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易”字考釋:易有太極,易者何謂?太極何講?

@10“易”字考釋:易有太極,易者何謂?太極何講?

本篇大論提到的

“天道六六之節”緣於古代神巫觀日測景之實踐,隨著曆法實測由山頭歷向地平歷的發展,太極陰陽圖遂得以描繪而成。

上篇推文考證了龍與太極的關係,本篇推文將在此基礎上論述“易有太極”。

一、何謂“易”?

南宋詩人陸游《讀易》講:“無端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畫時。”伏羲蛇身人首,“一畫”鑿破“乾坤秘”,這裡的“一畫”即上篇推文講的一歲日影實測資料連線,其形若龍蛇行進之“

S

”形路線,這一道“

S

”形畫跡鑿破了乾坤的秘密。

再引證上篇推文的最後一圖如下,請讀者參考之。

@10“易”字考釋:易有太極,易者何謂?太極何講?

《易經·繫辭上》講:“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何謂“易”呢?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引用《秘書》之言講:“日月為易,象陰陽也。”東漢末年魏伯陽《周易參同契》亦講:“日月為易,剛柔相當。”虞翻注曰:“字從日下月。”似乎易為上日下月的合體字,但下半部分“勿”怎麼可能為“月”呢?自春秋時代以來“易”字皆從日從勿,如下圖所示:

@10“易”字考釋:易有太極,易者何謂?太極何講?

“易”字從“日”好理解,關鍵是如何理解“勿”的本義,但無論如何也不能將其簡單地理解為“月”字。

據吳蘇儀編著《圖解

<

說文解字>》講:“‘勿’字的字形像是一個弓弦正在振動,並不斷地發出聲響,聲音無形無相,代表這裡沒有任何東西。”

“勿”字本義表示弓弦被撥動後的振顫,形象生動,易於理解,但是,真的如此嗎?我們還是得引入考古學證據。距今約

4100

年左右的堯都陶寺文化遺址出土的一個硃砂扁壺上的兩個文字,值得我們深思。附圖如下:

@10“易”字考釋:易有太極,易者何謂?太極何講?

@10“易”字考釋:易有太極,易者何謂?太極何講?

上圖中的符號畫一般解讀為“文”,寓意竊以為,陶寺扁壺鼓起部分這個字,更像是數字“五”和“六”的合體字,如下圖所示:

@10“易”字考釋:易有太極,易者何謂?太極何講?

只有從這個角度才能說清楚為什麼這個字能解讀為“文”,上六下五,《素問·天元紀大論》講:“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制。”天六在上,地五在下,二者相合,名曰“經天緯地”,西漢劉向《史記·諡法解》講:“經天緯地曰文”。

@10“易”字考釋:易有太極,易者何謂?太極何講?

此當即是陶寺扁壺鼓起部分這個字的本義。

再來看陶寺扁壺偏平部分的那個字。

@10“易”字考釋:易有太極,易者何謂?太極何講?

@10“易”字考釋:易有太極,易者何謂?太極何講?

這個符號字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中間的“一”橫將上面的略帶稜角的“

O

”和下面近乎“?

”的符號分隔開。

此符號字解讀不一,大體有邑、堯、令—命、易、禹等幾種。

由於前面已經傾向於將扁壺鼓起部分那個符號字解讀為“五”和“六”的合體字,相應地,也傾向於將扁壺扁平部分這個符號字解讀為“易”。這種解讀是由羅琨

2001

年發表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訊》第

2

期上的論文《陶寺陶文考釋》提供的。

他認為應該將這兩個朱書文字解讀為“易文”即“明文”。他認為:“‘易’字的字形字義與弓有一定聯絡。陶寺陶文上部為‘旦’,很明顯,下部正似弓形。”

O

”和“一”為古“旦”字,表示日出地平線;下面的“?”符號為古“勿”字。文中還引用了日本著名漢字學家白川靜的觀點:“卜文之勿字其所從與弓體最近,蓋為表示某種用弓之行為之字也,其音蓋為撥,撥絃以祓邪惡,蓋即以彈弦之象也。”羅先生文中講:“這就啟示我們,?字篆文從勿,是因為‘勿’很早已假借為否定詞並逐漸取代了‘?’,其初文所從實為‘?’,是用‘弓弦被撥動後不斷顫動之形’,表示‘難以用字形表現’的飄動的煙靄,從旦的‘?’表示陽光衝出雲霧,照亮大地。”

他還引用了甲骨文“易日”卜辭作為佐證,他說:“‘易日’則表示雲霧遮住了太陽。甲骨文表示‘日覆雲’的易和‘雲開日現’的?共同構成部分當都源於‘?’,金文從‘勿’從‘?’並用,小篆則同做從勿。”

羅琨先生在《陶寺陶文考釋》一文中對“易”字考釋真可謂發他人所未見,說是振聾發聵亦不為過。

但是,我們應該在羅琨先生研究成果基礎之上繼續前行,將“易”字結合陶寺觀象臺遺址的佈局來加深對這個字的研讀。

1。 羅琨先生先生將“?”解讀為古“勿”字,對這一點必須給予充分的肯定,但對其表示“弓弦被撥動後不斷顫動之形”則值得商榷。

2。 羅琨先生將“日”和“雲霧”關聯起來解讀“易”字,扣緊了日被遮蔽這個主旨,也必須給予充分肯定,但日是否被雲霧所遮蔽則值得商榷。

3。 對“易”的讀法當以陶寺遺址觀日臺遺址佈局為據。附圖如下:

@10“易”字考釋:易有太極,易者何謂?太極何講?

堯都陶寺遺址所採取的歷法為“定點歷”。中心圓圈為觀測者站立觀測處,觀測太陽在夏至和冬至之間位置移動的點位變化以定節氣,如下圖:

@10“易”字考釋:易有太極,易者何謂?太極何講?

從此圖看,“易”字猶如一幅圖畫。呈半圓形排列的

13

根臺柱間隔成

12

道縫隙,太陽每日從觀日臺東面的塔爾山(崇山)升起,觀測者透過陽光所透過的那一道縫隙來確定節氣,特定縫隙點位的陽光只能持續

8

分鐘,所以叫做“地平歷”,又稱“定點歷”。

@10“易”字考釋:易有太極,易者何謂?太極何講?

觀測者所站立的圓形臺位為陽光透過縫隙的聚焦投射處,這就是扁壺扁平部分那個符號字畫的上半部分不規則帶稜角“

O

”部位,中間的“一”橫部位表示觀測者和

13

根臺柱之間的隔斷。

下面的“?”部位表示十三根臺柱,之所以“

”不是由連貫的一筆畫成,而是上下有一定的間隔,就是象形左邊第

1

2

根柱子和第

3

根柱子之間相較其它縫隙而言較大的縫隙,如下圖直觀形象圖示:

@10“易”字考釋:易有太極,易者何謂?太極何講?

也就是說,“易”字下半部分的“勿”部位實際上是對觀日臺上

13

根臺柱佈局的摹寫象形,後來“

”下面的斜長點“、”被移放於左上部,就有了後來的“勿”字。如下圖所示:

@10“易”字考釋:易有太極,易者何謂?太極何講?

“勿”字向右下傾斜的四條線構成三個隔斷分別構成了一歲之中最重要的三個節氣點:冬至、春分、夏至;或者,夏至、秋分、冬至。由於春分點和秋分點的陽光射線是從同一個柱間縫隙投射進來的,所以“勿”字的三個隔斷又可以表示為夏至、春分秋分、冬至。

故“易”下半部分之“勿”當不應如羅琨先生所講作“弓弦被撥動後不斷顫動之形”講,而應作陽光投射觀日臺

13

根臺柱縫隙之會意象形講。由此,“易”字本義也當同羅琨先生商榷。

4。

“易”字本身上為“日”,實際上是將扁壺扁平部分的那個符號畫中的中間“一”部位移入到了符號畫上部位的略帶稜角的那個“

O

”中間去了,由“旦”字形演變成了“日”字形。

從會意象形的角度看,

陶寺遺址符號畫“易”字本義當為太陽在13根臺柱間隔成的12道縫隙之間的點位變化。

由於從縫隙投射入觀測者站立圓臺位置上的那縷陽光是由旁邊的臺柱遮擋了其它陽光造成的,故羅琨先生的講的“雲霧”遮擋住了太陽這樣一種說法值得商榷,否則,雲霧遮擋住了太陽,又怎麼再觀日測定節氣呢?

5。 “易”字緣起於古代神巫觀日授時,是以“易”實即為古代的“昜(

yáng

)”字,後來又演化成字繁體字“陽”,如下圖所示:

@10“易”字考釋:易有太極,易者何謂?太極何講?

“陽”字的右邊就是“昜”字,其左邊乃表示高土之臺的“阜”字,甲骨文“陽”字左邊的阜字表示一個人站立於三層土壘臺之上觀測太陽情況,其右邊部分表示觀測者看到旭日東昇的陽光從兩個臺柱之間投射進來進來的情形。

甲骨文中“陽”字右邊部分乃上中下結構,中間的“一”表示的太陽從地面升起,或者,太陽底部正好下切於某個山峰的情形。如下圖所示:

@10“易”字考釋:易有太極,易者何謂?太極何講?

故而,甲骨文中的“陽”字實即是對陶寺扁壺朱書文字“易”符號畫的演進,只不過又凸顯了觀察者以及觀測者所站立的由三層圓臺夯壘成的觀測臺而已,北京天壇的佈局仍然帶有這種古遺風,如下圖所示:

@10“易”字考釋:易有太極,易者何謂?太極何講?

6。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陶寺遺址朱書文字開端的“易”字元號畫演變,如下圖:

@10“易”字考釋:易有太極,易者何謂?太極何講?

二、何謂“太極”?

考釋了“何謂易”之後,“太極”之意也就呼之欲出了。“太極”在考古學上講,就是神巫觀日授時所站立的那個圓形臺,太極如如不動,“易”之日影在夏至和冬至之間遷流不居,是為“易有太極”。

太極又如何生“兩儀”呢,就是上篇推文講的太陽實測資料連線,“生”亦即“連線”,從夏至到冬至日影連線為一儀,從冬至到夏至日影連線為另一儀。如下圖所示:

@10“易”字考釋:易有太極,易者何謂?太極何講?

“兩儀生四象”,夜望蒼穹,東方蒼龍,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觀星授時之法得以產生。

“易”本為古人觀日授時之名,後來這種觀象授時又從觀日授時進展到了觀星授時,這就又有了後來《易經·乾卦》所體現的六龍季曆法。將觀日授時和觀星授時有機地結合了起來,相互參證,從而進一步提到了古人觀象授時的精確性。

明日將正式談談六龍季曆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