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棘阿甘:未來怎麼實現財富再分配?

【編者按】本文由作者授權,轉載自公眾號“荊棘阿甘”,有很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

我寫文章,多是想對未來做一個預測,哪怕是寫以前的歷史,也是為了更好地預測未來。

有些預測時間比較短,比如說原油,黃金之類的,有些預測時間週期相對較長一點,今天標題這個就是一個驗證時間週期相對較長的預測。

我們假設在一個封閉的體系內,經濟活動原本是在三個人之間進行,張三李四和王五構成了經濟迴圈,大家都不留錢。

某一天,來了一個馬六,他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讓三個人都必須要給他錢,每一次交易都是。

荊棘阿甘:未來怎麼實現財富再分配?

張三花100找李四買東西,馬六抽1塊,於是李四就只有99塊,同樣,在後面的兩道工序中馬六各抽走1塊。一個迴圈下來,張三花出去的100塊回到他手裡就只有97塊,剩下的3塊被馬六拿走了。

每迴圈一次,馬六就抽走社會財富的3%,如果經過十次迴圈,馬六就有了34塊,剩下的66塊。

注意:馬六不是國家,這二者有本質區別。

國家是內迴圈

財富透過稅收流到了國庫,隨後又會被返還給社會,這個返還的方式可以是國防開支,也可以是科教文衛,不管是何種方式,都是還給了民眾。所以國庫的錢其實沒有多少,現在都是負債。

馬六不一樣,他不用負責國防,也不用負責民生工程,社會福利等國家的責任。也就是說:

錢到了馬六的手裡,正常情況下是流不出來了。

這就造成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通縮問題,因為很多錢不參與流通,也就是市面上的錢變少了,錢少貨多,那自然就通縮。

明朝怎麼滅亡的?其實就是通縮,百姓沒有錢,錢都被大戶拿走了。明朝末年江南有了資產階級的萌芽,也就是出現了財富的快速聚集。社會財富就那麼多,如果江南計程車紳拿得多了,民眾自然就少了。

任何的天災,技術革命,都是財富聚集的工具

。天災越猛,財富聚集越快,畢竟一碗小米粥到了災年換幾兩金子都有可能。同樣,技術革命導致社會生產效率越高,也越會讓財富聚集得很快。

做實體經濟一輩子賺的錢,也趕不上網際網路七八年,可是網際網路上十年可能就是金融市場一年而已。

你看看比亞迪,一年多賺個20億,就可以讓市值上漲8000億,這種搞法,聰明的人就可以玩出花樣來。

比如說張三去找到一個市值100億,營業額10億的酒廠,拿出10億買酒,再拿10億買它的股票,總投資是20億。

一年以後,因為張三買入10億的酒導致酒廠利潤翻倍,再炒作一番,酒廠市值從100億漲到了500億,張三之前買的10億股票漲到了50億,他在高位賣掉,股票淨利潤就是40億,就算張三把之前買的10億白酒全部倒進河裡,他還

盈利了30億。

這不比酒廠辛辛苦苦釀酒賺錢?

荊棘阿甘:未來怎麼實現財富再分配?

市場化過頭了

改革開放以後的這些年,中國的經濟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78年-2008年,這個階段大家都是勤勞致富。

中外差距相差太遠,導致幹什麼都能賺錢,哪怕是收廢品都可以成首富。

▶第二階段是2008年以後,特別是2015年以後。

隨著科技的進步,還有金融體系的逐步放開,很多聰明的人發現規則中的漏洞。

剛說的酒廠是一個,銀行也是:你找銀行借錢沒門,我找銀行借錢利息低,那我先找銀行借錢,然後再借給你不就行了?

如果我成立一個小貸公司,讓全國人民都找我借錢,我不就發財了,所以某個公司去年說市值2萬億,差點上市了,好在最後一刻被被監管叫停,現在都沒聲音了。

這是不是發現了規則的漏洞?

房地產也是如此,以前我們房地產市場化,就去學習HK,人家搞預售制沒事,我們看人家沒事於是照搬,所以現在很多爛尾。

恆大那麼大規模的加槓桿,監管沒有及時發現問題的嚴重性,這算不算是規則的漏洞?這個漏洞存在了很多年,一直等到現在才發現,可是有些人已經賺飽了,高套套現走人了。

其實我們普通人投資也是如此。

有人說買房最看重的是地段,說這話就代表這裡他已經掉入了規則的漏洞之中。

什麼是地段?地段就是規則制定者設計出來的。

你今天花500萬在中心地段買個房子,明天政府宣佈啟動新城區開發,為了支援新城建設,把很多科教文衛都搬過去,於是,你的房子就腰斬到250萬。

你今天在深圳花500萬買個房子,明年國家宣佈啟動中部振興,等你深圳房子解禁的時候,只值250萬了。

最近幾年,所有的經濟學家一致的說:一線城市的房價未來是最堅挺的,其他的都不行,普通人是不是都被忽悠進來了?

一線城市的房價貴啊,是大資本的蓄水池,要在這個位置逃走,必須要忽悠更多的人接盤。

那個“深房理”搞集資炒房,這種點子是一般人能想出來的?你以為能想出這種點子的人還用炒房?

深房理搞的集資炒房,是不是類似馬斯克說股票太貴,要讓更多人享受到紅利,於是乎拆股,500塊很貴,那拆成100塊,便宜了吧。國內的但斌也說過類似的話。

荊棘阿甘:未來怎麼實現財富再分配?

以前讀《資治通鑑》的時候,有一句話真是讓我印象深刻:

虎豹窟於麑場,豺狼乳於春囿。

在一個約束很少的市場,厲害的人對於民眾來說,不就是虎豹在麋鹿場裡做窩,豺狼在羊圈裡哺乳幼崽嗎?

我們普通人賺錢,要用另外一句話來形容:

艱難之業當累日月,天地之功不可倉促。

吾等舉業艱難,爾等一口食之。

要改變規則

上次寫幾篇文章說翟教授提議給民眾發錢就是歪點子,有些讀者不理解,我們回到開頭那個迴圈。

張三的100塊迴圈了10次以後,只剩下66塊,翟教授的意思是再給張三發34塊,讓張三又回到100塊。

可是再經過10次迴圈以後,他又只剩下66塊,而馬六的財富就是34+34=68塊。

全社會的貨幣越來越多,而張三的貨幣越來越少,馬六的貨幣越來越多。

不管用什麼巧妙的方式給張三發錢,只要不改變分配規則,最後這個錢都會流到馬六手裡。

不改變規則的發錢就是對民眾的掠奪。

凡是指望在舊規則體系下搞什麼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創新,都是對所有民眾耍流氓。

現在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國家要搞一些貨幣和財政措施去支援經濟復甦,有些人說要發錢,有些人說政府對房地產託市,還有些人提議降息。

這些都沒有被監管採納,央行在13號的金融資料釋出會上已經非常明確的說目前的貨幣政策是

“合理充裕略偏多”

。這話意思非常明確,就是貨幣已經這麼多了,就不要再說放水了。

荊棘阿甘:未來怎麼實現財富再分配?

規則不變,放的水越多,問題越大,我在6月30號《為什麼不能給民眾發錢?》和7月4號《(長文)翟教授,任首席,你們消停一會行不?》兩次文章都反駁各種放水的言論,現在看,我的思路也符合央行的看法。

我們的央行和美國的央行不一樣,我們是人民的央行,美聯儲是華爾街的央行,服務物件不同,對經濟問題的解決辦法自然就不同。太迷信西方經濟學那一套,自然就無法理解我們央行的行為,或者說不願意理解,故意歪曲。

首先,要改變規則;

其次,才是貨幣和財政政策發力。

這個順序不能倒置。

有些讀者說,不能總是提出問題,不解決問題。

其實真要解決問題,也很簡單。

▶第一,讓國企發揮更大的作用。

國企有個很重要的特點:

流進去的資金還會流出來

我們就以石油產業為例,很多人說油價上漲,中石油賺飽了,可是有沒想過一個問題,中石油的80%的股份是屬於國資委,也就是中石油賺100塊錢,最後有80塊交給了國資委,最後輾轉進了國庫。

與之相反,阿里股權私有,其中1/4股份是日本軟銀,它賺100塊,就要被軟銀拿走25塊。軟銀拿走了這25塊,你還指望它再拿回來?

國企是一種內迴圈,而私企是外迴圈。

內迴圈不會有資金堆積,而外迴圈就會導致財富集中到某些地方。我說的外迴圈不是說國外,而是說經濟運轉體系之外。

這裡要澄清一點:發揮更大的作用不是說回到40年以前。而是說國民經濟的重要領域要國企運作,民營企業可以在下游發揮作用。

荊棘阿甘:未來怎麼實現財富再分配?

這種改革有兩個作用:

一則消除了鉅富,避免了社會財富分配的極度不公平。首富的財富到了幾十上百億就上不去了,不可能出現千億富豪。

二則也讓民營企業安心做實業,不要總想著搞平臺去收割韭菜,甚至成立TS會這種組織,組團收割,一天到晚給民眾洗腦:雞叫了天要亮,雞不叫天也要亮。

你看TS會那個史YZ,搞的那些什麼N白金之類的,簡直收割無下限。

凡是做實業,是賺不到上千億財富的,能賺到上千億財富,必定是在某些方面替代了國家的職能。

很多人說美國就不是,蘋果,谷歌,微軟這些可都是高科技公司。

這些公司是透過科技賺錢,可是他們更是美國統治世界的工具。可以這麼說,

蘋果谷歌微軟臉書這些公司替代了美國軍隊和宣傳部門的部分作用。從這個角度也就能理解,為什麼美國要用國家力量去打壓華為,扶持蘋果。對TIKTOK也是如此。

美國又沒有宣傳部,發改委和國企,它不靠蘋果,臉書,推特,微軟和谷歌這些企業,那靠誰?

▶第二,區域均衡發展

剛說“深房理”的那個案子,絕對不可能是那幾個人能想出來的點子,幕後一定有高人。

很多有共同訴求的人會形成一個圈子,光明正大的就是協會,見不得人就是各種飯局。

大家都拿出一些錢,去養一些經濟學家,搞一些深房理這種,把價格炒上去,然後高位套現走人。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可能幾十年都維持超過兩位數。每年10%增長,30年就是17倍,40年就是45倍,這怎麼可能永遠持續下去,在目前還能相信暴富的人,真要清醒一下。

資產持有者一定要在高位的時候透過各種辦法離場。一旦他們離場,就是對另一些人的收割。

要想辦法在他們離場之前實現區域發展均衡。

一個人在鄭州有5套房子,把他們都賣了,然後在深圳買了一套房子,如果深圳房價腰斬,那就被收割了。

荊棘阿甘:未來怎麼實現財富再分配?

加大對中西部和東北的支援,讓當地的資產價格穩定住,減少對沿海的支援讓沿海資產價格下跌。這會導致沿海經濟在全國總的經濟體量中佔比下滑,也就相當於財富的轉移。

張三在鄭州有一套房,李四在深圳有一套房,從資產價值來說,張三隻有李四的20%,一旦鄭州房子穩住,深圳房價腰斬,那張三財富就迅速飆升到李四的40%,這不就是財富再分配嘛。

我看有些經濟學家和前體制內的人說房價不能跌,這會導致民眾負資產。對於這種看法,我感覺有點荒謬:

你本來就處在極大的泡沫之中,還一直想辦法維持泡沫不要破滅,難道大資本家不會跑路?他們要是跑路了,光靠民眾來維持,能維持得住?

這種言論是不是忽悠民眾先頂住,給大資本家跑路創造時間和機會?

合理的引導

其實國企並不差,把時間週期拉長,相對於民企來說,更加穩健。

這些年在國防軍工領域的突飛猛進有目共睹,很多進展比美國軍工體系都快。

鐵路是國企,以前詬病多,現在也證明路沒錯。

能源領域現在也要大家看到效果了,現在中國能源成本在世界主要國家中處於低位,能源不是隻有汽油,還有天然氣和電力。

很多人罵電信,那是沒有去過西方國家的偏遠地區,就是那種2G訊號還時有時無的地方。

用國有企業來實現財富的再分配,其實並不會犧牲多少效率,對整個國家來說,其實速度更快。

我們這些年快速的發展,與其說是民營企業的作用,還不如說是學習了國外的結果,現在國外不發達了,民營企業的發展就遇到了瓶頸。

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學習國外的紅利期過去了,就需要對基礎領域大量投資才行,有多少民營企業願意像華為一樣投入鉅額資金髮展底層技術?很少。

更多的民營企業是想依靠模式創新,走某米的路

。某米以前覺得手機是風口上的豬,現在國內新能源車起來了,又來蹭汽車的風,反正一直在尋找風口的路上,靠著那口西北風活著。

都這麼有錢了,還不想著成為國家的中流砥柱,總是東蹭西蹭的,有點悲哀。

民營企業能成為華為比亞迪這種太少了,大部分都在發展的路上一會去做房地產,一會山寨,一會搞網際網路金融。等他們上去了之後,再把其他民營企業折磨的只剩半條命。

看看那些被某寶折磨的企業生存多艱難。民企折磨民企,比國企狠毒百倍。哎,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合理的引導民營企業在實體產業的某一個領域做大做強,成為世界翹楚,這也需要國企充當頭雁。

時間久了,絕大部分的民企發展會更好。

國企改革,區域發展均衡,辦法其實很簡單,但是實現起來難度太大。

荊棘阿甘:未來怎麼實現財富再分配?

這種難度主要就是來自於人。

要給中西部更大力度的支援,肯定有人反對。中西部人微言輕,如何能讓決議獲得透過?

要讓國企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可是輿論又把這種政策往改革開放以前那種全盤計劃經濟的方向引導,這讓很多民眾產生誤解。

如何能克服既得利益者的阻力,這才是最大的問題。

相比之下,具體怎麼改,其實想改的都知道,不想改的表面裝糊塗,內心也知道。

只有圍觀群眾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