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鑰匙”而紅的張士超,其實擅長的是以曲繪江山

因“鑰匙”而紅的張士超,其實擅長的是以曲繪江山

圖說:演出現場 主辦方供圖

老舍《一些印象》中狹窄的古石路、寬厚的石城牆,徐志摩《山中》一詩裡哀而不傷的縷縷情絲,還有馬致遠將傳統山水融於《瀟湘八景》的妙思,都在青年作曲家張士超的創作、改編下融入自己獨特的音樂畫卷。7月9日晚,由周娟娟執棒浙江外國語學院TheNew合唱團上演的“聲·韻·歌·風”(第5季)合唱專場音樂會在杭州大劇院音樂廳舉行,演繹了《一座城》《香格里拉的呼喚》《山中月》等張士超作曲的作品。

這位畢業自上海音樂學院的高材生,因一首神曲《張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鑰匙放哪兒了》意外打響知名度,但這卻不是他要的走紅方式。他沒有在全網追蹤“究竟誰是張士超”時站出來,而是又苦讀三年考了上音的研究生,並寫出了一系列佳作。於他而言:“哪怕只有100個人聽到我的音樂,和我分享對音樂的看法,也比被100萬個人知道,卻徒有虛名要好。”

在整場音樂會中,張士超的絃樂與合唱套曲《瀟湘八景》讓人印象深刻。受上海Echo合唱團委約創作,作品於2016年12月25日首演於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套曲採用了元代著名戲劇家馬致遠所創作的《壽陽曲·瀟湘八景》八首小令,如八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畫。曲中沒有過多追求與傳統中國音樂的“形似”,也不迴避對西方現當代音樂技法的運用。張士超坦言希望用當代的聲音來展現800年前中國的文學與繪畫,藉以抒發對山水精神、自由的嚮往。

張士超的音樂中有著中國水墨的意境,也有屬於中國文人的氣質和風骨,同時還能聽見一個當代青年作曲家在這個紛雜的資訊時代迴歸簡約自然的時代精神。音樂會末尾的《漁村夕照》,用鋼琴的單音重複,敞開了明朗清新的“桃花源”景象,器樂與人聲互相映照得恰到好處,簡單美好沁人心脾。從《瀟湘八景》的渺遠中彌散而來,又在《漁村夕照》中平淡歸去,就像一幅濃墨和留白相宜的水墨長卷,留下淡致的餘筆令人尋味……

據悉,音樂會共上演了13首各型別合唱曲以及1部混聲合唱套曲,中外作品各佔半數,交替上演。其中,中國作品均為張士超所作,外國作品為精心挑選的優秀合唱作品,涉及西歐、東歐、北美、阿拉伯等地區的特色聲音。

(新民晚報記者 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