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王朗對罵,其實王朗說的句句在理,為何還是諸葛亮笑到最後

相信大家對於《三國演義》都不陌生,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有著它獨特的魅力,從羅貫中的筆下不難看出,他對於蜀漢政權有著非常深的同情,而對於諸葛連,更是不吝嗇筆下的讚美之詞,諸葛亮的口才書裡面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孤身前往東吳,舌戰群儒,而在北伐中原和魏國王司徒的爭辯,更加成為了經典,一頓話說下來,更是將王司徒活活氣死,實際上我們如今來看,王司徒說的話其實句句在理。

諸葛亮王朗對罵,其實王朗說的句句在理,為何還是諸葛亮笑到最後

大家可以看下王朗兩軍陣前說的什麼,兩人施禮完畢,王朗就問諸葛亮,何故興兵,犯我疆界?而這次出征確實是蜀國先動的手,但是諸葛亮卻回答道他是“奉詔討賊”,奉誰的詔呢?奉的是漢獻帝血書討伐曹操的衣帶詔。不過這也過去數十年了,先動手的諸葛亮還在炒剩飯,多少有些理虧。王莽接下來就說了一堆話,大意是曹操曹丕英明神武,取代漢朝當天子是名正言順。如今帶甲百萬,蜀國失敗只不過是時間的事,還不如投降魏國,蜀國老百姓也能夠獲得修生養息,這樣做“豈不美哉?”

諸葛亮王朗對罵,其實王朗說的句句在理,為何還是諸葛亮笑到最後

按照王司徒的理解,從漢恆帝漢靈帝開始,漢朝皇帝就開始昏庸無道起來,而漢獻帝也是懦弱之君,導致軍閥征戰民不聊生,所以曹家當天子就是名正言順,這點實際上沒錯,中國古代不像日本和歐洲,皇室並沒有太過於看重血統,歐洲人認為只有血統純正的人能夠當國王,但是中國一直有這種思想:“皇帝輪流做,明日到我家。”還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意思是隻要有能力的人就能夠坐上皇位。

諸葛亮王朗對罵,其實王朗說的句句在理,為何還是諸葛亮笑到最後

再來看王司徒說諸葛亮違抗天意,蜀國失敗是註定結局,這句話也沒有說錯,魏國統一北方,諸葛亮先後五次北伐,儘管勝多贏少,可是從未對魏國造成過傷筋動骨的挫傷,反倒是蜀國因為諸葛亮和姜維征戰,耗光國庫,國家貧困。

我們可以看下三國時候的人口資料,263年劉禪執政期間,根據《中國曆代戶口、田地、天府統計》記載,蜀國28萬戶,94萬人;同年魏國有52萬戶,440萬人。吳國在280年有35萬戶,230萬人。

諸葛亮王朗對罵,其實王朗說的句句在理,為何還是諸葛亮笑到最後

而吳蜀聯合底蘊勢力加起來也沒有魏國強,蜀國屢屢以一州之力和魏國抗衡,確實不明智,而窮兵黷武也導致了它的滅亡。王司徒說的話非常正確,為什麼諸葛亮卻能夠贏得這場辯論?笑道最後呢原來他抓住了王朗的致命弱點:那就是過去是他是吃漢朝的飯起來的。

王朗在漢朝底下先是當徐州從事,後來升任會稽太守,接著被拜為諫議大夫,雖然是曹操的舉薦,但是劉家完全待他不薄,然而王莽在陣前,卻如此說漢朝的壞話,吹捧魏國。

諸葛亮王朗對罵,其實王朗說的句句在理,為何還是諸葛亮笑到最後

諸葛亮趁機用這個機會,把他的黑歷史抖露出來,這樣蜀軍和魏軍士兵都知道了:原來王司徒是這樣的人。王莽感覺臉上羞愧無光,大叫一聲,隨即逝去。本來三國就是爾虞我詐的鬥爭,按照諸葛亮邏輯,憑什麼劉姓就能當皇帝,篡奪宗親土地的劉備就能繼承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