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培根︰知識就是力量,法國就是培根

曾有一個著名的故事。一個父親曾向他的孩子語重心長地說:「Knowledge is Power,France is Bacon」。後來,這孩子花了十年寶貴光陰苦苦思索,到底知識、力量、法國與煙肉(培根)有什麼超現實的聯絡呢?難道冥冥之中法國就是知識的培根?當孩子漸漸長大,在不同場合聽見別人說「知識就是力量」時,就響應道「法國就是培根」,而別人只會默默地點頭,而孩子根本搞不懂為什麼他們要同意

後來孩子跑去問老師為什麼知識就是力量,法國就是培根時,老師就用十分鐘向他解釋為什麼知識是力量,而沒提及過法國和培根。結果忍無可忍之下,他問老師:France is Bacon?而老師回答:YES。那年孩子十二歲,他決定放棄這個問題。

他這生也不會再能理解這個問題了。直到好久好久以後的某天,他終於看到了:Knowledge is Power - Francis Bacon

弗朗西斯培根︰知識就是力量,法國就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出生在1561年的今天,不是畫家培根,而是哲學家培根。培根是英國近代非常有影響力的經驗主義哲學家,他出生在貴族家庭,而且他的父親是掌璽大臣。由於生於貴族之家,培根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於十二歲時就讀英國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在就學期間,他並不接受當時盛行的亞里士多德和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的體系,這種不滿和敵視日後慢慢發展成為對它們的哲學批判。

後來,培根像他的父親一樣,順利當上了掌璽大臣,爾後被封為男爵,再被任命為大法官,風頭一時無兩。不過好景不常,他後來被捲入賄賂案,丟了官職,更被關在倫敦塔。雖然他的服役時間不長,但他的政治生涯已正式宣告完結了。由於再也不能踏足官場,他唯有關門著述,閒時做做科學實驗度日。據說有一天,培根為了證明用雪可以讓食物儲存得更久,他就在嚴冬的日子出去買了一隻雞,以用作冷藏實驗,但這卻不幸令他感染了風寒,後來因風寒引發的氣管炎去世。

弗朗西斯培根︰知識就是力量,法國就是培根

眾所周知,在近代西方哲學史上,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是近代兩大重要的思想陣營。近代的經驗主義發端於英國,慢慢形成了經驗主義學術傳統。英國的經驗主義有五位重要的哲學家,分別是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萊和休謨。其中培根和霍布斯被認為是英國經驗主義的開創性人物,當然真正使經驗主義得以深化和系統化的,卻是後三者。

培根等早期經驗主義者並不太熱衷於建立宏大的思想體系,亦沒有什麼雄心壯志的政治藍圖;他們有的只是踏踏實實從事經驗的研究和科學實驗,或者這些正好顯示出培根等經驗主義哲學家務實的一面吧,而培根當然是開創了這個風氣的重要人物。

弗朗西斯培根︰知識就是力量,法國就是培根

培根生活的那個年代,西歐的經濟和科學均有長足發展,人們愈來愈享受科學帶來的各項好處,因此對科學知識如飢似渴。培根的哲學旨趣正在於人們如何能夠避免一些假相和幻象的干擾,以達到求得正確的知識。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培根認為有四種假相(the Four Idols of the Mind)擾亂人心,妨礙科學的發展,這四種假相分別是︰種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場假相與劇場假相。

「種族假相」的基礎就在於人的天性,為什麼這樣說呢?培根認為人們在認識自然現象時,總是不安守本分,希望去尋找超乎實際可尋的秩序,換言之,人們在認識時,往往把事物的性質和我們對事物看法、期盼等混合一起。「洞穴假相」是指研究者個人所持有的私見,培根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洞穴,例如每個人特有的天性、過往所受的教育、和別人的交往、讀書時崇拜的權威等均會擾亂人們的認知。

弗朗西斯培根︰知識就是力量,法國就是培根

培根因此引用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的話,指出人往往在自己的小世界中,而不是在更大或更公共的世界中去尋求科學。「市場假相」是指語言會擾亂人的認識,意思是人們在做學問時,往往透過語詞來思考和理解,如果語詞選擇得不好或不恰當,便會大大阻礙自己的理解。語詞的意思不清,會使人們陷入無盡的爭辯和無聊的幻想。「劇場假相」指人類社會中流行數不清的思想體系,它們像走馬燈一樣,一個接一個在舞臺上上演和推廣自己。它們對世界的解釋,大多隻是自以為是罷了,思想家們活在自己創作出來的世界中,如此一來,又怎能獲得真實的科學知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