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生活的那個年代,江南什麼樣

文徵明生活的那個年代,江南什麼樣

記憶中的梅雨季節總是“細雨還晴晴又雨”,好像時光都溼潤在了霏霏細雨裡。今年卻大不相同。入梅以來雨水真多,不是雨聲瀝瀝,就是疾雨如注。難怪李易安寫有佳句:“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塵緣如夢,一代金粉江山的豪邁、一段桃花扇底佳人的芳華、一縷牡丹亭裡才子的餘韻,統統消散進前朝的闌珊。未曾消散的,雨中風中花中透露出的江南韻致。逝水流年裡,最憶江南。

說起江南,文徵明是一個黃鐘大呂般的偉大名字。莎士比亞在《第十二夜》中寫道:“不要害怕偉大,有人生來偉大;有人成就偉業,有人則被天降大任。”文徵明既是舊時江南文化之巔峰,又是舊時江南風流之楷模。時光蹉跎,550年來有關文徵明的著作文章,林林總總,卷帙浩繁;有關文徵明的光風霽月,士林早有定論,無俟餘之贅述也。

文徵明生活的那個年代,江南什麼樣

常熟縣思鄭鄉重建真武祠記 (明)顧鼎臣撰、文徵明書 清拓本

董其昌將中國畫分為“南北”兩宗,而視“南宗”為“文人畫”,更推崇文徵明為“南宗”嫡傳一脈。錢鍾書先生也指出:“中國畫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最主要流派是‘南宗文人畫’。”竊以為,書畫之道,貴在學養。唐張懷瓘《書議》曰:“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見其志,覽之即瞭然。”這亦是文人畫之堂奧。文徵明筆墨之間充盈學問文章之氣。

文徵明詩與畫合,情與心契,優遊不迫。點滴生活皆對映內心觀照,融自我入大化之中,復歸於璞,意精妙,象精妙,道法精妙。其畫作超軼絕塵,靈襟卓犖,生動得不得了,清醇得不得了,從容得不得了。觀之歆慕得恨不與之同時。文徵明書畫並進。初學黃山谷,又擅多體,博涉廣採,汲取眾家精華。書負時望,師心宋代書法“書卷氣”,尤以小楷行草為佳妙。其書法韶秀閒逸,安靜洗練。觀之如入曲澗疏林,初感清峭深馨,尋幽探驪,終見奇卉名葩,方覺格澹意雋。

文徵明生活的那個年代,江南什麼樣

甫田集三十六卷 (明)文徵明撰 明刻清文然重修本

文徵明生活的那個年代,江南這片區域,是繁華之所在。來自歐洲的商人紛至沓來,帶來向日葵、馬鈴薯、花生、玉米等今日國人熟知的農作物,帶走絲綢、瓷器、香料等當年世界上的“硬通貨”。海外貿易肇興,繼而鼎盛,催生了中外史學界公認的“銀線”。蘇州即是“銀線”的重要節點之一。來自日本、美洲的大量白銀由歐洲商人用作貨幣,源源不斷地湧入江南,每年大致在400萬兩至900萬兩之巨。洶湧而至的白銀極大地刺激了江南的生產和消費,從而促成了明代中期江南經濟的大繁榮。

彼時江南,社會承平,文化膏腴。張岱在《陶庵夢憶》描寫:“偶至蘇州,見士女傾城而出,畢集於葑門外之荷花宕……宕中以大船為經,小船為緯,遊冶子弟,輕舟鼓吹,往來如梭。舟中麗人,皆倩妝淡服,摩肩簇舄,汗透重紗……”已可窺見舊時蘇州文化淵藪昌明之盛況。

文徵明及其家族雖不富庶,卻也不必為生計奔波。更挾其在學林藝苑之威望,執掌江南文壇數十年,引領當時文化藝術及審美時尚。《明史》記載:“四方乞詩文書畫者,接踵於道,而富貴人不易得片楮,尤不肯與王府及中人……周、徽諸王以寶玩為贈,不啟封而還之。外國使者道吳門,望裡肅拜,以不獲見為恨。”時至今日,世人依然首推江南為風雅之代名詞,文徵明厥功至偉。

文徵明生活的那個年代,江南什麼樣

文徵明生活的那個年代,江南什麼樣

長洲文氏族譜續集一卷 (清)文含撰 民國十二年(1923)刻本

以全球史的視野觀照文徵明那個時代,地球的那一端文藝復興方興未艾。文徵明與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差不多是同時代的巨人。1494年至1498年間,明孝宗朱祐樘在位,勵精圖治,史稱“弘治中興”;而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則到達美洲大陸。達·芬奇時年四十出頭,創作出名作《最後的晚餐》;文徵明此時二十來歲,已為時推服,號稱“吳中四才子”之一。1508年,米開朗琪羅其時33歲,全身心投入創作西斯廷教堂頂棚壁畫《創世紀》;那一年文徵明38歲,為長洲教諭莆田林僖寫《丘壑高閒圖》。風雨如晦,1519年,達·芬奇去世,享年67歲;1559年,文徵明執筆而逝,高壽89歲;1564年,米開朗琪羅去世,享年89歲。

文徵明與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均是瑰才照世,卻從未謀面,不知彼此之存在。但又是同一時空裡的歷史座標,無時無刻不是在無聲地對話。“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在橫向的時間剖面,多尊重多對話多參照,堅守“固有之血脈”,攝取“世界之思潮”,與時代之進而俱升,是否應為不同文化主體之間相守相知相交之道?

舊歲錦瑟年華難覓,竹影暗香難留。“靄靄停雲,濛濛時雨”。漏夜再讀文徵明撰寫的《甫田集》,讀來悵然,讀來俯慨。夜風裡桂花幽香,如此江南如此文化如此人物,衝夷淵懿之外,更有淡泊瑩徹之美。掩卷遐思,不啻寂寥羈旅邂逅故人,執手相看,越是無語,越是心照。愈是情深,愈是難捨;愈是難捨,愈是流連淡月垂柳下的江南訊息。倘能為書香之薪傳記下一點註腳,留下一瓣心香,待到庭院新綠、綠蔭再肥,呢喃春燕還能識得歸來的路。

作者為蘇州圖書館館長

欄目主編:孔令君

本文作者:曹俊

文字編輯:陳抒怡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蘇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