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文化 | 焦 淼:我的“雙奧”故事

志願文化 | 焦 淼:我的“雙奧”故事

掃一掃,看影片

志願文化 | 焦 淼:我的“雙奧”故事

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生 焦淼(21歲)

從2008年到2022年,從夏奧會到冬奧會,我有幸與這座承辦雙奧的城市北京相伴多年,也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變遷。

2008年奧運會的氣息在開幕之前的幾年裡就已經越來越濃。小時候,我學習舞蹈,在2006年幼兒園春節團拜會上表演《福娃迎春》節目時,我穿的就是福娃熊貓晶晶的服裝。

北京是我的家,爺爺家就住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旁邊。2008年,7歲,8月8日開幕式那天,一邊聽著家裡電視機播放著開幕式直播,一邊趴在窗臺上望向鳥巢的方向,就能看到鳥巢上空絢麗的煙花。現在回想起來,那一刻盛世,激動、驚喜、驕傲和自豪,歷歷在目。奧運五環和《北京歡迎你》賦予了這場盛會更加特別的意義。雖然那時還不理解奧運會對於中國意味著什麼,但幼小的心靈中已經埋下了奧運的種子:我也要成為奧運志願者,為奧運會貢獻一份力量。

時光荏苒,隨著不斷成長,我逐漸明白,2000年申奧成功,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世界瞭解中國,讓中國逐漸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奧運會,不僅僅是奧林匹克運動盛會,更是一個國家、一座城市彰顯其魅力與風采的重要時刻。

轉眼間已是2022年,20歲的我如願成為冬奧會志願者的一員,擔任多語言呼叫中心的法語接線員。冬奧會開始的前兩週,中心已投入使用。其他語種組接連“開張”,我無數次重新整理著冬奧通客戶端上的航班動態,數著從巴黎戴高樂機場飛來飛機的日子。上班的時候,每當電話鈴響起,我總是滿懷欣喜又緊張地迅速看向電腦螢幕,在發現不是法語組電話時又有一點點失落,看到別的語種組“嘰裡呱啦”地講著自己聽不明白的語言,只好遠遠地望著,眼裡滿是好奇和羨慕;又或是悄悄聽著英語組的通話,看看他們今天又遇到了什麼問題需要處理。

參加我校法語學院邵煒老師面向所有法語志願者的口譯培訓後,我瞭解到多語言呼叫中心與其他語言服務崗位的不同。對於多語言呼叫中心而言,我們所面對的是未知的情景,提供的是跨越時間和空間的語言服務——我們難以預料下一個電話何時響起,會發生在哪裡,是和誰在對話,又是誰在傾聽。我們可能會遇到更復雜的生活語境和一些較為通俗的表達方式,這種極大的不確定性增加了工作的難度,也給每位志願者帶來更大的挑戰。

除夕那天是我第一次接到電話,我正為了活動的籌備忙前忙後,將電話轉呼到手機上。突然,手機響了,熟悉的數字8881-8210,我心中一顫——

“您好,這裡是多語言呼叫中心法語專線。”

“您好,我們是北辰洲際酒店,我們遇到一位法國客人,他的房間網路可能出了一些問題,想麻煩您翻譯一下,問一下房間網路好沒好,還有沒有別的問題。”

三方通話緊張地進行中,聽著法國友人飛速地輸出彷彿在做聽譯考試,我急急忙忙地翻譯給酒店,慌慌張張地完成了第一次通話。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手機又響了——

“您好,這裡是多語言呼叫中心法語專線。”

“還是你呀!我們是北辰洲際酒店,我們這裡又有一位法國客人他連不上Wi-Fi,我們酒店實在是沒有懂法語的,需要幫忙翻譯一下,麻煩您了,今天一天都是您嗎?”

“哈哈哈沒事,今天白班是我,早9點到下午5點。All monsieur ! (您好,先生……) ”

第二通電話從容些許,我一邊接電話一邊隨手從桌上找到紙筆記錄,心中多了些底氣和自信,因為能幫助到酒店的服務人員而感到無比開心和自豪。

工作步入正軌,每日坐在電腦前,為來自各方的電話翻譯、解決問題成為我的日常。幫助酒店裡的法國友人點餐,幫助酒店人員翻譯教會法國友人如何連線Wi-Fi,給車站裡的法國友人指路,給醫護人員提供翻譯服務弄清法國友人的身體狀況……雖然不似前線人員的工作看起來那麼“高大上”,但作為語言服務的大後方,能夠利用自己的專業所學,為冬奧會提供著更全面、更切實的語言服務。從一開始擔心自己的法語水平不能承擔此項重任,到不斷學習熟悉並適應工作,我越來越感覺到自己工作的價值。坐在多語言呼叫中心裡,見不到電話那一邊的中外人員,但是我的聲音沿著電話線,來到冬奧會的每個角落。每次聽到對方如釋重負的“謝謝”,都實實在在感覺到自己為冬奧會奉獻了一份小小的努力!

多語人架起了溝通的橋樑,是交流的紐帶,多語人不僅僅是簡單的詞彙機械翻譯,更是跨文化的溝通,將大家的心聯結在一起。這就是我的雙奧故事,從小朋友成長為大朋友,從觀看者變成參與者。從2008年夏奧會走向2022年冬奧會,從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到冰墩墩和雪容融,從奧運吉祥物看到背後彰顯的國家以及北京這座城市的飛速發展。

那就讓我們一起向未來吧,一起奔向更好的明天。

責任編輯:謝宛霏

    本版青年編輯:北京外國語大學團委書記 黃倫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