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晟陶:創始人一號位缺乏“被領導力”,真高管團隊無從談起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首席組織官”(COO-STRATEGY),作者:房晟陶

正文字數:3100字

房晟陶:創始人一號位缺乏“被領導力”,真高管團隊無從談起

- 1 -

什麼是“被領導力”

本文中的“被領導力”指的是

“身居高位者能夠被他人、被規則所領導的能力”。

比如創始人/一號位能被高管(比如公司的CXO/SVP)領導的能力;或者高管能被其他高管、能被手下中基層人員領導的能力。

這個“被領導力”與中基層人員的“服從性/追隨力”有著根本的不同。

很多人在中基層的時候,“服從性/追隨力”是很強的;但是,等他們升到高層的時候,他們不一定有“被領導力”。如果這兩個能力是一樣的,強於“服從性/追隨力”的中基層升到高層之後應該很有“被領導力”才對。

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

中基層時期的“服從性/追隨力”是有結構性壓力的:你不追隨、不好管、不好用,後果會很直接、很嚴重,而且很快就來。

但是,如果一個高層缺乏“被領導力”,後果不會來得那麼快,也不會那麼直接和外顯,關鍵是這個後果不一定是這個高管自己承擔(而是公司承擔)。有一些人在中基層的“忍辱耐煩”就是為了到高層時的“隨心所欲”,有點“多年的媳婦熬成婆”、報復性消費的意思。

如果創始人/一號位缺乏“被領導力”,其後果更不會來得那麼快。而且,創始人/一號位還可以把那些埋怨他/她沒有“被領導力”的人都幹掉。即使有了嚴重的後果,大部分的創始人/一號位都有“扭曲現實”的能力:“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

- 2 -

創始人/一號位缺乏“被領導力”

會有哪些後果

本文重點探討創始人/一號位的“被領導力”。因為創始人/一號位的“被領導力”更具代表性、更具槓桿價值、更難修煉。同時,在一個組織裡,如果創始人/一號位缺乏“被領導力”,其他高管也很難有“被領導力”。

創始人/一號位缺乏“被領導力”,

容易出現哪些現象呢?

第一,難以吸引、保留、發展“真高管”。

良禽擇木而棲。優秀的人才不會甘於幹雜活、當馬仔、當太監、當打手等等。優秀的人才不會願意把自己有限的生命都花在揣摩和伺候領導上。他們和創始人/一號位一樣,也想去做一些有價值的、有意義的、需要創造力的工作。

第二,難以去建立共同規則、遵守共同規則。

缺乏“被領導力”的創始人/一號位,不會主動去給公司加冕,

所建立的規則都是為了管別人,而不是管自己的。這樣的高管團隊,也很難實現從團伙到組織的蛻變。

第三,難以跟新一代的年輕人相處。

95

後、0

0

後進入職場,特別注重創始人/一號位(及高管們)的被領導力。那種濃濃爹味、父權式、父愛主義的創始人/一號位已經和時代脫節。毫無疑問,失去了年輕人,也就失去了未來。

第四,創始人/一號位逐漸會被一些“適應的人”團團圍住,而且這些“適應的人”經常是老氣橫秋的庸才,甚至是投機鑽營的“佞臣”。

這些人能做到以領導為核心、甚至是以領導的喜怒哀樂為準繩。

至於說整個公司的外部競爭力,那都是不重要的事情。

於是,這樣的高管團隊會變成一個以創始人/一號位為核心的高管團隊,而不是一個致力於為客戶創造價值、關注外部競爭力的高管團隊。

這樣的高管團隊,會離“真高管團隊”越來越遠。

第五,在這種氛圍之下,創始人/一號位很容易自信心爆棚,活在幻覺中。

他/她很容易設定脫離現實的目標和戰略,把願景當戰略,把意願當戰略。

假以時日,原來憑藉機會和運氣賺的錢,都憑藉努力和能力交了回去。

久而久之,企業就難以做強做好做長(因為機會、運氣、個人超強努力或能力,階段性做大還是可能的)。曾子所說的“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就這樣發生了。

- 3 -

“被領導力”是能力還是意願?

有些人會說,“被領導力”,這是能力嗎?應該是意願吧?

意願和能力有什麼區別?

如果是“意願”問題而非“能力”問題,那就意味著,只要你願意做就能做到。

如果是“能力”問題而非“意願”問題,那就意味著,即便你願意做也做不到。

我也曾經以為“被領導力”主要是意願的問題,只要領導願意做就能做到。

但是我現在越來越認為,這更多是個能力問題。

真真是,非不為也,實不能也。

比如,建立長效的規則(對於企業來說,包括建立流程機制系統)、與時俱進地增補規則,不是光有良好的意願就可以的了。

當然,有人會說,這既不是意願問題,也不是能力問題,而是組織、文化問題。換句話說,大家都是身不由己。

這種說法對於高管來說可能階段性是對的。但是對於民營企業的創始人/一號位來說,他/她就是這個機制的建立者,具有根本性的影響。所以,如果創始人/一號位缺乏“被領導力”,他/她不能推說這是組織、文化問題。那就是相當於在

:這是因為“這屆群眾不行”。

- 4 -

創始人/一號位缺乏“被領導力”

有哪些原因?

第一個可能的原因是,

認知能力、系統思考不夠,

對世界執行規律的認知不夠。舉個例子來說,領導的認知能力出現了階段性的瓶頸,高管怎麼領導他/她?你說個稍微複雜一點的事情,他/她就聽不懂,或者能完美地把你要表達的意思扭曲,你能怎麼辦?

第二個可能的原因是,

關係能力不夠,

缺乏與他人建立深度工作關係的能力(共情、自我覺察、尊重、關心等)。要麼就是想去操縱別人,要不就只是把他人當作工具包,要麼就是對人產生過度的依賴。創始人/一號位關係能力不夠,就難以動態的去平衡授權和控制,難以與高管縱向協作,難以指導和調控高管之間的橫向協作。

第三個可能的原因是,

情緒控制能力。

有些創始人/一號位的脾氣實在不好,就像一個定時炸彈一樣,隨時爆發。有些人會說“關係能力”裡面包括了“情緒控制能力”,實際上這兩個能力是可以單列的。有些人情緒控制不太好,但關係能力還可以。有些人情緒控制很好,但是仍然難以與他人建立深度的關係。

第四個可能的原因是,

缺乏使命感,以及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價值觀出現偏差。

當創始人/一號位不能被正確的人、正確的事情所領導,那就意味著一定有一些錯誤的東西在領導著他/她。

正確的事情是什麼?

是價值創造,是競爭力,是外部適應性,等等。

錯誤的東西是什麼?

以自我為中心、貪婪且不擇手段、以壓服別人為快樂和成功、缺乏社會責任感,等等。

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比如創始人/一號位個人專業技術能力超強,自我角色定位為專家而不是CEO;比如創始人/一號位嚴重缺乏溝通表達能力,諸如此類都可能導致“被領導力”缺乏。

可以說,每個缺乏“被領導力”的創始人/一號位,都有自己獨特的原因組合,沒有一個標準答案。而且,“被領導力”也是動態的,一個在創業階段挺有“被領導力”的創始人,到了新階段,可能就會變成一個缺乏“被領導力”的CEO。

- 5 -

只有“真高管”才能領導創始人/一號位

我們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創始人/一號位。

創始人/一號位本身都已經很強。要想領導他們,沒有點水平是不行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領導創始人/一號位。

而且,不僅創始人/一號位不容易被領導,每個高管也不容易被領導。

所以,絕對不能說“創始人/一號位不聽我的,他/她就缺“被領導力”。

在高管團隊裡,每個人既要去領導,也要被領導。在高管團隊裡面,領導和被領導都是強強對話,都是火花四濺甚至刀光劍影的思想交鋒。

首席組織官對於“真高管”的定義是:

在所轄領域內,對內能夠領導一號位及高管團隊,對外能夠代表公司競爭力的人。

比如,在財務領域內,一號位及高管團隊要接受CFO的領導;在人力資源方面一號位及高管團隊要接受CHO的領導;在市場方面要接受CMO的領導。當然,前提是這些CXO是真高管。

創始人/CEO的一個重要責任就是找到這些能夠領導自己的CXO們:

找到正確且適合的人,建立正確且適合的規則,

然後把責任和權力轉移給這些人及這些規則;在此過程中,打造了真高管團隊,實現了從團伙到組織的蛻變。

- 6 -

總結

“被領導力”指的是“身居高位者能夠被他人、被規則所領導的能力”。

缺乏“被領導力”的創始人/一號位難以把企業做強做好做長。

缺乏“被領導力”的高管也難以成為“真高管”。

創始人/一號位缺乏“被領導力”,真高管團隊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