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晚年誰更幸福?

一直以來,在老人帶孫子這個話題上都有很大的爭議。

有人認為老人養大了兒女,已經盡完了自己的義務和責任,是時候該享享清福,過過屬於自己的生活了。

有人卻覺得,如今的年輕人不容易,揹負房貸、車貸和養娃的壓力,如果父母不能幫忙帶孩子,夫妻中勢必要有一人犧牲自己來帶娃,一下子又加重家庭的負擔,還不利於夫妻之間保持相同的步伐,造成婚姻的不穩定。

站在兩個角度的人,各有各的道理。可是幫著兒女帶娃,就一定能如意嗎?不帶孫子,兒女就不願意照顧老人的晚年嗎?

幫忙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誰的晚年會更幸福一些呢?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晚年誰更幸福?

66歲的王奶奶剛剛做完一個手術,在醫院輪流陪護的老伴和兒媳婦。最初,同病房的人都以為是她的女兒,後來熟悉了一聊天才知道弄錯了。

但王奶奶卻說“兒媳婦其實和女兒也沒什麼區別”,對她來說確實如此,她做完手術不能下床,兒媳床前伺候,端屎端尿也沒抱怨過。

趁著兒媳出去的空檔,大家都向王奶奶討教經驗,她卻說都是幫兒子兒媳帶孩子換來的因果。

病房裡另一位李奶奶不服氣,她說她也幫忙帶孫子了,可是她住院半個月,兒媳只在第二天匆匆看過一面,便藉口說工作忙,再也沒來探望過。

聽到李奶奶的話,王奶奶笑了。經她的解說,才明白同樣帶孫子,兩位老人的遭遇有什麼不同。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晚年誰更幸福?

王奶奶家在兒媳生孩子前,早早就做了準備。但她也留了心,在買東西前都和兒媳商量,買什麼樣的,買多少,以兒媳的意見為主,當然也加上過來人的建議。

如果遇到兒媳休息的時候,她會主動約上她一起逛街,給未來的孫子添置衣物。

孫子生下來以後,兒媳的奶水不足,覺得對不住孩子。王奶奶說有什麼好內疚的,不行就加奶粉嘛,別人家的孩子不都是這樣養大的。

聽了王奶奶的話,兒媳很是感激,畢竟不是所有的婆婆都如此通情達理的。

並且,兒媳懷孕後,王奶奶就去社群辦的培訓班學習月嫂知識。在整個坐月子期間,無論是飲食還是照顧孫子,王奶奶做得都很讓兒媳滿意。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晚年誰更幸福?

看著婆婆這樣盡心盡力地照顧自己和孩子,兒媳很是感動。

而公婆不單單是照顧月子出力,公公還經常提醒她老公多學習如何帶孩子,尤其是晚上給寶寶餵奶粉的事,男人一定要多操心。

休完產假後,雖然還是公婆在幫忙帶孩子,但是每到下班後和週末,兒子兒媳都會給王奶奶老兩口放假,讓他們也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生活。

一些家庭因為有了寶寶鬧得天翻地覆,王奶奶卻因為帶了孫子,拉近了和兒媳的關係。她生病時,孫子已上小學,老兩口也早已搬離了兒子家。

可是兒媳把孩子交給老公,下班後主動去照顧婆婆,她說都是女性照顧更方便一些,只讓公公白天守著。

看著王奶奶一家其樂融融,李奶奶越看越覺得委屈。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晚年誰更幸福?

李奶奶其實也幫忙帶了孫子的,可是如今她和兒媳的關係一團糟糕。

兒媳生孩子時要剖宮產,她嘮叨半天說哪個女人不會生孩子,非要劃這一刀,既對孩子不好又花錢多,身體還恢復得慢。

月子期間,她辛辛苦苦煲湯給兒媳催奶,她卻嫌棄湯裡漂著油花看上去太油膩。

兒媳奶水不足,寶寶要吃奶粉,夜裡時讓兒子去衝,李奶奶就會很生氣。因為兒子白天要工作,晚上再休息不好,這樣太辛苦了。

李奶奶想不通,兒媳不懂得心疼兒子,還那麼嬌氣,她終日在兒子面前抱怨。

可坐月子還沒過半個月,兒媳便打電話讓孃家媽過來伺候。李奶奶心想這樣也好,便收拾東西回了自己家。親家一直伺候孫子過百天才離開,李奶奶這才又去了。

可是兒媳不是嫌棄她這裡做得不好,就是說她那裡不對。李奶奶一生氣,索性就摞下了話,讓他們自己去帶。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晚年誰更幸福?

然而兒媳真正辭職在家裡全職帶孩子了,李奶奶又嫌棄兒子工作太辛苦,負擔太重,埋怨兒媳不懂事,不知道為長遠打算。

因為這事,她和兒媳鬧得不可開交,她只覺得自己怎麼這樣倒黴,有了這麼一個兒媳婦。可兒媳更絕,當著兒子的面說她不帶孫子,以後也不會照顧她。

這不,李奶奶住進了醫院,兒子在這裡照顧她不能正常上班,工資肯定會少拿,再者畢竟是男人,有時候也沒那麼方便。

可是她說了幾次,兒子都沒有回她的話,兒媳也沒有再來。

李奶奶心裡拗不過來,覺得兒媳人品太差,但她卻從來沒有反省過,走到這一步,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晚年誰更幸福?

其實,老人到底要不要帶孩子,這個問題並不是重點。

不帶孩子是老人的本分,幫忙帶也是出於情分。當兒女的不能因為老人不給帶孩子就拒絕贍養,更不能以此威脅老人必須給帶孩子。

但是如今的年輕人壓力大也是現實,如果年輕人不得不辭職帶孩子,肯定會加重伴侶的負擔。父母若是有能力幫扶一把,儘可能幫兒女度過這個難關。

當然,老人帶孩子也不是

全部接手,兒女什麼都不用管。當兒女的要明白孩子是自己的,責任也要自己來扛,不能什麼事都讓老人操心。

雙方都多站對方角度考慮一些,不要只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公婆也不能只是苛責兒媳,袒護兒子。遇事多溝通,多交流,這樣才能建立和諧家庭。

大家相處融洽了,感情到位了,老人的晚年又怎麼可能不會幸福呢?

帶孫子和不帶孫子的老人,晚年誰更幸福?

END。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11樓的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