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無論戰功、官職都比不上衛青、霍去病,為何名氣比他們大

李廣的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一生所當的官職也不如衛青、霍去病,但是李廣的影響力卻遠遠高於衛青、霍去病。咱們一說到保家衛國的戰爭,首先想到的就是漢朝的李廣;咱們一說到建功立業的戰爭,首先想到的也是漢朝的李廣,李廣成了漢朝抗擊匈奴的代名詞。

本來戰績和職位都遠遠不如衛青、霍去病,為什麼李廣的影響力,卻比衛青、霍去病更廣,能夠得到後世的頌揚呢?

李廣無論戰功、官職都比不上衛青、霍去病,為何名氣比他們大

(李廣劇照)

一、李廣的身上,有更多個人英雄主義的色彩。

個人英雄主義,歷來是被後世所廣泛頌揚的。尤其在戰爭中,個人英雄主義,雖然個人英雄主義,不一定能夠帶來勝利,但是卻被後世所津津樂道。

咱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比如咱們看古代的打仗,在各種小說、傳奇、話本、戲曲裡面,古代的打仗都是首先將軍出場,將軍打完後,如果某個將軍把另外一支部隊的將軍打敗了,那麼打勝的一方,就會發起進攻掩殺過去。而打敗的那一方,則會節節敗退,潰不成軍,但事實上,我們知道,古代是不可能這樣打仗的。之所以在小說、話本、傳奇、戲曲中會是這樣一種打法,這就是一種個人英雄主義的表現。個人英雄主義,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再比如古代的軍師。同樣是在這些小說話本中,軍師的作用也被無限誇大。在古人講述中,軍師的一個計策,會決定整個戰場的生死。就算是一些在謀略上並不擅長的人,後世在傳頌他的時候,也常常以謀略來傳頌他。比如諸葛亮,本來只是一個三軍統帥和治國能臣,在軍事謀略上,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東西。但是後世傳出來的諸葛亮,卻主要以武略出名,似乎諸葛亮是一個謀略天才。這顯然也是一種個人英雄主義的體現。

趙雲在當時並不是一個最重要的蜀國將領,不過在《三國演義》裡面,趙雲長坂坡上七進七出救阿斗,所體現的就是一種個人英雄主義,也被後世廣泛傳頌。

李廣一生和匈奴打仗,最有名的地方,就體現在他的個人英雄主義。李廣經常單槍匹馬去和匈奴人作戰,並且能從匈奴人中殺出重圍,有一次,當敵軍大敵當前的時候,李廣卻讓士兵們躺在地上,高枕而臥。可以說,這簡直就是後世諸葛亮空城計的原型,更是一種個人英雄主義的體現。

李廣無論戰功、官職都比不上衛青、霍去病,為何名氣比他們大

(衛青劇照)

二、李廣體現的是一種個人奮鬥,並且並不成功的行為模式。

李廣和衛青、霍去病是不一樣的。衛青、霍去病固然在抗擊匈奴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並且獲得的官職也是非常高的。但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他們與漢武帝的親戚關係。也就是說,衛青和霍去病走上高位,是有裙帶關係的。

當然了,這也不排除衛青和霍去病自身具有很大的能力,但是由於他們與皇帝的親戚關係太大,因此他們的功勞,反而容易被忽略。

李廣不一樣,李廣沒有這樣的背景。在漢文帝的時候,李廣已經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華,被漢文帝誇耀。但是他卻一直不被漢武帝重視。

不但得不到重用,還被其他將領所忌憚,尤其是衛青對他的忌憚。這使得李廣一生都沒有建立太大的功績,也沒能夠被封侯。總之,李廣是一個失敗的英雄。

不但李廣是失敗的英雄,李廣的家族命運,也是非常悽慘的。

李廣無論戰功、官職都比不上衛青、霍去病,為何名氣比他們大

(李敢劇照)

李廣是秦國統一戰爭中的名將李信的後代。李信在秦國統一戰爭中究竟建立了什麼樣的功勞?其實後世並不熟悉。後世對李信的熟悉,是他誇口說,自己用20萬就能滅掉楚國,結果被打敗,成為了王翦的背景板。這樣一來,李信顯然就是一個失敗的英雄。

李廣的兒子李敢也是一個失敗的英雄。他雖然封侯了,但是由於他為他的父親李廣打抱不平,打傷了衛青,結果被霍去病在狩獵的時候殺掉,

李廣的長孫李陵更是一個失敗的英雄。李陵是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投奔了匈奴的,司馬遷還因為給李陵辯護,最終被漢武帝處以腐刑。這些形象,都讓人感慨唏噓。

總之,李廣的一家,都在抗擊匈奴的過程中,扮演了失敗的英雄的角色,所以才為後世所嘆惋。

失敗的英雄,一向是被人所同情的,它能夠引起更多人的共鳴。所以李廣的名氣才會變得越來越大,所以後世對李廣才會越來越熟悉。

(參考資料:《史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