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一盤古代“錯別字”名場面:祖宗們沒錯,是我們錯了

遊覽風景名勝時,我們經常會看到古代名人題寫的匾額、對聯等書法作品,有時發現某些字的寫法跟現在不同,於是懷疑古人可能寫了錯別字,而我們又總覺得古人可不能寫錯別字,即使錯了,也是故意寫錯,實則暗含深意,只是我們學識淺薄、理解不到位而已。

其實有時我們只是犯了“以今律古”的毛病。新中國成立後,經過文字規範,現今一個字只能有一個標準的寫法,其他的都納入不規範字形的範圍。這麼做有利於書寫統一,方便大眾讀寫及書籍印刷。而古代同一個字的寫法多樣,異體叢生,其中多數寫法是所來有據的,不能簡單地以錯別字論之。古人書寫時往往只是挑了其中的一種寫法(有時是當時最常見的寫法),並沒什麼深意,更不算寫了錯別字,咱真不用費心思幫古人“圓場子”。

一、承德避暑山莊匾額上康熙題的“避”字,右邊的“辛”多寫了一橫。有人說這一筆是康熙特地加上去的,寓意“此是避暑之避,不是避難之避”。因為是皇帝題的字,這個字也被後世尊為“天下第一錯字”。然而我們真的冤枉了康熙。“辛”的兩種寫法都來自小篆寫法的隸定(“隸定”就是把小篆轉寫成隸楷書),二種寫法幾乎同時並行,並無對錯之分。

盤一盤古代“錯別字”名場面:祖宗們沒錯,是我們錯了

承德“避暑山莊“匾額與碑刻所見”避“字

二、揚州大明寺平山堂清光緒年間兩江總督劉坤一所題“風流宛在”匾額,“流”字少了一點,而“在”字多了一點。說者以為寓意做人要“少一點風流而多一點實在”。“流”的兩種寫法來自小篆的不同隸定方式,“在”本從土,而“土”加點的寫法隸楷書中常見。

盤一盤古代“錯別字”名場面:祖宗們沒錯,是我們錯了

劉坤一題”風流宛在“匾額與碑刻所見”流”“在”兩字

三、西安碑林清林則徐題“碑林”匾額,“碑”右上少了一撇。從現在所見的材料看,隸楷書中“碑”字少一撇的寫法反倒更為尋常。

盤一盤古代“錯別字”名場面:祖宗們沒錯,是我們錯了

林則徐題“碑林”匾額與碑刻所見“碑”字

四、曲阜孔廟大門對聯“富”字少一點,“章”的豎筆拉長,貫通了上面的“曰”,說者以為分別表示“富貴無頭”“文章通天”。實際上,“富”本從“宀”,“宀”“冖“(現在分別叫”寶字蓋”和“禿寶蓋”)相混由來已久,而“章”豎筆貫通的寫法漢代已有之。

盤一盤古代“錯別字”名場面:祖宗們沒錯,是我們錯了

曲阜孔廟的匾額與碑刻所見“富”“章”二字

五、明孝陵碑石“明”寫作“眀”。說者以為

清代文字獄興盛,文人不敢直書明朝的“明”,於是易“日”為“目”,或說用“目”代表一雙慧眼等。“明”自古主要有三類寫法,構字意圖不同:從日從月的“明”,表日月照耀大地而光明;從囧從月的“朙”,表月光入窗(“囧”)而室內光明;從目從月的“眀”,表以目見眀月。

三類寫法漢碑都可以見到,因此“眀”字跟文字獄半毛錢關係也沒有,雖然從“目”,但此“目”也未必是慧眼。

盤一盤古代“錯別字”名場面:祖宗們沒錯,是我們錯了

明孝陵碑石與碑刻所見“明”字

六、秦皇島山海關“天下第一關”匾額,“第”寫成“苐”。隸楷書中“竹”字頭和“草”字頭常常混寫無別。如“節”或寫成“莭”、 “笵”或寫成“範”。

盤一盤古代“錯別字”名場面:祖宗們沒錯,是我們錯了

山海關“天下第一關”匾額與碑刻所見“第”字

盤一盤古代“錯別字”名場面:祖宗們沒錯,是我們錯了

宋代印刷的佛經插圖

七、杭州西湖康熙御筆

“花港觀魚”碑,“魚”字少寫一點。說者以為“灬”代表火,魚在火上烤,肯定活不了,康熙有好生之德,故意少寫一點,三點成“水”,如此魚便能在湖中暢遊了。“魚”下的“灬”來自甲骨文魚尾巴的變形,變成“大””火”“小”“灬”“一”或者三點兒的情況都有,跟康熙是否仁慈無關。

盤一盤古代“錯別字”名場面:祖宗們沒錯,是我們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