追夢人。

今天分享十二首描寫秋天的古詩詞,在古詩詞中去細細品味秋天的各種思緒!

十二首秋天的古詩詞,看秋景,感受秋的思念和悲傷,記錄最美秋天

美麗的秋景圖

1、《天淨沙·秋》

【元】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大概意思:太陽漸漸西下,天邊的晚霞也逐漸開始消散,只殘留了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孤寂的村莊,拖出那長長的影子。輕煙淡淡飄向空中,幾隻烏鴉棲息在佝僂的老樹上,遠處的一隻大雁飛掠而下,劃過天際。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花朵,在風中一齊搖曳著,顏色十分鮮豔。

作品賞析

《天淨沙·秋》是元代曲作家白樸創作的一首寫景散曲,作者透過擷取十二種景物,描繪出一幅景色從蕭瑟、寂寥到明朗、清麗的秋景圖。這是一首描寫當時社會的抒情曲,寫出了詩人由冷寂惆悵之感到開朗希望的情懷。這篇散曲用筆精深,風格獨具,婉約清麗,意境新穎,頗有詞的意境。

這首小令,只五句二十八個字,篇幅雖短,卻以神來之筆捅繪出了一幅絕妙的秋景圖。前三句著力渲染出一派深秋淒涼之景:黃昏時,如血的殘霞映照著一座孤零零的小村莊,夕陽淡淡的炊煙裊裊,幾隻歸巢的寒鴉,靜靜的站立在老樹枝頭,忽然,一隻哀鳴的孤鴻,在天邊晚霞影裡遠遠的飛翔。而後兩句,作者卻將筆鋒一轉,寫到:青山靜靜、綠水悠悠,白草綿綿,紅葉片片,黃花朵朵,在暮色中,這些明麗的色彩,為這蕭殺的氣氛平添了許多生機活力。一掃前人一悲到底的俗套。

白樸在寫秋景選詞語辭精煉,其詞並不是單純的突出秋的悲涼。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共用了六個圖景:“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而其中任何一個圖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蕭瑟氣氛。為了要使這種蕭瑟氣氛活潑起來,於是作者接下來選用了“一點飛鴻影下”作為上半段的結語。如此一來,原本蕭瑟的畫面轉成了活躍,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現了另一種鮮活的生氣。最後為了加強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麗而有韻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作為曲文的結束語。這兩句用了“青”、“綠”、“白”、“紅”、“黃”五種顏色,而且“白草紅葉黃花”這三種顏色,是交雜在“青山綠水”二種顏色之中;“青山綠水”是廣大的圖景,“白草紅葉黃花”是細微的圖景,如此交雜相錯,於是原本是寂寞蕭瑟的秋景,突然變得五顏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見,白樸的散曲寫作技巧的高明瞭。

此曲題目雖為“秋”,並且寫盡秋意,卻找不著一個“秋”字。此曲開篇先繪出了一幅秋日黃昏圖,營造出一種寧靜、寂寥的氛圍,再以名詞並列組合的形式,選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遠及近,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秋景也由先前的蕭瑟、寂寥變為明朗、清麗了。

描繪秋景,歷來是中國古代文人喜愛的一個題材,為表現它而不惜筆墨的詩人騷客代代有之,留下的作品更是多不勝舉,但許多作品易於流入俗套。白樸卻能根據自己的觀察和體驗,在作品中,層次分明的描寫了秋天的自然景象,雖然,在開始時,有些許的蕭瑟之意,然而後來以繽紛的色彩作結,終究是賞心悅目、的韻味無窮的。他用筆精深,作品風格獨具,婉約清麗,意境新穎,可與被譽為“秋思之祖”的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媲美。

十二首秋天的古詩詞,看秋景,感受秋的思念和悲傷,記錄最美秋天

依戀家鄉山水的詩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大意:

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晶亮月影。

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捨去向渝州。

創作背景

此詩是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大約作於開元十二年(724年)秋天。當時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在離開蜀中赴長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寫下此詩。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稱。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園之月。

作品賞析

這首詩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時創作的一首依戀家鄉山水的詩,寫詩人在舟中所見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懸著半輪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動著月亮映影。首句是仰望,寫靜態之景;次句是俯視,寫動態之景。第三句寫出發和前往的地點,第四句寫思念友人之情。全詩連用五個地名,透過山月和江水展現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語言自然流暢,構思新穎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顯示了青年李白的藝術天賦。

十二首秋天的古詩詞,看秋景,感受秋的思念和悲傷,記錄最美秋天

愁思和悲慨

3、《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宋】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杆處,正恁凝愁!

大意:面對著瀟瀟暮雨從天空灑落在江面上,經過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涼清朗。淒涼的霜風一陣緊似一陣,關山江河一片冷清蕭條,落日的餘光照耀在高樓上。到處紅花凋零翠葉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漸漸地衰殘。只有那滔滔的長江水,不聲不響地向東流淌。

不忍心登高遙看遠方,眺望渺茫遙遠的故鄉,渴求回家的心思難以收攏。嘆息這些年來的行蹤,為什麼苦苦地長期停留在異鄉?想著佳人正在華麗的樓上抬頭凝望思念著我,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當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會知道我,倚著欄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作品賞析

此詞抒寫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上片描繪了雨後清秋的傍晚,關河冷落夕陽斜照的淒涼之景;下片抒寫詞人久客他鄉急切思念歸家之情。全詞語淺而情深,融寫景、抒情為一體,透過描寫羈旅行役之苦,表達了強烈的思歸情緒,寫出了封建社會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典型感受,從而成為傳誦千古的名篇。

十二首秋天的古詩詞,看秋景,感受秋的思念和悲傷,記錄最美秋天

即景抒情——用景抒發思鄉之情

4、《村行·馬穿山徑菊初黃》

【宋】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餘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大概意思:

馬兒穿行在山間小路,路旁的野菊已微微開放,任由馬兒隨意行走興致悠長。

秋風瑟瑟在山谷間不停迴響,看數座山峰默默佇立在夕陽斜暉中。

棠梨的落葉紅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氣撲鼻的蕎麥花啊潔白如雪。

是什麼讓我在吟詩時忽覺惆悵,原來是這鄉村景色像極了我的家鄉!

作品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即景抒情小詩中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詩以村行為線索,以多彩之筆逼真地描繪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詩語真切地抒發了詩人拳拳思鄉之情。

作者在前六句詩裡描繪了一幅色彩斑斕、富有詩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圖,較好地體現了宋人“以畫入詩”的特點。詩的最後兩句由寫景轉入抒情。前句設問,寫詩人在吟詩之後不知為什麼忽然感到悶悶不樂;後句作答,寫這原來是詩人因驀然發現村橋原野上的樹像他故鄉的景物而產生了思鄉之情。這樣寫,就使上文的景物描寫有了著落,傳神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心情由悠然至悵然的變化,拓深了詩意。

即景抒情——愛國情懷

十二首秋天的古詩詞,看秋景,感受秋的思念和悲傷,記錄最美秋天

5、《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宋】辛棄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大概意思

遼闊的南國秋空千里冷落淒涼,江水向天邊流去,秋天更無邊無際。極目遙望遠處的山嶺,只引起我對國土淪落的憂愁和憤恨,那群山就像女人頭上的玉簪和螺髻。夕陽西下之時落日斜掛樓頭,孤雁悲啼聲裡遊子悲憤壓抑。我看完這寶刀,狠狠地把樓上的欄杆都拍遍了,也沒有人領會我現在登樓的心意。

不要說鱸魚肉度絲鮮美,秋風呼呼刮滿天,我怎會像西晉的張翰,為貪吃家鄉美味而棄官?若是像(許汜)那樣只顧置地買房謀私利,恐怕見到才氣雄大的劉備,應該會感到羞恥慚愧。只遺憾時光流逝,國家仍在風雨飄搖之中,北伐無期,恢復中原的夙願不能實現!叫誰去請那些披紅著綠的歌女,來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淚!

作品賞析

全詞就登臨所見揮發,由寫景進而抒情,情和景融洽無間,將內心的感情寫得既含蓄而又淋漓盡致。雖然出語沉痛悲憤,但整首詞的基調還是激昂慷慨地,表現出辛詞豪放的風格特色。

此詞上片開頭以無際楚天與滾滾長江作背景,境界闊大,觸發了家國之恨和鄉關之思。“落日樓頭”以下,表現詞人如離群孤雁、像棄置的寶刀難抑胸中鬱悶。下片用三個典故對於四位歷史人物進行褒貶,從而表白自己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嘆惜流年如水,壯志成灰。最後流下英雄熱淚。

全詞透過寫景和聯想抒寫了作者恢復中原國土,統一祖國的抱負和願望無法實現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難酬、報國無門、抑鬱悲憤的苦悶心情,極大地表現了詞人誠摯無私的愛國情懷。

十二首秋天的古詩詞,看秋景,感受秋的思念和悲傷,記錄最美秋天

秋雨後初晴時的山村圖景

6、《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創作背景

這首詩描繪的是清秋薄暮雨後初晴時的山村圖景,當作於王維隱居終南山下輞川別業時,此時已是“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終南別業》)的後期了。開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時期最後一個開明的宰相張九齡被李林甫等排擠罷官,朝政日趨昏暗,王維的政治熱情冷卻下來,對政治抱著消極的態度。開元二十八年(740)後,他終南山構築了別墅,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此詩即作於這個時期。

作品賞析

《山居秋暝》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全詩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十二首秋天的古詩詞,看秋景,感受秋的思念和悲傷,記錄最美秋天

7、《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唐】高適

嗟君此別意如何,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聖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

大意:

此次離別不知你們心緒何如,停住馬飲酒詢問被貶的去處。

巫峽猿猴悲啼令人傷心流淚,衡陽的歸雁會為我捎來回書。

秋日青楓江上孤帆遠遠飄去,白帝城邊黃葉飄零古木稀疏。

聖明朝代如今定會多施雨露,暫時分手希望你們不要躊躇。

作品賞析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是詩人為送兩位被貶官的友人而作,寓有勸慰鼓勵之意。一詩同贈兩人,內容銖兩悉稱。詩除了首尾合起來總寫外,中間兩聯雙雙分寫,不偏祜。頷聯上句寫巫峽風光,以古民謠典故來暗示李少府所去的峽中荒涼之地;下句寫衡陽,暗示王少府去長沙,並希望他能多寄書函。頸聯上句寫長沙青楓江的帆船,是再寫王少府;下句寫白帝城,遠在古原始森林的巴東,是再寫李少府。雙雙交錯進行,結構嚴密,情感交織。最後兩句,是勸藉二人儘可放心而去,不久即可召還。全詩情感不悲觀,也不消極。

十二首秋天的古詩詞,看秋景,感受秋的思念和悲傷,記錄最美秋天

秋夜月光美景

8、《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譯文

洞庭湖水色與月光互相輝映,湖面風平浪靜,猶如未磨的銅鏡。

皓月銀輝之下,青翠的君山與清澈的洞庭水渾然一體,望去如同一隻雕鏤透剔的銀盤裡,放了一顆小巧玲瓏的青螺。

作品賞析

詩中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微波不興,平靜秀美,分外怡人。詩人飛馳想象,以清新的筆調,生動地描繪出洞庭湖水寧靜、祥和的朦朧美,勾畫出一幅美麗的洞庭山水圖。

詩從一個“望”字著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鏡”,是近望所見;“洞庭山水”、“猶如青螺”,是遙望所得。雖都是寫望中景象,差異卻顯而易見。近景美妙、別緻;遠景迷瀠、奇麗。潭面如鏡,湖水如盤,君山如螺。銀盤與青螺相映,明月與湖光互襯,更覺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詩人筆下的君山猶如鑲嵌在明鏡洞庭湖上一顆精美絕倫的翡翠,令人美不勝收。其用詞也極精到。

此詩描寫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優美景色,表達了詩人對洞庭風光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表現了詩人壯闊不凡的氣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十二首秋天的古詩詞,看秋景,感受秋的思念和悲傷,記錄最美秋天

寫景寓情

9、《尋陸鴻漸不遇》

【唐】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大意:

他把家遷徙到了城郭一帶,鄉間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

近處籬笆邊都種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卻尚未見它開放。

敲門竟連一聲犬吠都沒有,要去向西家鄰居打聽情況。

鄰人報說他是到山裡去了,回來時總要西山映著斜陽。

作品賞析

《尋陸鴻漸不遇》為訪友人陸羽不遇之作,描寫了隱士閒適清靜的生活情趣。前半部分透過對陸羽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景物的描寫,表現了他的高潔不俗;後半部分透過西鄰對陸羽行蹤的敘述,側面烘托了陸羽的瀟灑疏放。詩人選取種養桑麻菊花、邀遊山林等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刻畫了一位生活悠閒的隱士形象,表現了一種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情趣,表達了對陸羽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襟懷和氣度的讚美。全詩語言樸實,層次分明,音調和諧。

十二首秋天的古詩詞,看秋景,感受秋的思念和悲傷,記錄最美秋天

寫景抒情—寫投筆從戎、削平藩鎮、為國建功的熱切願望

10、《馬詩·大漠沙如雪》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大意:平沙覆蓋著大漠,猶如無邊的積雪,月亮高懸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彎鉤。

什麼時候我能給它戴上金絡頭,飛快賓士著,踏遍這清爽秋日時的原野!

創作背景

作者所處的貞元(785~805)、元和(806~820)之際,正是藩鎮極為跋扈的時代,詩中“燕山”暗示的幽州薊門一帶又是藩鎮肆虐為時最久、為禍最烈的地帶,作者希望能掃除戰亂,建功立業,但終是不被賞識。對馬有所偏愛的作者或許受伯樂識馬所啟,結合自己懷才不遇的現實,帶著憤懣之情創作了此詩。

作品賞析

這首詩用比興手法,透過詠馬錶現志士的奇才異質、遠大抱負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詩的前兩句透過平沙如雪,新月似鉤的描寫,展現出一派寧靜曠遠的場景;後兩句想象跨馬賓士,強烈傳出企盼建功立業而不被賞識之意,而且富有唱嘆的意味。

十二首秋天的古詩詞,看秋景,感受秋的思念和悲傷,記錄最美秋天

山野秋景——寫景寓情

11、 《野望》

【初唐】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大意:傍晚時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

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餘光。

牧人驅趕著那牛群返還家園,獵人帶著諸多獵物迴歸家園。

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作品賞析

《野望》描寫了隱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閒逸的情調中,帶著幾分彷徨,孤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也是現存唐詩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詩。首聯借“徙倚”的動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寫來抒情;頷聯寫樹寫山,一派安詳寧靜;頸聯中用幾個動詞“驅”“返”“帶”“歸”進行動態式的描寫,以動襯靜;尾聯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詩言辭自然流暢,風格樸素清新,擺脫了初唐輕靡華豔的詩風,在當時詩壇上別具一格。

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全詩於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鬱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東皋,指他家鄉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他歸隱後常遊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十二首秋天的古詩詞,看秋景,感受秋的思念和悲傷,記錄最美秋天

12、《望海潮·東南形勝》

【宋】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譯文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風景優美,是三吳的都會。這裡自古以來就十分繁華。如煙的柳樹、彩繪的橋樑,擋風的簾子、翠綠的帳幕,樓閣高高低低,大約有十萬戶人家。高聳入雲的大樹環繞著錢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捲起霜雪一樣白的浪花,寬廣的江面一望無涯。市場上陳列著琳琅滿目的珠玉珍寶,家家戶戶都存滿了綾羅綢緞,爭相比奢華。

裡湖、外湖與重重疊疊的山嶺非常清秀美麗。秋天桂花飄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歡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採菱唱歌,釣魚的老翁、採蓮的姑娘都喜笑顏開。千名騎兵簇擁著巡察歸來的長官。在微醺中聽著簫鼓管絃,吟詩作詞,讚賞著美麗的水色山光。他日把這美好的景緻描繪出來,回京升官時向朝中的人們誇耀。

作品賞析

此詞主要表現杭州的富庶與美麗。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下片寫西湖,展現杭州人民和平寧靜的生活景象。全詞以點帶面,明暗交叉,鋪敘曉暢,形容得體,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此詞慢聲長調和所抒之情起伏相應,音律協調,情致婉轉,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