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對於“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這句話,本人並不完全贊同。因為看別人順眼或者不順眼是雙方共同決定的,而不是一個人能夠決定的。我們要用辯證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01

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

首先,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行為準則,我們不能強求對方與我們一樣,同樣對方也不能強求我們。

而我們之所以看別人不順眼,主要原因就是對方的思想,對方的行為準則與我們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有著極強的反差。

比如,我們自己是一個喜歡安靜之人,那麼當我們遇到一個活潑好動的人,我們或許會對別人看不順眼,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相信我們在生活中都會遇到。那麼這時,我們不能說是因為自己修養不夠而對別人看不順眼。

因為還缺少一個必要的條件——道德底線。

有人說“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02

每個人都要有道德底線認識

或許有些人說道,如果我們的修養達到一定的境界時,那麼我們不就有足夠的包容之心,可以海拔百川了,那麼我們不就不會對別人不順眼了。

其實,這是一種謬論,主要是曲解了修養這個詞的意思。

什麼是修養?其實也是一個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

但是修養需要有包容之心,這點是不錯的。但是,這個包容之心是有一定要求的。

這個要求就是我們做人最基本的道德。

道德是一條紅線,他是我們做人做事所不能逾越的紅線。舉個例子,假如在你周圍居住者一個道德敗壞之人,那麼,你看他不順眼,這難道能說你是一個沒有修養的人嗎?顯然不能這麼說。

有人說“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03

每個人都要提高自己的修養

雖說我不贊同“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這句話,但是我支援一個人一定要提高自己的修養。

因為,你在看別人不順眼的時候,別人或許也在看你。如果說,對方是你看著不順眼的人,而對方並沒有違背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準則,那麼,我們看別人不順眼,或許就要提高自己的修養了。

但是吧,上千年來,又有幾個人能夠在道德規範的基礎上達到看待任何人都順眼的境界?

有人說“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雖然這個境界可望而不可即,但是提高個人的修養是我們不能懈怠的。

而想要提高個人修養最為簡單的做法便是多讀書,因為書中不只有黃金屋和顏如玉,更有無窮的智慧,這也是讀書最大的樂趣。

那麼,讀什麼書便成為了一個大問題。

在我國古代,有一本奇書,名為《智囊》,此書為明代文學家馮夢龍所作,瞭解歷史的都應該聽說過馮夢龍,他作有“三言”,而他的《智囊》則是收集了明代之前歷代的智囊故事共計1200餘則,每一則故事在闡述完道理之後,馮夢龍都會在後文附上自己的點評。

此書的智慧故事涉及到了官場、軍事、商業、人生等等,在我國的古代,甚至近代,有許多大佬都喜歡閱讀《智囊》,如“千古一完人”曾國藩。

最後,關於此書的京東連結我放在文中,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選連結檢視,精裝鎖線,用來收藏閱讀都不為過。

有人說“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

智囊全集四冊精裝馮夢龍著線裝書局 原文/譯文/註釋 古代智慧謀略全書16開全四冊帶插盒

京東

檢視

還是那一句老話,像這類書籍,就如同一本人生詞典,放在書架上,當你遇到困惑時,翻一翻書,或許就會找到你想要的那個答案。

注:圖片來源於網上,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