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皇室為何選擇和平退位, 而不是繼續負隅頑抗? 主要是因皇族內訌

1912年,對於中國來說這注定是一個可以永載史冊的日子,就在這一年,中國結束了近2400年的封建歷史,走向了民主共和時代。2月12日,宣統帝溥儀頒佈退位詔書,詔書中說道:

“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

清朝同意頒佈退位詔書,也就意味著清廷完全接受了袁世凱和南方民軍所提出的建立共和政府的主張。隨著清帝退位詔書的頒佈,中華民國正式取代清朝,成為中國唯一之合法政府。

此時,很多人或許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隆裕、載灃、奕勖等清朝上層統治階級,他們為何會心甘情願的將清朝276年的基業拱手讓於他人,這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是什麼原因讓清朝統治者如此輕鬆的就將手中的權力交給民國政府呢?

清皇室為何選擇和平退位, 而不是繼續負隅頑抗? 主要是因皇族內訌

左起:瑾妃、德齡、慈禧、容齡、容齡之母、隆裕皇后

首先,個人認為清朝統治者之所以答應和平交權,而不是繼續負隅頑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清政府已經失去了對於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掌控,就算是清朝的龍興之地“東三省”,清廷此時亦也無法繼續控制,可以說此時清朝早已失去地方的支援。同時,清廷不但失去對於地方的控制,還失去了對軍隊的控制,此時的清廷已經沒有任何的可戰之兵可供調動,北洋六鎮被袁世凱和其親信所掌控,地方新軍更是早已淪落為地方實權派的“私兵”。

1912年1月25日至26日,這二日發生的事情,更是佐證了清廷已經徹底失去了對於軍隊的掌控。25日,湖廣總督段祺瑞向清朝內閣發去《為感懿旨公決政體及各將領來言請戰事》的電報,在電報中,段祺瑞這樣說道:

“邇來各將領不時來言人民進步非共和不可,……昨聞恭王、澤公阻撓共和,多憤憤不平,要求代表各路統將亦來聯銜,壓制則立即暴動,敷衍亦必全潰”

,就是近來我節制的新軍將領都在說中國要想強大就一定得實行共和,在昨天他們聽聞恭親王溥偉、鎮國公載澤等意欲出手阻擾共和的推行,那是十分的憤怒,此時我如果去壓制他們的言論,恐怕就會引起新軍暴動,反之我不壓制,更是可能引起更大的動盪。

清皇室為何選擇和平退位, 而不是繼續負隅頑抗? 主要是因皇族內訌

清朝新軍

段祺瑞這份電報的言外之意,其實很明顯,那就是如果清廷不同意推行共和,我轄下的湖廣新軍就會發生兵變,到那時候,湖南、湖北就會脫離清朝的統治,甚至與南方革命軍結盟,一起聯合進攻清朝,如此真等到那時,後果可就不是清朝皇室所能承受的了。

26日,段祺瑞見清廷還是有點無動於衷,於是就直接聯合薑桂題、張勳等46位新軍將領,聯名致電內閣:

“懇請渙汗大號,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

,這份聯名電報的發出,對於清廷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47位地方實權派的聯合“兵諫”,就等於是赤裸裸的告訴清廷:“你已經失去了對於軍隊的控制,如果你還不答應退位,並實行共和,我們就只有起兵造反了,後果如何,你們掂量著辦吧”。

如此,一個眾叛親離,又無兵無權的清朝,隆裕等清朝上層統治階級,他們又拿什麼跟袁世凱、南方革命軍鬥呢?如果清廷繼續負隅頑抗下去,一旦袁世凱真正與南方革命軍聯合起來對抗清朝,清朝皇族的結局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清皇室為何選擇和平退位, 而不是繼續負隅頑抗? 主要是因皇族內訌

段祺瑞畫像

當然,在1911年,清朝的局勢並沒有如此糟糕,那時清朝地方還未完全脫離清廷的控制,北洋六鎮這支精銳的中央軍也還在清廷的手中,因此局勢遠沒有1912年那樣的糜爛。那為何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清朝的局勢會變得如此的糟糕,

究其原因就在於皇族內訌。

晚清,因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再加上滿清八旗的無能,清廷被迫將財政權、軍事權、用人權下放給地方督撫,如此督撫的權力日益顯赫,而在當時,地方督撫多為漢臣,因此致使被壓制百年的漢人勢力開始重新崛起,此時如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等漢臣開始掌控清朝地方大權,成為顯赫一時的權臣。

因此,因漢族官員權力的日益顯赫,對於漢人的看法,清末的皇族逐漸分為兩個派系,一個是主張“以漢保滿”,即在保證皇族利益的前提下,用高官厚祿去拉攏漢人,讓漢人替滿人治天下。另一個則是主張“揚滿抑漢”,即限制對於漢人官員的任用,加強皇族的權力,藉此削弱清廷對於漢人的依賴。

初期,以攝政王載灃、肅親王耆善、鎮國公載澤為首的“揚滿抑漢”派系掌權,因此袁世凱等漢臣皆被抑制,或明升暗降,或藉口貶黜,總之清朝的大權是逐漸被滿人重新掌控。在當時若不是出現武昌起義,漢人的勢力還真的有可能被排擠出最高權力中心,只是隨著武昌起義的爆發,再加上“揚滿抑漢”派系頭目攝政王載灃的下臺,以慶親王奕劻為首“以漢保滿”派系開始得勢,如此袁世凱等漢臣又再次被起用。

清皇室為何選擇和平退位, 而不是繼續負隅頑抗? 主要是因皇族內訌

太平天國運動

實際上,清朝最高權力旁落於袁世凱的原因,

就是因攝政王載灃與慶親王奕劻之間的爭權奪利

。當時若清朝皇族之間能夠團結一心,一致對外的話,袁世凱斷然不會再有掌權的機會,只是可惜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爭鬥,即使是同族之間亦不例外,清朝皇族為了各自的利益,是絲毫不把國家的利益放在心上。

而當時隆裕之所以會那麼輕易的就答應簽訂退位詔書,

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皇族之間的內訌。因皇族之間為了爭權奪利,互相攻伐,致使隆裕失去了最後的倚仗,在內無內援,外無外援的情況下,隆裕與溥儀這對孤兒寡母,他們除了投降還能做什麼呢?

1911年12月,袁世凱遭遇襲擊的時候,隆裕太后曾為此召集清朝皇族召開一次御前會議,希望他們能給出到底是戰,還是和,而這些皇族居然無一例外都選擇了“和”,而不是戰。此後,隨著堅決主戰的宗社黨領袖良弼的被炸身亡,一部分皇族中人更是紛紛出逃,前往上海、天津的租界避難。再之後,隆裕召開的討論清朝該何去何從的會議,諸王公是“亦有鮮至者”,此時他們是連來都不敢來了。

清皇室為何選擇和平退位, 而不是繼續負隅頑抗? 主要是因皇族內訌

武昌起義

與此同時,清朝皇族不但不給予隆裕相關的建議,且連隆裕希望他們出錢去幫助清朝平定叛亂,“所存款項,分別提回,接濟軍用”的請求,他們都是置若罔聞。要知道,當時隆裕太后只是求他們將自家的錢財暫時借給清廷平叛,一旦叛亂平定,她就會全部歸還。可是就連這樣的請求,那些皇族都是裝聾作啞,不為所動,據《惲毓鼎澄齋日記》所載:

“奕劻近捐銀五萬,載澤捐五千金,以行賄所得不能兌現之大清銀行期票抵之”

,奕劻這位在國外存有百萬銀兩的親王居然就只捐出五萬兩,而且還是不能兌換的銀票,這是何等的可笑。

當然,就連隆裕這位最高決策者亦也是如此,她也沒有將國家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上,而是始終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高。比如,當年恭親王溥偉曾請求隆裕利用內庫錢財去讓馮國璋鎮壓起義,可隆裕並不答應,因為她認為

“勝了固然好,要是敗了,連優待條件都沒有”,

想想看,這是何等的好笑,在國家都快滅亡的情況下,隆裕為了自己的利益,居然不敢與想要滅掉自己國家的敵人打一戰,這樣的清朝焉能不亡。

如此,連皇族這些清朝真正的擁有者都不願意去拯救自己的國家,你還希望其他人去救嗎?也正是因為清朝皇室的碌碌無為,甚至是出賣自家天下的舉動,終讓一些曾經還忠於清朝的官員們徹底寒了心。要知道,當時包括資政院等一些清朝重要部門依然還是支援清廷的,1912年1月5日,資政院還曾為清朝對南方革命軍到底是戰是和舉行過談話會,此時大部分議員認為革命軍行為無常,

“決意請將停戰媾和等約即行取消,速為開戰,孤注一擲,毋再著議讓步”

,他們認為根本無需再談,也無需再去討論協議的內容該當如何,只需孤注一擲與南方軍開戰即可。

清皇室為何選擇和平退位, 而不是繼續負隅頑抗? 主要是因皇族內訌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割據狀態

可就算忠於清朝的官員如此的有膽魄,有決心,但他們畢竟不是決策者,真正能夠決定清朝是戰是和的,是那些清朝皇族。可這些清朝皇族,卻個個都沒有資政院那些官員們的膽魄,每當隆裕召集他們討論該如何面對這局面時,他們只會是

“群臣列坐二三刻鐘之久,惟彼此閒談,不提及國事”。

如此這些皇族的做法,自然是讓那些忠於清朝官員寒了心,他們紛紛或逃或隱,徹底脫離清朝,

“凡從前所百計鑽營而惟恐不得者,或掛冠歸隱,或告病乞休,或缺未開人已先行,或缺已補而人終不到,甚至一缺而更易數人,一人而替兼數缺,非但京師部院十缺九空,即外省行政官亦決然舍之”

,這時清朝京師六部皆是十去九空,地方府衙亦也不例外,各個行政機構徹底陷入癱瘓,整個清朝的運作陷入了徹底的癱瘓。

正如《惲毓鼎澄齋日記》中所說:

“皇家自願亡國,真中國三千年歷史未有之奇,列祖列宗乃生此等子孫,豈非氣數”

,清朝會滅亡,縱容有千萬種理由,但主要的原因還是清朝皇族自己的咎由自取,若不是他們之間作死,清朝斷然不會如此輕鬆的就被他人所奪。只得說,這真的是清朝氣數已盡,非人力所能挽回的。

清皇室為何選擇和平退位, 而不是繼續負隅頑抗? 主要是因皇族內訌

清朝皇族

當然,清朝會主動退位,還要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袁世凱提供的退位條件的確是很優厚。首先,袁世凱答應清皇室,只要溥儀退位,不但他的皇帝尊號不變,中華民國能以待各外國君主之禮相待,同時

“清王公世爵,概仍其舊”,

清朝所冊封的爵位,民國也一概承認,依舊可以世襲罔替。此外,溥儀退位後,民國還會每年給予他歲用四百萬兩,其以前宮內所用各項執事人員,可照常留用。想想看,單憑以上這數條優待條件,就是歷朝歷代亡國之君都從未享受過的待遇,可以保留皇帝尊號,每年又有數百萬銀兩可用,其他的王爺亦可保留爵位,試問這樣的待遇,對於已接近亡國的清朝皇族來說,他們哪有不接受的道理呢?

如此,正是基於以上幾點原因,最終促使隆裕答應頒佈退位詔書,將清朝對於天下的統治權交由民國,袁世凱也因此得以順利的從清廷手中接過中國的統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