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絲不掛”竟源於佛教,這些成語人人都會說,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一絲不掛”竟源於佛教,這些成語人人都會說,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趙樸初先生說:不瞭解佛教文化,就不瞭解中國文化,可以說沒有佛教文化加入中國,就沒有豐富多彩的中國語言文化。

佛教文化在中國流傳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但提起佛教文化,許多人覺得那是一個很神秘的彼岸世界,與現實人生了不相關。但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每時每刻都與佛教不可分離,簡直如空氣一般。我國璀璨奪目的成語之中,與佛教相關的條目也是數不勝數。下面帶您盤點一些跟佛教有關的成語!

一廂情願

一廂情願亦作一相情願,源自佛教《百喻經》。說的是一個愚人愛上了公主,不顧公主根本不認識他的事實,只顧自己願意和公主結婚,害了單相思的故事,後被廣泛運用,多泛指單方面的願望和計劃。

如《兒女英雄傳》第十回:“莫若此時趁事在成敗未定之天,自己先留個地步…全了這一相情願媒人的臉面。”又如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聲聲口口說聯合任何派別的作家,而仍自己一相情願的制定了加入的限制與條件,這是作家忘記了時代。”

一瓣心香

瓣香,形似瓜瓣,上圓下方,內外條狀排列。心的形狀略似瓣香,故有“一瓣心香”之說。

禪寺中開堂說法,往往先敬香給開山祖師等,如《古尊宿語錄·慈明禪師:“此日一會,不是小緣。將一瓣香為我元得禪師。且道:諸人還識無得禪師麼?”佛家認為,內心的清淨、慈悲和虔誠,是“真供養”,比形式上的敬香要重要得多,故稱“心香”。

後極言心中虔誠致敬為“一瓣心香”。如宋·王十朋《行可生日》遊:“祝公壽共詩書久,一瓣心香己敬焚。”又如《花月痕》第五一回:“次日,荷生仍來汾神廟,與心印共坐一車,一瓣心香,數行情淚。”

“一絲不掛”竟源於佛教,這些成語人人都會說,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半路出家

指不是從小而是成年後才出家當和尚或尼姑的人為“半路出家”。出家,梵名波吠儞野Ayanyaka,出家在家的生活,修沙門的淨行。《維摩詰經·弟子品》:“我聽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同經《方便品》又說:“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後比喻不是本行出身後來改行的稱半路出家。如《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說:“先前讀書,後來看看不濟,卻去改業做生意,便是半路出家的一般。

三生有幸

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來生。《景德傳燈錄:“有一省郎,夢至碧嚴下一老僧前,煙穗極微,雲:此是檀越結願存香菸存面檀越已三生矣。第一生,明皇時劍南安撫退官。第二生,憲皇時西蜀書記。第三生,即今生也。”有幸,形容極大的幸運。

王實甫《西廂記》一本二折:“小生久聞老和尚清譽,欲來座下聽講,何期昨日不得相遇。今能一見,是小生三生有幸矣。”又如魏巍《東方第一部第十二章:“你住在敝舍,就夠我三生有幸了。”形容極難得的好運氣。

“一絲不掛”竟源於佛教,這些成語人人都會說,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四大皆空

與儒、道諸學所推崇的“五行”略有不同,佛教把一切物質現象歸納為四種基本要素:即堅性的“地”、溼性的“水”、暖性的“火”、動性的“風”,謂之“四大”。比較“木、火、土、金、水”,“四大”是很直觀而且邏輯關係不清晰的智慧。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智慧有其高妙之處,那就是它不糾結!

“五行”的生剋制化形成了一整套嚴絲合縫的機制,令常人往往無法越雷池一步;而“四大”直白地顯示存在,佛家並不管它生克與否,總之弄不清楚不理它就完了。客觀上是存在(緣起),但在主觀上認識不透、Hold不住的事情,乾脆束之高閣、暫存不論(性空)。佛家這種智慧似乎更出效益:陪你玩是度你,不陪你玩是涅槃。好大的空間!

頭頭是道

“頭頭是道”原是禪語,指得是開悟以後的境界:心境融合,內外打成一片,乃至吃飯穿衣、挑水打柴、一舉一動,開口閉口,無一事不與“妙道”冥合,所謂“頭頭皆是道,法法本圓成(《續傳燈錄》)”。

古代詩人常用“頭頭是道”來形容通靈入妙的化境、禪趣。宋代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指出,學詩有“三節”功夫,“及其透徹,則七縱八橫,信手拈來,頭頭是道。”

頭頭是道,後亦用來形容語言、舉動左右逢源,無一不合規矩。

“一絲不掛”竟源於佛教,這些成語人人都會說,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恍然大悟

《觀無量壽經》:“心生歡喜,嘆未曾有,廓然大悟,得無生忍。”《景德傳燈錄·慧能大師》:“單蒙指教,豁然大悟。”後作“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完全明白了。

《紅樓夢》第九五回:“王夫人也進屋裡來了,見他這樣,便道:這不用說了。他那玉原是胎裡帶來的一種古怪東西,自然他有道理。想來這個必是人見了帖兒照樣做的。大家此時恍然大悟。”

森羅永珍

即紛然羅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萬物。如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在宇宙的森羅永珍中,我的胃痛當然不過是小事,或者簡直不算事。”

森羅永珍一詞出於三國時譯出的《法句經》:“森羅及永珍,一法之所印。”這兩句經偈怎麼理解呢?原來,森羅永珍是“色”,即一切物質現象,而物質現象是剎那生滅、虛幻不實的。

馬祖道一禪師指出:“森羅永珍,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五燈會元》卷三)所謂“一法”,即指能現森羅永珍的“一心”而言。佛教主張“三界唯心”,反對“心外取法”。“森羅永珍”也作“永珍森羅”。如南朝梁陶弘景《茅山長沙館碑》:“永珍森羅,不離兩儀所育。”

“一絲不掛”竟源於佛教,這些成語人人都會說,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千差萬別

“差別”與“平等”相對,本是佛教教義中的一個範疇。後禪宗將“差別”衍為“千差萬別”,謂天地間的萬物品類繁多,區別很大。

如《景德傳燈錄·文遂》:“僧問:如何是無異底事?師曰:千差萬別。“意謂“千差萬別”與“平等無異”是同一本體,“差別”即“平等”。

莊子也說過:“以不平平之,其平也不平。”也寫作“萬別千差”。如《五燈會元:寶峰文禪師法嗣》:“四天之下,萬別千差。一時明瞭,便能握金剛王寶劍,七縱八橫,受用自在,豈不快哉!”俗語中多用之。如朱自清《“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而身心所從來,又有遺傳、時代、周圍、教育等等,尤其五花八門,千差萬別。”

泥牛入海

泥牛,即泥土所作之牛,俗稱“春牛”。

我國封建社會時期,立春前一日,官府用泥土做的春牛置於府前,至立春日絕早,用紅綠鞭擊之以迎春,並預示春耕之早晚。如唐盧肇在謫連州時書《春牛榜子書》說:“不得職田飢欲死,兒儂何用春牛!”宋劉蒙叟有詩句雲:“村婦祈蠶分面繭,老農佔歲說泥牛。”這是以迎春牛乞豐年的一種風俗。

但泥牛入海一詞,乃源於《景德傳燈錄》卷八:“洞山(良介)又問:‘和尚見個什麼道理便住此山?’師雲:‘我見兩個泥牛鬥入海,直至如今無訊息。’”《五燈會元·元日禪師》說:“三腳驢兒跳上天,泥牛入海無訊息。”後來用泥牛入海一詞比喻一去不返,杳無音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那兩個錢莊幹事的人,等了好久,只等得一個泥牛入海,永無訊息。”

“一絲不掛”竟源於佛教,這些成語人人都會說,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隨機應變

“隨機”一詞最早見於佛典,如“隨機說法利眾生”(《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適化無方,隨機隱顯”(《戒疏》卷一上)等。

“機”皆指眾生根機、根器、根性而言,以眾生根機各別,必須隨其根機,為彼說法,方能領解,各得其益。後多泛指隨著時機或情況的變化,靈活應付。如茅盾《腐蝕》:“大有視我為‘同道’,屬於他們一夥似的。我當然隨機應變,不但誇大了我與舜英的關係,而且暗示著我也參與密勿的。”

一知半解

教外別傳的禪宗主張超越經驗的直接體認,謂之“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禪宗反對一味地依文解義,反對執著於瑣碎的“知解”,斥為“一知二解”。如唐靈祐《溈山警策》說:“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將為禪道,且沒交涉,名運糞入,不名運糞出。”糞,比喻那些虛妄的“知解”。後人用“一知半解”謂所知甚少而理解膚淺。

宋嚴羽說詩,好用禪語,其《滄浪詩話·詩辨》謂:“悟有淺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魯迅在談到學外語時,也用了這個詞。他指出:“學日本文要到能夠看小說,且非一知半解,所需的時間和力氣,我覺得不亞於學一種歐洲文字。”

“一絲不掛”竟源於佛教,這些成語人人都會說,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一絲不掛

它出自《楞嚴經》:“一絲不掛,竿木隨身。”

“一絲不掛”之“絲”有兩解。

一解為一綹衣飾。

如《無燈會元》卷十二:“諸上座終日著衣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未曾掛著一綹絲。”

另一解為一根釣絲。

如《五燈會元》卷十四:“僧問:‘一絲不著時如何?’ 師日:‘合同船子並頭行。’ ”

意思是說,“一絲不著”便達到了船子和尚超脫的境界。船子和尚有詩偈雲:“金鱗不遇空勞力,收取絲綸歸去來……釣竿折盡重栽竹,不計功程便得休。”

可見“一絲不掛”本是禪語,譬喻超然灑脫,絕無患得患失的念頭,絲毫不受塵俗牽掛,是很高的修持境界。

後世把這個詞用以泛指毫無牽掛,如《警世通言-莊子休鼓盆成大道》中說:“把世情榮枯得喪看作行雲流水,一絲不掛。” 也有的乾脆直指赤身裸體。如《夷堅丁志-李氏紅蛇》中有“披髮裸體;一絲不掛”的句子。

想入非非

俗稱不切實際的胡思亂想為“想入非非”。如端木蕻良《曹雪芹》十九:“霑兒就愛想入非非,不理他也就沒事了。”

此語出於佛經中的“非想非非想天”或“非想非非想處”。三界中以無色界為最高,無色界四天中以“非想非非想天”為最高,又名“有頂天”。

《楞嚴經》說:“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非想非非想處。”另據《俱舍頌疏·世間品三》說,此天據諸天之首,其中眾生定力深湛,已經沒有下地的“粗想”,但也並非闇昧無想,而是還有“細想”,故稱“非想非非想天”。

文章來源 | 《俗語佛源》

圖片來源 | 十願百科

攝影 | 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