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段義孚:重建與生活之所的連線

回顧段義孚的研究生涯,其一生累計發表論文100餘篇,著作20餘部,而其中的核心思想一言以蔽之,是謂“環境中的人”。這裡的“環境”含義廣泛,更接近於“環繞”,指的是自然與各類人造空間,也包括生存於其中的人類。他的視角從不侷限於客觀的地形地貌,而是藉此關注人的生活經驗,進而探討人與環境的本質關係,最終通向的是人的命運。

在接下來的這篇文章中,我們選取了段義孚的幾部代表作品,嘗試梳理他所提倡的人文主義地理學思想脈絡,從中發掘他如何看待人與自然、人與景觀以及人與他者的關係,最後落回他的人生經歷。這段思想譜系的遊歷或許也能為今天的我們提供鏡鑑,如何重建與生活之所的連線。

閱讀段義孚:重建與生活之所的連線

本文出自《新京報·書評週刊》11月18日專題《段義孚:生命的愛與懼》的B08版。

「主題」B01丨生命的愛與懼

「主題」B02-B03丨段義孚:擁抱生命的荒原

「主題」B04-B05丨專訪周尚意:段義孚,人文地理學界的小王子

「文學」B06-B07丨《艾基詩集》:“古老讚歌的最後嘆息”

「主題」B08丨閱讀段義孚:重建與生活之所的連線

閱讀段義孚:重建與生活之所的連線

《人文主義地理學:對於意義的個體追尋》

作者:段義孚

譯者:宋秀葵 陳金鳳 張盼盼

版本:上海譯文出版社

2020年5月

談論人文主義地理學,一個繞不開的問題是:什麼是人文主義地理學?這本書是段義孚基於其之前出版的各類作品,並結合個人的認識與經歷,對這一問題所做的集中迴應。在其看來,“人文主義”和“地理學”這兩個詞本身就是答案,前者注重個體,從日常生活處探究人性與人情,解決的是“作為人對我意味著什麼”;後者偏向社會與共同體,著眼於生活的社會與物質層面。兩相結合,最終探究的是“規模和複雜性不斷變換的社會共同體,於我有何利弊”。

全書的前半部分圍繞段義孚的童年與青年求學經歷展開,這也激發了他用存在主義與現象學視角觀察周遭的興趣。進入後半段,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講述了個人、社會與世界間的複雜關係,在散文化的描述中喚醒感官,藉由語言的媒介重建對於一個地方的“感受價值”。從中我們能夠看到,人與各種地理環境之間複雜而多樣的情感聯絡。

閱讀段義孚:重建與生活之所的連線

《戀地情結》

作者:段義孚

譯者:志丞 劉蘇

版本:商務印書館

2019年11月

人與地理環境的情感聯絡之一是“愛”。在《戀地情結》中,段義孚以價值觀為基礎,重點論述了人類對於大自然的積極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過程,以及人類對自然的這種態度與價值觀的本質是如何形成的。作為一本常被地理學者及其他學科學者引用的正規化之作,這本書還向我們展示了一套分析人地關係的基本邏輯框架,可簡要概括為感知、態度、價值觀與世界觀。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都在作者個體經驗的分享中,變得具象而生動。

就“戀地情結”而言,它凝結了人類對物質環境的所有情感紐帶,從人對環境的審美體驗而生,核心要素是戀舊,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對於某地的忠誠感。但這種忠誠感需要建立在一個尺度相當的地域之上,指向龐大地域的戀地情結最終會淪為虛假,因為人們無法憑一己之力去認識它。

不過,段義孚也在書中指出,與之相悖的是,整個地球卻能喚起人們的戀地之情,因為就茫茫宇宙而言,地球也是那個尺度相當的“家園”。他預言說:“也許未來的情形是,人類的忠誠感會指向兩個極端——留在記憶最深處的家園和整個地球。”

閱讀段義孚:重建與生活之所的連線

《逃避主義》

作者:段義孚

譯者:周尚意 張春梅

版本: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

地理環境對於人而言並非總是可親可愛。歸根結底,正因為環境並不是“我”,所以“逃避”幾乎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選擇傾向。人們逃避自然,嚴酷的自然環境會引發人們對災害的恐懼;人們逃避文化,喧鬧的城市生活伴隨著來自現實世界的壓力,時常令人不堪重負;人們逃避混沌,所有不清晰的無頭緒都會催生困惑;最後,人們也逃避自身的動物本性,避而不談對自身某些特徵的羞恥與厭惡。

那麼,“逃避”就必然是消極的嗎?在段義孚看來,“逃避”本身也蘊含著創造,甚至可以說,人類古往今來所創造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化幾乎都是在逃避的過程中得以形成。宗教與哲學是對死亡的逃避,飲食禮儀與烹飪技法是對食不果腹的恐懼,就連愛情其實也是對性衝動的超越。在辯證的論述中,作者嘗試為我們展現逃避心理究竟如何影響了人與環境的關係,最終探討的是人的主體性問題。

閱讀段義孚:重建與生活之所的連線

《製造寵物:支配與感情》

作者:段義孚

譯者:趙世玲

版本:光啟書局|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8月

圍繞“寵物”的思考與地理學的研究傳統相關嗎?段義孚認為,如今人們致力於將林地、草原、沼澤改造成田地、鄉村與城市,看似是受到經濟、政治與科技等力量的推動,但地理學者和環保者都忽視了其中一點,即人們或許是為了尋求快樂才對自然不斷施加著強權。作者提出了“嬉戲性支配的心理學”概念,並且指出,恰恰是人們對權力與力量的特殊使用才製造了“寵物”。

人類為了滿足娛樂需求,於是有了園林中的噴泉和被修剪成繁複幾何形狀的盆栽。出於對掌控的痴迷,人類深諳馴養動物之道,將體型巨大的大象馴化為勞力的負重,又或者馬戲團中那個穿著短裙,用後腿站立的“玩偶”;除了馴化,人類還會透過選擇性繁殖以培養符合審美意趣的新物種,比如眼泡外突的金魚和雙耳耷拉著的京巴。

透過對這些案例的分析,段義孚認為:“地理學者的眼光太過僵死在經濟發展上。作為人文主義者,我們還應該看到,我們在玩弄自然、玩弄弱者——沒什麼特別的原因,只為了縱容內心的權力慾與控制慾的邪念。”

閱讀段義孚:重建與生活之所的連線

《Who Am I?》

作者:段義孚

版本:威斯康星大學出版社

2009年3月

這本《我是誰?》是段義孚對過往人生的一次系統梳理。該書的原稿成型於1999年,是段義孚在69歲那年寫下的自傳。

與多數人的生命軌跡不同,段義孚並非是從童年的“爐臺”逐漸走向成年後的“宇宙”。恰恰相反,由於外交官父親的工作性質,童年的段義孚就已經是位“世界公民”,輾轉於多所城市,甚至從未在一個地方住滿五年,直到成年之後才逐漸向內收縮,專注於構築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他逐漸形成了關於“地方”的感知,因而該書也是介紹“地方感”這一思想的專著。除此以外,讀者還能從這本書中窺見一位赤誠學者對於親密關係的內心獨白。

誠如該書的中文譯者劉蘇所言:“《我是誰?》的魅力在於,在平凡的事物與事件裡,去看見個體生命在不斷破碎與重建、踟躕與前行的過程裡呈現的意義與價值。”

閱讀段義孚:重建與生活之所的連線

《回家記》

作者:段義孚

譯者:志丞

版本: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3年1月

在離開故土63年後,2005年,75歲的段義孚受邀回國參加一場建築學會議。在完成一系列學術交流行程後,他也開啟了一場久違的“回家”之旅,這本書便是當時那段旅程的記錄。從長途飛行落地再見北京的第一印象,到重返南開(中學)校園牽動起的過往回憶,再到長江沿線的遊歷,段義孚描述了在不遠不近的位置觀望故土的印象,其中交織重現著東西方兩種文化在其人生中留下的痕跡。段義孚始終在尋找一個問題的答案——對於他這樣一位世界主義者而言,故土的歸屬感究竟意味著什麼。

那次旅程中,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教授朱阿興全程陪同。據其回憶,段義孚常常在景點遊覽中途就以身體不適為由回去休息,後來才發現,回房間後的他其實多數時間會坐在床沿寫東西,記錄下沿途的見聞與感受,行程過半時已經記了滿滿四大本筆記。這才有了我們如今看到的這本《回家記》。

撰文/申璐

編輯/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