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可以摸得到的歷史,姑蘇城外寒山寺

「本文來源:上觀新聞」

好書·推薦

好書·推薦|可以摸得到的歷史,姑蘇城外寒山寺

《觸控歷史的感悟》

楊群 著

文匯出版社

好書·推薦|可以摸得到的歷史,姑蘇城外寒山寺

唐朝詩人杜牧從古戰場撿起一片折斷的戟,洗洗乾淨,完成了一次簡單的考古,還順便寫下了千古絕句《赤壁》:厚重的歷史詩意,撲面而來。可見歷史是摸得到的。顯然,一次簡單的考古實踐,給了詩人以更厚重的歷史質感。

但是考古學可沒這麼簡單,歷史也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摸出名堂的。

這年頭古裝劇太多,歷史劇太少;架空太多,真知太少;考古學成了盜墓筆記。真正有料、有學問的考古學家,哪有時間追劇,他們艱苦地追尋著歷史留下的任何一點蛛絲馬跡,為我們努力還原出歷史的真實細節。這永遠是一件很有價值的事,探索我們可能完全不知道,也可能早已遺忘的,卻共同擁有的歷史。

比如主持完成了三峽工程重慶庫區的多項田野考古發掘任務的楊群教授,就是一位有著厚重歷史知識的考古學家。他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繫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考古學、民族學及相關學科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最近,文匯出版社將楊教授多年來在考古學、民族學方面的重要論文集結成書出版。

書名就叫《觸控歷史的感悟》四知堂愚陋齋考古學、民族學文稿選。

這是一個有意義也有趣的書名,其中還包含著有趣的歷史典故。在這本書的後記中,楊教授親自解釋了書名,以及 四知堂、愚陋齋 的由來:

可能有人見到這書名會感到奇怪:所謂歷史,不是都已過去了的事嗎?現代人怎麼可以觸控到?這是因為筆者是主要以考古學教學、發掘和科研為業的一介書生。在筆者看來,所有看得見或看不見的考古遺存,都是歷史或曰歷史的載體。各種質料的出土文物就不必說了,就是那些肉眼看不見的散佈在遺址地層中的古代植物孢粉、植物蛋白石、特殊古墓葬中的空氣等,都可能留存有供歷史研究的可貴資訊,需要用現代科技方法提取。所以,考古學者確實可以實實在在地直接觸控到上超萬年、下以千年百年計的各種不同時期的歷史的。筆者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也涉及到民族學。民族學是一門研究處在古今一切社會發展階段上的所有人們族的共同體的歷史科學。透過調查“社會活化石”,即“觸控”現存某一具體民族共同體的民族文化,來發現這一民族共同體的發生、發展的演變過程和其中的規律來研究歷史。總之,歷史至少對於我來說,真的是可以觸控到的……

好書·推薦|可以摸得到的歷史,姑蘇城外寒山寺

其實“四知堂”是我家祖傳下來的一個堂名。我從小就看到家中買菜用的竹籃、罩熟菜用的竹罩子、小木板凳等易與別人家混錯的小傢俱上,都寫有“四知堂楊”四個大字,曾多次詢問父母兄姐這是什意思。他們只回答這是祖上傳下來的堂名,其他就講不出所以然來了。可見這堂名應該是很古老了。直到我上大學後,隨著知識的積累,終於知道這應該與東漢太尉楊震有關。《後漢書·楊震傳》:“王密為昌邑令,夜懷金十斤遺,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吾知,子知。何謂無知?’此所謂畏四知也。”勾畫出了一個活生生的清官形象,時稱“關西孔子”。他後代遂以“四知”為堂名,效法傳承祖先的清廉家風,更有後代以“四知堂”為號,開了一家很有名望的中醫藥堂。這就是“四知堂”的來歷。我家也很有可能是楊震的後輩了。我不想在我手中把這祖傳的堂名弄丟了,故就將它用在了這本書名中。

第三,要講一講“愚陋齋”之名的意思了。這是我自創的虛擬書房名。“齋”很明顯是指書房。那“愚陋”二字又有什麼含義呢?上世紀 70 年代,我在廣西柳州市博物館工作了近七年,因眾所周知的原因,其中有很多時間在研究唐代柳宗元這一歷史名人。柳宗元的全部作品中,我覺得內涵最豐富、含蓄又風趣幽默,還不無憤世嫉俗之情的,當屬柳宗元在永州經常自稱的“愚”字。他故意將他在永州河西新居前的小河冉溪改名為“愚溪”,溪邊小丘命名為“愚丘”,叫附近的清泉為“愚泉”,將引泉水而來的溝渠稱作“愚渠”,砌石截泉水而成的水池,叫作“愚池”,在池東建“愚堂”,池南筑“愚亭”,還把池中的小島稱作“愚島”。這就是有名的“永州八愚”。柳宗元還為此寫了《八愚詩》和散文《八愚對》,前者還被銘刻在岩石上。可見這一“愚”字在柳宗元心中有何等的地位和分量了!劉禹錫是柳宗元最要好的朋友兼戰友,他倆經歷和遭遇也幾乎完全相同,所以他對柳宗元內心的理解程度也是最深刻的,所以在柳宗元死後三年,劉禹錫仍“悲不能自勝”,寫了《傷愚溪》詩三首“以寄恨”。柳、劉雖然情誼深厚,但倆人性格卻是大不相同。柳宗元孤高畫質傲,峻潔剛毅,氣勢凜然,寧折不彎,故在政治上長期遭遇挫折不公時,情懷陷入了惆悵悲沉,憂傷幽憤,抑鬱少歡的境地,進而嚴重影響身心健康,47 歲便病逝了。劉禹錫胸懷則博大灑落,始終曠達開朗,樂觀向上,他的詩文酣暢淋漓,往往幽默而辛辣,深沉而清新,這種高潔傲岸、豁達豪爽的心理狀態應該是他長壽的主要原因。我敬佩柳宗元的人品才華,也同情他的不幸遭遇;我也欣賞劉禹錫的高尚情操和安貧樂道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更不忘他那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陋室銘》,於是,“愚陋齋”便成了我虛擬書房的名號,我也不自量力地自稱“愚陋齋翁”了。

——摘自《觸控歷史的感悟》後記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地間的知與識,無窮無盡,因此我們總需要上下求索。作為一本考古及民族學的專業學術論文及,《觸控歷史的感悟》不僅有很多重要的考古及民族學的專項研究論文,也收錄了很多有趣的歷史和民族學考察筆記,楊教授用深入淺出的筆法,信手拈來,為我們講訴了生活中許多我們習以為常事物的歷史淵源。比如《究竟誰最早吃螺螄》,比如《柳宗元和植樹造園》,讀來不僅增進對歷史的真知,還別有趣味。

下面就摘引一篇,關於江南人氏都去遊玩過的《姑蘇寒山寺》。

姑蘇寒山寺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好書·推薦|可以摸得到的歷史,姑蘇城外寒山寺

這是唐代詩人張繼為蘇州寒山寺題寫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它已傳誦了一千多年,至今不僅仍然不衰,而且還揚名全球,引來了源源不斷的海外賓客、朋友,以一睹寒山古剎風貌,一聽飛傳十里的鐘聲,為人生賞心悅目之快事。但有誰能想到,與這寒山寺相關的還有一段極其動人、美麗的傳說呢。

寒山寺位於蘇州城西閶門外的楓橋鎮,始建於梁天監年間(公元 502 年—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傳唐太宗貞觀年間(公元 627 年—649 年),有兩個年輕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們從小就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寒山長大以後父母為他與家住青山灣的一位姑娘定了親。然而,這姑娘卻早已與拾得互生愛意。

一個偶然的機會,寒山終於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裡頓時像打翻了五味瓶,酸、苦、辣、鹹、澀,唯獨沒有一絲甜味。他左右為難,怎麼辦呢?經過幾天幾夜痛苦思考,寒山終於想通了,他決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則毅然離開家鄉,獨自去蘇州出家修行了。

好書·推薦|可以摸得到的歷史,姑蘇城外寒山寺

十天半月過去了,拾得沒有看見過寒山,感到十分奇怪,因為這是從來沒發生過的。一天,他忍不住心頭的思念,便信步來到寒山的家中,只見門上插有一封留給他的書信,拆開一看,原來是寒山勸他及早與姑娘結婚成家,並衷心祝福他倆美滿幸福。拾得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心中很難受。他懂得“朋友之妻不可欺”的道理,所以深感對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後,也決定離開姑娘,動身前往蘇州尋覓寒山,皈依佛門。時值夏天,在前往蘇州的途中,拾得看到路旁池塘裡盛開著一片紅豔豔的美麗絕頂的荷花,便一掃多日來心中的煩悶,頓覺心曠神怡,就順手採摘了一支帶在身邊,以圖吉利。

經過千山萬水,長途跋涉,拾得終於在蘇州城外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寒山,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樣鮮豔芬芳,光彩奪目。寒山見拾得到來,心裡高興極了,急忙用雙手捧著盛有素齋的篦盒,迎接拾得,兩人會心地相視而笑。現在寒山寺存有一方碑石,上刻“和合二仙”圖案,據說就是這兩位好朋友久別重逢時的情景。

過去蘇州民俗中婚嫁用的人物圖畫掛軸,以及江南許多地方春節時貼在大門上的門神,內容都是兩個人,一個手捧竹篦盒,一個手持荷花,相互笑容可掬,一副逗人喜愛的模樣,也稱“和合二仙”。據說也源於這個美好的傳說。

民間還傳說,“和合二仙”為了點化迷惘的世人,才化身寒山、拾得來到人間的,甚至寺名也由於“和合”在此喜相逢併成為住持,而由“妙利普明塔院”更改成“寒山寺”。由於“和合”思想深得人心,加上張繼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的廣為流傳,所以儘管後來在宋朝時,曾將寺名重新改為“普明禪院”,但人們仍習慣地稱它為“寒山寺”。從元末至清末,寒山寺曾五次慘遭火劫,但事後總能復建,足見寒山寺在歷代人們心中的地位。而且直到現在,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可見由他倆首倡的“和合”思想已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好書·推薦|可以摸得到的歷史,姑蘇城外寒山寺

日本也有寒山寺

傳說拾得後來還遠渡重洋,來到“一衣帶水”的東鄰日本傳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看來“和合二仙”早就告誡過:中日兩國人民應該既“和”又“合”,而不應兵刃相見。正因為如此,所以日本友人也特別喜愛中國的寒山寺。是呀,和平、合作、友誼、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旋律、最強音!

寒山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成了聞名世界的旅遊勝地。因現存建築為清末重建,故解放後曾多次全面整修。現有大殿、藏經樓、鐘樓、楓江樓、碑廊等建築。寺外黃牆上橫書有“古寒山寺”四個蒼勁大字。寺內黃牆綠瓦,綠樹森森,殿宇軒昂,莊嚴幽深。山門之內,彌勒、韋馱兩佛,滿臉堆笑,歡迎遊人。大殿上,有號稱揚州八怪之一、清人羅聘的寒山、拾得和豐幹畫像石刻;而鄭文焯的指畫寒山像石刻,其傳神和精細,更令人歎為觀止。兩側偏殿中有五百羅漢,它們神態各異、造型生動而又顯得古樸,是宋代樟木雕像的傳世之作,屬珍貴文物佳品。寺內還有歷代名人題詠寒山寺的詩文石刻數十方,書法和詩意,常常引人流連忘返。遺憾的是,張繼詩中所詠的唐代古鐘早已失傳,明代所鑄銅鐘也因倭寇入侵而被銷熔做炮了。所幸現在寺內還懸有三鍾:一為清光緒三十年(1904)寒山寺重建時由清人陳夔龍所鑄的鐵鐘;二是由日本人士募捐仿鑄的唐式青銅乳頭鍾;三是1987 年蘇州建城2500週年大慶時新鑄的青銅大鐘,這是由愛國華僑捐資鑄造的,外形仿明代鍾,刻鑄的紋飾仿唐代,高2。5 米,直徑1。64 米,重達 5 噸,上鑄有葉聖陶先生題寫的“寒山寺”三個大字,撞擊一次,餘音可繞樑達120秒之久,令人心馳神往,從而為古剎新增了重要的景觀,也為遊人彌補了古鐘失傳的遺憾。

最後,還得說上一句話:傳說歸傳說,歷史歸歷史,寒山、拾得實有其人,他倆確是唐代的高僧,他們的詩集還傳世到現在呢。

—— 摘自《觸控歷史的感悟》

END

書香上海 |書香常伴

資料:文匯出版社

編輯:段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