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非遺”|一塊肉的進化史,從“燒尾宴”說起

一桌“燒尾宴”,千年食文化

時至今日,每每高考榜定,得償心願的莘莘學子們通常會以一桌“

謝師宴

”酬庸師恩。食文化,食在其內,功夫卻在食外,有史以來人心並沒有多少變化。千餘年前的的大唐盛世,彼時的“

謝師宴

”說起來比現在隆重、講究的多,只是那時有另外一個名字,叫“

燒尾宴

”。

所謂“

燒尾

”出自“

魚躍龍門

”之典故。龍門在晉陝大峽谷的最窄處,形似門闕,相傳為大禹治水時開鑿。每年春季,黃河鯉魚便會溯水而上,欲遊過龍門,然龍門水流湍急,鯉魚往往被沖刷下去。偶有百折不饒,迎驚濤劈駭浪,終於得過者,必有一道閃電來襲,將鯉魚尾巴燒掉,從而變為真龍。新科及第或者官位升遷,大擺宴席以示慶賀,故取名“

燒尾

”,意外“

神龍燒尾,直上青雲

”。

舌尖上的“非遺”|一塊肉的進化史,從“燒尾宴”說起

古之“燒尾宴”

在唐中宗時期,“

燒尾宴

”專指朝官榮升,宴請皇帝以謝皇恩。此宴始作俑者已不可考證,但將此宴青史留名的卻是追隨中宗皇后韋氏有功,得以由尚書左僕射升任尚書令的韋巨源。他在升任尚書令之後,欣喜若狂,遂向中宗皇帝上了一道豪華的“

燒尾宴

”,並在自己府中留下一個不完全的食品清單。過了二百多年,這份清單被宋朝刑部尚書陶谷發現,於是寫到他的著作《

清異錄

》中,讓後人大開眼界。

這份不完全的清單中,記載有58款珍饈,有主食、有羹湯、有山珍海味,也有家畜飛禽。從取材來看。有熊、鹿、狸、蝦、蟹、蛙、鱉,其餘雞、鴨、魚、鵝、鵪鶉、豬、牛、羊、兔等只是尋常。烹飪技術涉及燉、烤、蒸、煮、燻等。宴席上甚至還有一道以供觀賞的“

看菜

”,叫“

素蒸

”,就是用素菜和蒸麵做成了一群蓬萊仙子一樣的歌女舞女,共有70件,真令人瞠目結舌。

但這中間最讓中宗皇帝喜歡的一道菜卻是叫“

纏花雲夢肉

”,此菜品倍受中宗喜歡的原因不僅僅是其味道絕佳,更為難得的是該菜品的原產地是其母親則天皇帝老家雲夢山,是地地道道的母親家鄉味道。該菜品原本是當地富有特色菜“

吊豬肘

”,時太原留守李淵與其子李世民打獵至此,見此菜圓如柱,片精瘦,肥瘦相間,當中一塊瘦肉,如同一朵纏花鑲嵌,李世民食用後將其改名為“

吊肘花

”,顯得文雅些。到了韋巨源這裡,又將“

吊肘花

”改為“

纏花雲夢肉

”,端的是文采風流,正與皇家身份相配,如此匠心,怎能不讓中宗龍顏大悅?

舌尖上的“非遺”|一塊肉的進化史,從“燒尾宴”說起

韋巨源

時移世易,雲夢纏花肉成就天福號和六味齋。

又過了一千多年,到了清朝,“

纏花雲夢肉

”再次煥發出生機。

乾隆三年(1738),分別來自山西和山東的兩位舉子,因上京趕考名落孫山落得身上盤纏所剩無幾,二人商議一番,決定用剩下的錢開一家店,這就是後來“

六味齋

”的前身——“

天福號

”的由來。不久之後,他們二人滷製的醬肘子成為乾隆年御用貢品。此後身價倍增,一直到清末慈禧太后為了吃到這口熱乎的肘子,特賜給送肘人一枚“入宮腰牌”,以方便出入,光緒帝與瑾妃對該菜品也是喜歡的很,就連囚於瀛臺,也經常對“

纏花肉

”念念不忘。1959年,末代皇帝溥儀在特赦之後,第一時間就跑去西單買了一份回家享用。

天福號有皇家做“代言人”,那自然身價倍增,買賣好得不得了,於是在全國各地紛紛開了分號。1938年天福號創店二百年之際,太原達達巷17號的“

福記醬肉雞鴨店

”開張,1943年遷至柳巷,改名為“

福記六味齋

”,這就是太原人家喻戶曉的“

六味齋

”。

舌尖上的“非遺”|一塊肉的進化史,從“燒尾宴”說起

“六味齋”品牌的開創

遠兜遠轉,翻來覆去,“

纏花雲夢肉

”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晉陽城。

想當年,天福號全國開枝散葉,為何到了太原這就改了字號呢?據說很費了一番思量?一般食品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便是做到了極致,但是沒有香味,再成功也沒意思,所以大家一致決定在“

五味俱全

”的基礎上再加個“香味”,就成了六味。

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酸、甜、苦、辣、鹹各有附著,也各有其評判標準,只有這“

香味

”卻是虛無縹緲,但卻是眾口品鑑的最高標準。“

六味齋

”眾人心思純淨,得以繞開各種炫目的概念術語,直達食物根本。若餐飲業祖師伊尹在場,也會讚一聲“深得吾心”,這其實是“

六味齋

”之人深得他調和論、至味論、火候論之精髓所致。

六味齋

”搬遷至柳巷後,成為盛榮廣、呂新山、盛輔庭、盛素海、唐守業五人出資的合營企業,前店後廠,櫃檯總是大排長龍。勞作了一天的人們過來買上三角錢的醬肉,割兩角的牛肉,再到對面“一間樓”打上一盅酒,回到家中一家老小圍桌向食,那種場景,真是快樂而醉心。

1966年8月,店名改為“

太原醬肉店

”。

1978年,店名再次恢復為“

六味齋

”。

1989年,發展壯大的“

六味齋

”搬遷至桃園南路。

2002年,“

六味齋

”入駐太原高新技術開發區。

舌尖上的“非遺”|一塊肉的進化史,從“燒尾宴”說起

“六味齋”

“以和為美”,醬肉成為舌尖上的“非遺”。

不管“

六味齋

”怎樣變遷,卻始終以“

天福號

”正宗傳承自持,壓軸戲“

纏花雲夢肉

”歷經270年,工藝不少樣,口味不曾改,當其他分號雨打風吹萎謝時,唯獨此店香氣不絕。

工序不必多言,270多年來,選料、分割、煮制皆按“古法”進行。師傳徒,徒再傳徒,到今天傳至第五代,一樣的程式,未曾改變。

徒弟並不是那麼容易當的,

要想當學徒,先學看和摸。

面對著烏泱泱的數千頭豬,單靠看,能不能選出其中最好的八頭用作當天的備料?每一頭適合哪種方式烹製?做成哪種熟肉?用手摸,手搭到豬肉上,能不能說出肉質如何?加工時適合什麼樣的火候?光這個流程,學徒取得合格,最少也得兩年。

舌尖上的“非遺”|一塊肉的進化史,從“燒尾宴”說起

天福號

然後開始煮肉。

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做到“

三勤

”,即“

勤動手,勤看火,勤撇湯

”,更為關鍵的是,肉怎麼擺到鍋中才能兼顧到老、嫩、肥、瘦?輔料調味品什麼時候加?加多少?什麼時候燜火?什麼時候“留陳湯”?再用陳湯時加多少輔料?這些對於學徒們來說,每道程式並不是固定的,一切都是憑感覺,憑悟性,等到十拿九穩,師傅點頭,最少又得八年。

學了十年,成為“二把刀”,然後就要派到店裡學習算賬以及迎來送往,還有按客人要求切肉等。

等把這些技術拿下了,才能升至“

一把刀

”,也就意味著可以真正出師了。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至今,整個“

六味齋

”只有宋銀如師傅一人真正掌握了“

六味齋

”傳統醬肉製作工藝,是“

六味齋

”第四代傳人,可見傳統技藝傳承之難。

工藝不變,器具也沒有大變,刀、案板、煮肉的鍋灶等基本保持原先的樣子,不過“

六味齋

”的生產用刀是特製的圓頭刀,磨刀石也是專用的石料。輔助材料的配方是重中之重,也是嚴格保密的,中間包含了幾十味中藥材,文火慢燉,營養十分豐富,所謂“

醫食同源

”正是如此。評價標準依然不變,即

熟而不爛、甘而不濃、鹹而不澀、辛而不烈、淡而不薄、香而不厭、肥而不膩、瘦而不柴。

中國食文化“

以和為美

”,此為例證。

2008年,宋銀如師傅精心選擇了六位接班人,在向祖師爺伊尹恭敬的行禮之後,成為“

六味齋

”第五代傳人。此後,“

六味齋

”的醬肉傳統制作工藝被列入“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名錄。

舌尖上的“非遺”|一塊肉的進化史,從“燒尾宴”說起

舌尖上的非遺,“六味齋”醬肉

結語

再回首千年之前的“燒尾宴”,雖曾一度風行於盛唐,但也不過數十年的功夫也就銷聲匿跡,究其原因終結者是玄宗朝20歲的狀元蘇瑰,其痛恨“燒尾宴”的奢靡弗界,勞民傷財,奏請停辦,唐玄宗納諫如流,“燒尾宴”從此銷聲匿跡,“纏花雲夢肉”也慢慢消失於皇家御宴之中。清朝“天福號”又因“纏花雲夢肉”絢爛一時,但怎奈朝來寒風晚來雨,最終落得一聲嘆息。只有“六味齋”,歷經坎坷終見彩虹,一枝獨秀,花繁葉茂!

參考資料:《太原縣誌》、《晉陽文化研究》、《唐史.食貨志》、《黃河論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