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和袁世凱是篡位者嗎?清朝到底有篡位成功的大臣嗎?

很多人覺得這個問題不算嚴謹,清朝怎麼沒有人篡位,從外戚的角度,慈禧太后就是篡位,從權臣的角度,袁世凱也是篡位。

但是我覺得這兩人不能算正兒八經的篡位!

先說一下慈禧

慈禧太后和袁世凱是篡位者嗎?清朝到底有篡位成功的大臣嗎?

慈禧

篡位比較有爭議,因為慈禧是太后,

她沒有像武則天一樣建立一個新的王朝

,她只是以太后的身份“

垂簾聽政

”掌控大權,政令都是由皇帝的名義發出,所以慈禧不算是篡位。

其實這種想法也不能算錯,畢竟皇帝年幼,由太后掌權這個比較正常,也算符合規定。

皇帝年幼,一般有兩種方法:

一個是輔政大臣處理政務

一個就是太后處理政務

清朝前期的

康熙皇帝

繼位時,就是由四大輔政大臣鰲拜等人輔佐新君,本來

咸豐皇帝

死後,也是指定了

肅順

等大臣輔政,但是最後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奪取了大權。

如果慈禧太后能夠在兒子成年後,主動地放掉手中的權力,把皇權還給兒子,這樣還算符合禮法,可是慈禧太后不僅不願意還權,還

干涉朝政

可以說,慈禧太后在

同治皇帝

光緒皇帝

兩位期間,很多行為根本就是有篡位之實,雖然她

沒有稱帝

沒有改國號

,可是權力和武則天沒有什麼區別,所以慈禧也應該是篡權的外戚。

再說一下袁世凱。

慈禧太后和袁世凱是篡位者嗎?清朝到底有篡位成功的大臣嗎?

袁世凱本來是清朝的肱骨大臣,清朝末期,中興四大名臣相繼去世了三個,只剩下一個

張之洞

,也是已經年老,滿清貴族沒能挑大樑的。

慈禧太后不得不重用袁世凱等後起之秀的漢族

封疆大吏

,八國聯軍侵華以後,拱衛京師的

武衛軍

損失慘重,只有在山東剿匪的

新軍

沒有受到損失。

而新軍的領導就是袁世凱,慈禧太后從西安回來後,清政府唯一可以依靠的武裝力量就是袁世凱的新軍。

李鴻章死後,袁世凱接任

直隸總督

兼任北洋大臣,從此袁世凱一躍成為清朝舉足輕重的人物。袁世凱也知道,之所以自己受重用,不止是因為自己有能力,而是因為自己有一支

戰鬥力強的部隊

所以,袁世凱對新軍的控制很強,他利用自己的學生或者親信為

各級軍官

,還同他們建立姻親關係,並且給下層士兵灌輸一種忠誠的思想,當然不是對皇帝和大清忠誠,而是

對他自己忠誠

當上直隸總督的袁世凱積極在直隸推行新政,可以說袁世凱是傾向於

君主立憲制

的,在直隸推行新政上,袁世凱還是做出了一定貢獻的。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袁世凱又奏請設立練兵處,用來擴建新軍,慈禧太后雖然同意練兵,但是也怕袁世凱控制新軍。

於是,慈禧太后讓

袁世凱、奕匡、鐵良

一起訓練新軍,可是奕匡和袁世凱是一夥的,鐵良又沒有能力,新軍的實際控制和指揮權都在袁世凱。

三年後,袁世凱訓練了六鎮新軍,成為北洋軍閥的最初班底,後來雖然慈禧讓鐵良奪了袁世凱的一部分權力,但是袁世凱還是把實力最強的

二鎮

四鎮

留在了直隸總督旗下。

慈禧太后為了奪取袁世凱的

最後兵權

,讓袁世凱為軍機大臣和外務部尚書,這樣北洋二鎮和四鎮也脫離了袁世凱的管轄。

慈禧太后和袁世凱是篡位者嗎?清朝到底有篡位成功的大臣嗎?

鐵良出任陸軍部尚書後,對北洋軍

第一、第三、第五、第六鎮

進行整頓,安插了很多留學日本回來計程車官,但由於鐵良手下計程車官有限,沒有對四鎮進行大規模的換人,袁世凱對四鎮新軍

影響力仍然很大

至於戰鬥力最強的第二鎮和第四鎮,繼任直隸總督

的楊士驤

與袁世凱的私交很好,雖然名義上袁世凱沒有管轄權,但是北洋六鎮效忠袁世凱的人還很多。

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相繼去世,攝政王

載灃

當權,他本來想殺了袁世凱,為兄報仇,可是由於袁世凱對北洋軍的控制,攝政王載灃不敢殺了袁世凱,只是讓袁世凱

回家療養

袁世凱回到河南,整天釣魚打發時間,實際上他正在找尋機會出山。

1911年,

武昌起義

爆發,清政府讓

北洋六鎮

去鎮壓,可是滿族大臣

廕昌

根本指揮不動北洋軍,不得不請袁世凱出山。

袁世凱出山後,清政府把國家的大權都交給了袁世凱,攝政王載灃辭職回家。

袁世凱從訓練新軍時,就已經知道清朝撐不了幾年了,所以他一直把北洋軍當成自己的親軍培養,沒想到武昌起義,讓袁世凱得以東山再起!

最後,袁世凱利用革命的熱潮,

向清帝施壓

,逼迫清帝退位,中國進入民國時期,袁世凱則當選為大總統。

所以,有人認為袁世凱也算是篡位成功的權臣。

但是我覺得袁世凱也不能算篡位,理由很簡單,袁世凱並不是和

司馬昭

一樣的權臣,他只是在一種特定的歷史環境下逼迫了清帝退位,而他自己沒有登上皇位。

慈禧太后和袁世凱是篡位者嗎?清朝到底有篡位成功的大臣嗎?

清帝退位後,當時袁世凱是同意成立了中華民國,屬於一種體制的進步,但是後來袁世凱又開了歷史的倒車,想要稱帝,這時候清朝已經滅亡了,所以袁世凱的稱帝也不能算篡了清朝的位。

當然,袁世凱稱帝註定不能成功,最後面臨全國人民的討伐,

取消帝制

,抑鬱而終。

我國曆史上有名的篡位者有哪些呢?

王莽篡漢

:主角為王莽和劉嬰,西漢滅亡,新朝建立。

曹丕篡漢

:主角為曹丕和劉協,東漢滅亡,曹魏建立。

司馬炎篡魏

:主角為司馬炎和曹奐,曹魏滅亡,西晉建立。

劉裕篡晉

:主角為劉裕和司馬德文,東晉滅亡,南朝宋建立。

蕭道成篡宋

:主角為蕭道成和劉準,南朝宋滅亡,南朝齊建立。

蕭衍篡齊

:主角為蕭衍和蕭寶融,南朝齊滅亡,南朝梁建立。

高洋篡東魏

:主角為高洋和元善見,東魏滅亡,北齊建立。

宇文覺篡西魏

:主角為宇文覺和元廓,西魏滅亡,北周建立。

陳霸先篡梁

:主角為陳霸先和蕭方智,南朝梁滅亡,南朝陳建立。

楊堅篡北周

:主角為楊堅和宇文闡,北周滅亡,隋朝建立。

李淵篡隋

:主角為李淵和楊侑,隋朝滅亡,唐朝建立。

武周革命

:主角為武曌和李旦,唐朝被武周所取代。

神龍政變

:主角為李顯和武曌,武周滅亡,李顯復位,唐朝復國。

朱全忠篡唐

:主角為朱溫和李柷,唐朝滅亡,後梁建立。

趙匡胤篡後周

:主角為趙匡胤和柴宗訓,後周滅亡,北宋建立。

慈禧太后和袁世凱是篡位者嗎?清朝到底有篡位成功的大臣嗎?

這樣的才稱為篡位者,當然明朝的

朱棣

雖然是朱元璋的兒子,但是理論上朱棣也是篡位者,篡奪了

建文帝

的皇位,只是沒有改國號而已。

所以清朝沒有真正的篡位者,清朝最有可能篡位成功的是多爾袞,因為多爾袞當時是大權在握的

皇父攝政王

,皇帝的

玉璽

都搬到自己府裡了,所用的排場和儀仗都和皇帝差不多了,見了皇帝都不用行禮,自己下了命令就是詔書。

不過可惜的是多爾袞騎馬摔傷,很快就死了,不然真的很有可能篡位

順治帝

,成為類似於朱棣的皇帝。

那麼,清朝為什麼近三百年的歷史,沒有出現權臣篡位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大家仔細翻看歷史,

宋朝

以後,就沒有出現過權臣篡位的情況。

之所以會這樣,主要還是因為宋朝之前有太多的

權臣和大將篡位

,皇帝已經變聰明瞭,把權力牢牢地抓在了自己手裡,很難出現權臣篡位。

一般出現權臣篡位,必須滿足兩個條件:

慈禧太后和袁世凱是篡位者嗎?清朝到底有篡位成功的大臣嗎?

第一權臣必須有兵權

因為沒有兵權你怎麼篡位,看看篡位成功的那些人,無論是

趙匡胤

還是

司馬昭

,都是有兵權的。

而從宋朝開始,兵權就是個很重要的東西,一般都是皇帝控制,別人休想染指。

就拿清朝為例吧!

清朝前期的兵權在

八旗旗主

,所以當時八旗旗主有很大的權力,可以決定皇位的歸屬問題。清朝入關後,八旗旗主的權力被削弱和解除,八旗兵都駐防在

全國各地

這樣八旗旗主也不可能調集八旗兵威脅皇帝了,同時清朝前期還設立了

綠營兵

,綠營兵在康熙皇帝時期很有戰鬥力,綠營兵就是漢族人組建的部隊,每個省都有綠營兵。

一個省的綠營兵最高將領是

提督

,綠營兵分散在全省各地,哪裡有戰事,朝廷抽調各地的綠營兵,然後皇帝派遣大臣統領前去作戰。

為了防止提督造反,清朝採用的是“

以文制武

”,提督要受

總督或者巡撫

節制,並且提督沒有調兵權,只有統兵權,調兵權歸朝廷,歸根結底歸皇帝。

清朝的兵部只是負責管理士兵的行政,沒有調兵權,遇到戰事,由

軍機處

商議,呈報皇帝,讓皇帝選擇統兵將帥調兵,清朝的

軍機處

權力很大,很多情況都是越過六部直接下令。

慈禧太后和袁世凱是篡位者嗎?清朝到底有篡位成功的大臣嗎?

地方的提督要想造反根本不可能,因為提督要受總督或者巡撫節制,還沒有

調兵權

,自己的親兵也沒有多少,同時綠營兵還受

八旗兵監督

,所以總督和巡撫也不敢造反。

而京師地區的兵力,主要由

九門提督

掌控,九門提督負責京城九門的防務,都是皇帝的親信擔任。即使九門提督有異心,還有皇宮的

領侍衛內大臣

帶領皇宮侍衛,可以依靠高大的城牆抵擋很長時間,等待援軍的到來。

總之,清朝的兵權在皇帝一人手中,任何人不可能隨便調兵,大臣沒有兵權,

造反和篡位

基本上不可能。

第二,皇帝必須年幼,權臣才可能篡位。

其實歷史上的篡位,基本上都是因為皇帝年幼,權臣才敢篡位,皇帝是成年人,基本上沒有人敢篡位。

而清朝也出現過皇帝年幼的情況,比如康熙皇帝年幼繼位,由四大輔政大臣

鰲拜

等人輔佐他。

當時的情況是雖然鰲拜強勢,但是其他的索尼等人還可以制約他,並且

孝莊太后

也有一定的權威,康熙皇帝最終還是拿下了鰲拜,避免了權臣篡位。

後來

咸豐皇帝

駕崩,同治皇帝也是年幼,指定了

肅順

輔佐,肅順也差點成為權臣,可是慈禧太后發動政變,處死了肅順,權力從權臣轉移到慈禧手中,慈禧太后掌權,她是

皇帝的妃子

,並不能篡位,只能篡權。

清朝末期的三帝都是年幼繼位,權力都在慈禧太后,權臣根本不可能出現,所以清朝很少具備出現權臣的情況。

唯一一次就是

多爾袞

當政時期,順治帝年幼,前面已經說了,多爾袞英年早逝,篡位失敗。

慈禧太后和袁世凱是篡位者嗎?清朝到底有篡位成功的大臣嗎?

所以,清朝皇帝也有年幼的時候,具備權臣篡位的條件,但是由於一些特殊的情況,導致清朝沒有出現權臣篡位。

第三,重文輕武的思想和忠君的思想影響。

自從宋朝以來,每個朝代都是

重文輕武

的,武將根本沒有權力,所以皇帝把武將造反的可能性掐死了。

至於文臣雖然可能掌握權力,但是沒有兵權也不敢造反,再說文臣的

忠君思想

嚴重,根本不會做篡位這樣的事情。

但是清朝還是出現了一次文臣可以造反的機會,那就是

曾國藩

,當年曾國藩攻克太平天國的首都後,弟弟曾經勸曾國藩直接反清。

曾國藩權衡利弊,還是覺得做個忠臣最好,多年的儒家思想讓曾國藩不想做個

亂臣賊子

慈禧太后和袁世凱是篡位者嗎?清朝到底有篡位成功的大臣嗎?

小結:從宋朝太祖開始,皇帝的重文輕武思想嚴重,為了防止武將造反,武將被打壓得差不多了,而文臣有地位沒有

兵權

,基本上不會出現威脅皇權的人物。

所以,宋朝以後幾乎沒有權臣篡位的情況發生,就像明朝,不論

太監和內閣

怎麼鬥,權力都是在皇帝手中,所以防止武將和權臣篡位,最好的方法就是體制和法度。

清朝雖然出現了多爾袞這樣的權臣,那是因為處於清朝前期,清朝還是

八旗旗主

掌握兵權,多爾袞是兩白旗旗主,所以有底氣成為權臣,如果放到清朝中期,朝廷體制形成,是很難出現權臣的。

再加上清朝末期皇帝年幼,出現了慈禧這樣的大boss,權臣篡位更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