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為何投降關羽?投降關羽後,他的結局如何?

于禁,本應該是曹魏五子良將之首,但是由於他在襄樊之戰中戰敗,投降關羽,丟掉了五子良將之首的地位,排到了張遼、樂進之後,位列第三位。關羽曾短暫歸順曹操,但是他千里走單騎,留下了千古美名,而於禁卻因為投降關羽,成為了他一生之中的汙點,永世不可剔除,他被永遠地釘在了恥辱架上。于禁為何投降關羽?投降關羽後,他的結局如何呢?

于禁為何要投降關羽?依據相關史料分析,主要有兩個原因。

于禁為何投降關羽?投降關羽後,他的結局如何?

其一,于禁真正敗給的不是關羽,而是老天爺。

自古以來,水火無情,人不是神,在水與火等大自然的力量面前,人顯得很渺小,無法與之抗衡。據《後漢書·志第十五·五行三》中記載,關羽水淹七軍,不是關羽提前蓄水決堤,而是純粹是因為當時連續下了十幾天暴雨,導致漢水暴漲,並淹了地勢低的地方。恰巧于禁七軍在地勢低的地方安營紮寨,運氣不好被淹。當時被淹的不只是于禁七軍,還有樊城附近的不少老百姓。原文如下:

“二十四年八月,漢水溢流,害民人。”

于禁為何投降關羽?投降關羽後,他的結局如何?

關羽只是利用這次漢水暴漲的機會,乘著戰船順勢進攻,于禁七軍無力抵抗,投降了關羽,關羽才取得大勝。

因此,真正打敗於禁的不是關羽,而是老天爺。如果不是該死的暴雨,于禁七軍也不會被淹,也就不會全軍覆沒。憑于禁的軍事水平,足夠和關羽交鋒,誰勝孰負,還在兩可之間。

于禁為何投降關羽?投降關羽後,他的結局如何?

其二,于禁為了手下七軍能夠活命,因此投降關羽。

漢水暴漲,大水太大了,都溢流到岸上了。水淹的區域太大了,從罾口川、鏖戰崗、餘家崗到團山鋪一帶,還有唐河、白河、小清河、

普沱

溝、黃龍溝、黑龍溝等地山洪暴發,低窪地罾口川、鏖戰崗、餘家崗、團山鋪這些地方的水至少五六丈深。

于禁等七軍大部分是北方人,不熟悉水性,頃刻之間都被大水所淹。于禁帶著龐德等高階曹將登高望水,一望無際都是一片海洋。關羽突然乘船來襲,于禁七軍都在水裡面泡著,毫無戰鬥力,中箭死傷者不計其數。

此時,于禁作為七軍統帥,不得不為手下兄弟們考慮退路了。于禁治軍非常嚴謹,有時候對手下士兵非常不友好,“不甚得士眾心”。

于禁為何投降關羽?投降關羽後,他的結局如何?

然而,于禁如同一個嚴父,雖然對待士兵苛責,但卻是真心為他們好。試問,如果一個將軍縱容士兵,有什麼過錯也不責罰,這支軍隊還有戰鬥力嗎?還是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嗎?因此于禁是一個真正為手下士兵著想的將軍,並將這些士兵們當成自己的兄弟,愛惜其生命。

在襄樊之戰中,于禁七軍都被水淹,如果不向關羽投降,不是被殺,就是被餵魚,總之是全軍覆沒。于禁死不足惜,但他不能眼睜睜看著手下七軍三萬多士兵都死去。他只能向關羽投降。除了于禁之外,還有許多優秀將軍為了手下士兵的生命考慮而屈降。

因此,于禁歸降關羽,不是個人貪生怕死,而是為了七軍三萬多士兵的性命著想。龐德是副將,就沒有主將於禁的這份責任,可以寧死不降,成為忠義的化身。

于禁為何投降關羽?投降關羽後,他的結局如何?

于禁歸降關羽後,他的結局如何?

于禁在歸降關羽後,關羽對其並不信任,將其押送到後方江陵城,囚禁起來。如果於禁是真心歸降關羽,很可能被關羽收編,幫助關羽攻打樊城的曹仁。

不久之後,江陵城被東吳呂蒙奇襲,于禁落在了東吳的手裡。于禁是變節之人,東吳的許多大臣都對其百般羞辱,如虞翻看見於禁和孫權並排騎馬,十分不滿,大罵于禁,還要鞭撻于禁。後來,孫權向曹丕稱臣,於是將於禁遣返回曹魏。

于禁回到魏國的時候,已經滿頭的白髮,曹丕表面上安慰于禁,還舉了春秋時期荀林父、孟明視的例子,但是從內心卻非常怨恨其歸降關羽變節的事情。曹丕任命于禁為安遠將軍,讓其去曹操陵墓祭奠一番。殊不知曹丕派人在曹操陵墓的牆壁上畫了“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等畫面。于禁看了之後,羞愧難當,悽悽慘慘,不久病逝。一代名將於禁,竟然落得如此下場,令人唏噓不已。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志》)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魁哥說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