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名山:青城山,黃帝曾在此問道寧封子,張道陵亦在此傳道

青城山,古名為天丈山、鴻蒙山,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背靠岷山雪嶺,面向川西平原,周圍綿延120公里,以大面山為主峰,高臺山為樞軸,天師洞為中心,展延了天蒼奇峰36座。

道教名山:青城山,黃帝曾在此問道寧封子,張道陵亦在此傳道

山中峰峰相挽,迴環簇擁,又四合成一天然城廓,從而構成了其獨特的清幽境界。進入其中,滿目蒼翠,松柏櫨楓遮天蔽日,輕煙薄霧瀰漫林間,雖在白晝,卻似黃昏。因此,青城山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青城山是傳說中的“神仙都會”,其歷史可上測到遠古黃帝時代。相傳,黃帝時有個叫寧封子的“神人”,得道以後隱居於青城山北巖。後來黃帝與蚩尤大戰的時候,黃帝對蚩尤散佈的五里迷霧奈何不得,求救於寧封子,學得“飛昇之術”,才擺脫迷霧,打敗蚩尤。

黃帝因此拜寧封子為“五嶽丈人”,統管五嶽鬼神。至今山中還有諸如丈人峰、丈人觀、訪寧橋、問道亭等與這個傳說有關的地名和景觀。

道教名山:青城山,黃帝曾在此問道寧封子,張道陵亦在此傳道

東漢永和年間,道教祖師張陵結茅鶴鳴山,開始傳五斗米道。其子張角、孫張魯則嗣法於青城山,發展更加廣泛,擁有眾多信徒。此後,張陵被當地人尊為“天師”,青城山也就成了道教聖地。

自魏晉南北朝後,山中的宮觀建築相繼建起,最盛時達七十餘處,儲存至今的尚有十餘處。其中以建福宮、天師洞(又名常道觀)和上清宮最為有名。

建福宮坐落在丈人峰下,是遊山的起點,現又為青城山管理所駐地。宮的前身稱丈人觀,始建於唐開元年間,宋朝時改觀為宮,號“會慶建福”,後人則簡稱為建福宮。

道教名山:青城山,黃帝曾在此問道寧封子,張道陵亦在此傳道

宮內現存有兩院三殿,皆為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9年)重建,院內有木假山、委心亭及明慶符王妃梳妝檯等古蹟,後殿即有名的青城長聯,為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四川通江人李善濟所撰寫,全聯共三百九十四字,氣勢磅礴,國內罕見。

出建福宮,迎面而來的就是青城山山門。一座高達數米的牌坊橫額上青城山”三字金光閃閃,門旁閣柱上有聯雲:“天開碧嶂迎雙屐,人到青城第一峰”。

入門上山沿石板鋪道而上,即到達天師洞前門“五洞天”了,門旁有一楹聯,聯文曰:“府以清虛,螂嬛居福地;天然城郭,龍虎擬仙山。”進門後過集仙橋往上,即到青城山的中心道觀——常道觀(天師洞)了。

道教名山:青城山,黃帝曾在此問道寧封子,張道陵亦在此傳道

常道觀距建福宮不到四里,於青城山第三混元頂下,白雲溪和海棠溪之間的山坪上。因觀後有天師洞窟,一般人稱之為“天師洞”,也稱“第五洞天”。古名黃帝祠,唐稱常道觀,是“天師”張道陵傳道之所。

天師洞現存的建築,多系清康熙年間,由住持陳清覺主持重建。後由彭椿仙於1920年至1939年改建而成,由天師洞、黃帝祠和古常道觀組成。

整個建築群佔地約7200平方米,常道觀的山門、三清殿和黃帝祠佈置在中軸線上。整座道觀東向略偏北。觀內大小十多個天井和曲折環繞的外廊,隨地形高低,把殿宇樓閣連成一片,甚為壯觀。

道教名山:青城山,黃帝曾在此問道寧封子,張道陵亦在此傳道

三清殿是天師洞的主殿,為重簷歇山頂樓式建築。殿堂始建於1923年,殿內以眾多形狀各異的奇石著稱,特別是正殿的“三島石”奇觀,自古便被人們加以種種奇幻的色彩描述。此巨石高數丈鼎足危立,上合下分,又名試劍石、降魔石。

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六十一代天師張仁晸來此朝祖時,題“降魔”二字刊於石峰上。相傳,當年張天師來此降魔,忽然電閃雷鳴,天昏地暗,一巨石從空中飛來,天師心知妖魔作怪,奮力揮劍一劈,巨石破裂墜地,便形成了條深邃的巖縫。

峽谷內澗深壁陡,藤蘿垂掛,無比幽靜,蔚為奇觀天師洞內的歷代石木碑刻種類甚多,其中最著名的為今人所稱道的唐玄宗詔書碑。詔書碑的設立緣起是唐詩的佛道之爭。

道教名山:青城山,黃帝曾在此問道寧封子,張道陵亦在此傳道

武則天永昌元年(公元689年),青城山外飛赴寺長老率眾僧衝上青城山,趕走道士佔領常道觀。道士們亦不甘示弱四處奔走告狀。

直到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唐玄宗下詔命令飛赴寺和尚“觀還道家,寺依山外舊所”後,這場拖延了三十餘年的官司才告結束,常道觀又重回道家之手,並由此形成了後來的“山陽為道觀,山陰為佛寺”的格局。

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青城山道士將此詔刻石立碑,珍藏於天師洞。碑全名為《大唐開元神武皇帝書碑》,高四尺二寸,寬兩尺,凡五百餘字記述此事,是一件珍貴的歷史文物。

道教名山:青城山,黃帝曾在此問道寧封子,張道陵亦在此傳道

天師洞一帶,景點集中,周圍有遇仙岩、天生橋、天然圖畫、三島石、擲筆槽、凝翠窩子等多處盛景。青城山另一處重要宮觀上清宮位於高臺山之陽,始建於晉。

五代時前蜀皇帝王衍曾在此設立行宮,明末時宮殿毀於大火,現存的殿宇為清同治年間所重建。大殿樸素無華,方整雄偉,內祀有老君像。

山門外西側石壁上有清黃雲鵠所題的“天下第五名山”及“青城第峰”刻石。院內有麻姑池、鴛鴦井等古蹟。院外的旗杆石、跑馬坪,傳為明末張獻忠起義軍遺蹟。宮後拾級而上數百米,即達海拔1600餘米的峰頂老霄頂。

道教名山:青城山,黃帝曾在此問道寧封子,張道陵亦在此傳道

老霄頂是青城前山登高攬勝的最佳處。上有小亭稱“呼應亭”,得名於在此“一峰高呼則萬峰應和”。立於峰頂遠眺,但見群峰凝翠盡東傾岷江奔騰若蒼龍”,川西的萬頃平原,盡陳眼底。山頂尚有日出、雲海及神燈(即山谷磷火)等奇景可觀。

青城山的主峰大面山位於灌縣與汶川縣的交界處,山勢險峻,最高處達2434米,因隋時嘉州太守趙昱曾隱居於此,故又稱趙公山,是道教的“第五十福地”。林木繁茂,溝壑深險,有溪流奔瀉其間。登臨峰頂可西眺雪山。

宋代范成大在此作詩:“大面峰頭六月寒,神燈收罷曉雲斑,浮空忽湧三銀闕,雲是西天雪嶺山。”

道教名山:青城山,黃帝曾在此問道寧封子,張道陵亦在此傳道

青城山中還有兩種景緻堪稱奇絕:一為青城山亭,一是青城山楹聯。青城山亭是指山中沿途所建的各種小亭,依山勢每百十步就有座,或掩於茂林,或倚於崖壁,或立於泉流溝壑之上,大小計有三四十座。

這些小亭不但外觀上尋奇競勝,各具獨特之處,就連建材本身也複雜多樣。有的以磚石為材,有的以磚木為材,有的竟以樹木為樁、樹皮做頂,令人稱絕。

而且,每亭之中必有一聯或數聯,起畫龍點睛之妙,例如上山的第座亭叫雨亭,其柱上有聯曰:“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道教名山:青城山,黃帝曾在此問道寧封子,張道陵亦在此傳道

青城山全山有兩百多幅楹聯,天師洞(常道觀)一帶約摸佔半。如常道觀的山門兩側有蜀州李世瑛所撰勝地冠兩川,放眼氓峨千派繞大名尊五嶽,驚心風雨百靈朝。

三皇殿門前柱上的楹聯為:“指點中原,萬里江山歸眼底;登臨絕頂,頻年風雨攬心頭。”這些楹聯閃金耀彩,談古論道,使遊人訪客不僅僅感到這裡是道教文化薈萃之地,又是自然的書法展覽館,從而在悠遊于山水之間時,能更多地得到大自然與人文景觀的陶冶,感悟道教的博大精深。

道教名山:青城山,黃帝曾在此問道寧封子,張道陵亦在此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