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透過每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驗證

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透過每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驗證

何謂“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老子的哲學思想。《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說人效法大地,地效法上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著整個的大自然。也就是說,整個大自然,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則在執行著。老子認為,“道”雖是生長萬物的,卻是無目的、無意識的,它“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即不把萬物據為己有,不誇耀自己的功勞,不主宰和支配萬物,而是聽任萬物自然而然發展著。所以老子主張“無為而治”。

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透過每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驗證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什麼意思?

出自《周易》中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奮發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古代中國人認為天地最大,它包容萬物。對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為陽,地為陰;天為金,地為土;天性剛,地性柔。認為天地合而萬物生焉,四時行焉。沒有天地便沒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

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透過每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驗證

這就是古代中國人對宇宙的樸素唯物主義看法,也是中國人的宇宙觀。所以八卦中乾卦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載物。然後從對乾坤兩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釋屬性中進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樣高大剛毅而自強不息,要像地那樣厚重廣闊而厚德載物。

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透過每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驗證

什麼是“性善論”?

戰國時期孟子提出的一種人性論。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透過每一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驗證。既然這種心理活動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據的是出於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稱之為“良知”“良能”。《孟子·告子上》:“側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以性善論作為根據,在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

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透過每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驗證

什麼是“性惡論”?

中國古代人性論的重要學說之一,認為人的本性具有惡的道德價值,戰國末期荀子倡導這種理論。性惡論以人性有惡,強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論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二者既相對立,又相輔相成,對後世人性學說產生了重大影響。人之命在天,“無天地惡生?”天地者,“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天職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既然人是由天而生的,人情也就出於天情,同於天情。出於天情同於天情的人情就叫做“性”。所以荀子說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不事而自然謂之性”,“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質也”。

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透過每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驗證

“性三品說”是怎麼回事?

西漢董仲舒和唐韓愈的人性學說。董仲舒把人性區分為所謂“聖人之性”“中之性”和“斗筲之性”。主張“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因“中民之”可上可下,可善可惡漸於教訓,而後能為善”。韓愈進一步提出“性之品上中下三”並把“性”和情”對立起來,“性”的內容為“仁義、禮、智、信”,是“與生俱生”的;“情”的內容為“喜、怒、哀、懼、愛惡、欲”,是“接於物而生”的。

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透過每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驗證

什麼是“五德終始”?

五德終始說是中國戰國時期的陰陽家鄒衍所主張的歷史觀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種德性。“終始”指“五德”的週而復始的迴圈運轉。鄒衍以這個學說來為歷史變遷、皇朝興衰作解釋。後來,皇朝的最高統治者常常自稱“奉天承運皇帝”,當中所謂“承運”就是意味著五德終始說的“德運。鄒衍說“五德從所不勝,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由於黑色屬於水,所以秦朝崇尚黑色。按照鄒衍的說法,五行代表的五種德性是以相剋的關係傳遞的,後世也有人提出五行相生的說法來解釋五德終始。

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透過每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驗證

什麼是“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東漢鄭玄最早為“格物致知”作出註解,而自從宋儒將《大學》由《禮記》獨立出來成為《四書》的一部後,“格物致知”的意義也就逐漸成為後世儒者爭論不休的熱點議題以至於今。現在社會上關於“格物致知的流行詮釋是根據南宋朱熹學說的部分觀點,認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道理。

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透過每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驗證

什麼是“致良知?

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語出《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學》有“致知在格物”語。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之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鍊,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