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什麼要罷孔孟,刪《孟子》?

前言

自秦朝一統,封建制度背景下的君主制度誕生,應運而生就是世官制,貴族階級限制皇權也就成為習慣,哪怕後續的察舉制度藉此想來撼動世家大族的門閥制度,也在千年沉浮中忽閃忽現。隨著隋朝開創科舉制度,從而想進一步引進底層來限制世家門閥,提高專制權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宋朝喊出與士大夫共天下,在排除門閥之後,打破階級固層,從而士族發展壯大,取代當初門閥的位置。站在皇權的層次來說,士族就是專制的絆腳石。

這個時候就會需要一個統領人物。孔子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一直在歷史 上享有盛譽的人物。但是孔子的思想過於清高,談到仁義。

就相當於這裡有人做壞事,需要人管,但是沒有說是誰可以管的問題

。但是孟子不同,他又屬於自己進一步的“民本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無疑就是給皇權一個重擊,與提倡的

君權神授

相違,給予了北宋士族一個良藥。

於是在韓愈的倡導下,王安石的尊崇下,孟子第一次進入了孔廟

,整個宋朝一改漢唐的周公孔子者,而變為孔孟者。孟子由此進入每個書生的心中延續百年。

朱元璋為什麼要罷孔孟,刪《孟子》?

朱元璋的眼光

但是在開局一個討飯碗的朱元璋面前,所有書生仁義還不如一斤大米來的實際。這些書生不受王權的更替而改變,昨為宋,今為元,後為明,下一個不知道會是哪個,這種

唱著靠半部《論語》治天下

的荒唐理論怎麼可以存在。他越想越氣,想起了自己剛登基那個初年,自己讓孔子嫡系後裔“衍聖公”孔克堅入朝面見自己,竟然稱病不來。這完全是對自己的不重視。本來心裡就有芥蒂,便先後取消孔子後裔的官職,隨後又下令禁止天下人祭拜孔子。

朱元璋為什麼要罷孔孟,刪《孟子》?

但是孔子在眾人心中的地位那是延續千年的,何況在無數的讀書人心中。停止孔子,就相當於停止了自己的命運一般,沒了四書五經談什麼功名,在眾大臣的反對之下,迫於無奈的朱元璋又下令恢復祭拜。但是自己內心的想法沒變。洪武五年的某個時辰,朱元璋閒來無事翻書,翻到《孟子》的時候,他再次露出了兇光。

罷孟

朱元璋覺得孟子的理論就是給後續的人提供造反的基礎。自己上位就是奪權,自己這樣做,肯定是不希望後繼的人這樣做。就像誰先發財了,還會告訴所有人發財的手段?然後讓別人跟自己一樣有錢?甚至踏著自己而變得更有錢。封建君主制度的最高制度就是專制,無人可限制的皇權,而不是今日有個門閥貴族,後日來了一個士族。讀著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就是說著

君臣之間是有平等關係的,你對我好,我就順著你;你對我不好,我就不要你。

朱元璋為什麼要罷孔孟,刪《孟子》?

朱元璋可以接受這樣的理論嗎?答案是很否定的。一個長時間身居高位的人還指望一直坐著,一個從底層爬上去的,會不指望自己的王朝傳承千年,歷久彌新?立刻召見文臣,宣佈即日起“

罷免孟子配享孔廟”

將孟子的牌位撤出孔廟,

這是第二齣。

大臣紛紛反對,往大了說這是

中原王朝的根本,一個與周邊四夷區別的標誌;

往小了說,

這是書生的根本,總不能對著一紙空文談著道理,書生各立門戶何來的團結一說。朱元璋可不信邪,自是以“大不敬”罪處死反對者。

朱元璋為什麼要罷孔孟,刪《孟子》?

於是天下書生安靜了,但是總得有幾個代表。刑部尚書錢唐站了出來,這是一個歷史性的任務,士族的繁榮有者維繫於自己一身,甚至牽扯到天下百姓的利益,至少不會成為集權的工具。朱元璋一聽錢唐為這事而來,命令金吾衛將他在殿前活活射死。但是這種級別的官員,金吾衛心裡也懂皇上的意思,威懾為主。

金吾衛便在錢唐肩臂之上各射兩箭,鮮血直流的情況下錢唐楞往裡闖。自是闡明厲害,天下初定,經不起波動,儒家學說深入每個百姓的根骨,一旦沒了將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加上欽天監上報的熒行於惑,就是說皇上作了觸犯天的事情,

朱元璋的皇權思想靠天,自然不敢得罪,加上自己看到了自己命令的影響,便把孟子搬回了孔廟,但是心裡還在較著勁,既然如此那就換個形式,讓天下人讀的書都是我讓他們讀的,這樣教出來來的也是我的人。

刪減《孟子》

朱元璋開始造勢。他需要一個萬世穩固的朱氏大明,就需要皇權足夠的大,達到專制的頂峰,無人可反抗,可以詆譭,甚至接觸。哪怕在對於元朝的檄文《諭齊魯河洛燕薊秦晉民人檄》中也有這樣一段話:“

自古帝王臨御天下,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治天下者也。自宋祚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國,四海內外罔不臣服。此豈人力,實乃天授。

”詮釋著四個字

君權神授

。元朝為啥可以入主中原,傳承中原正統,就是上天賜予的。所以自己為啥可以登上皇位,也是上天賜予的,這是君主集權提出來之後,一直想貫徹的措施。孟子動不了,但是《孟子》可以動。

朱元璋為什麼要罷孔孟,刪《孟子》?

但是《孟子》作為畢竟作為四書中的一本,科舉考試必修科目,隨意改變似乎不合情理。於是便讓劉三吾主持刪減,將自己看著不順眼都刪除了,

編了一本《孟子節文》替代《孟子》

,其中共砍掉孟子原文85條,只剩下100多條,又專門規定,科舉考試不得以被刪的條文命題。

朱元璋為什麼要罷孔孟,刪《孟子》?

其實

朱元璋把歷代君主最想做的事情,做的最直接

。歷代皇權就是人民的對立面,皇上要想好過一些,百姓就得苦一些。甚至朱元璋有著自己的一套“恩德論”:自

己開創太平,讓天下人不再互相爭鬥,不再死人,自己就是英雄,就是王者;而且自己擁有天下土地,養著天下人,這些人就應該聽自己話,對自己感恩戴德,哪怕就是餓死,也不可以造反。

其實這些在整個封建王朝的思想裡屢見不鮮,皇權既然要獨一無二,必然前面所有的東西都會成為阻礙,絆腳石,更何況一個從底層走來,經歷的都是生死江湖,無經義洗禮,本來歸屬感就不強,加上自己的理論對於孔孟的認同感比較低,但是朱棣不同,他所需要的東西《孟子》都有,畢竟自己得位按照常理,算篡位,但是按照《孟子》就是有德者居之,所以朱棣上位之後就恢復了《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