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北部一縣,置縣超過千年,還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故里

最近幾天的時間裡,我國痛失多位國之棟樑,肝膽外科專家吳孟超,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5月22日的湖南長沙細雨悽迷,噩耗傳來,哀傷的情緒瀰漫在城市上空,不少朋友聞訊趕來,冒雨自發地組織為老人送最後一程。我們常說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能被大家銘記於心的“明星”到底偉大在哪裡?

江西北部一縣,置縣超過千年,還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故里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饑荒讓很多人不得不面對無米下炊的窘境,而因為飢餓失去生命更是常有的事情。 70年代起國家大力推廣種植雜交水稻,而到了80年代後期,雜交水稻在全國範圍內被廣泛種植。長期困擾國人的吃飯問題終於被解決,中國人也將糧食安全牢牢地抓在自己手裡。

江西北部一縣,置縣超過千年,還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故里

袁隆平被全世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也是“共和國勳章”的獲得者,有人說如果將雜交水稻的技術申請專利,袁隆平無疑是世界首富,但他選擇將這些全部捐獻給國家。從水田到沙漠,從鹽鹼地到走出國門,他的初心僅僅是為了讓更多人能夠吃上飯、吃飽飯,他就是這樣一個平凡而偉大的人。

江西北部一縣,置縣超過千年,還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故里

袁隆平出生在北京,工作在湖南,卻鮮少有人知道他的祖籍在江西德安,一個位於南昌和九江之間、人口僅有十幾萬的小縣城。九江地處萬里長江之濱,有仙境廬山,自然環境得天獨厚,還有田園詩人陶淵明的“傾情代言”。老人一生曾四次回到家鄉,從茅草遍地到高樓林立,每一次他都能發現到家鄉的鉅變。

江西北部一縣,置縣超過千年,還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故里

德安建縣已有千餘年的歷史,《尚書。禹貢》中曾記載:“夏禹治水,過九江致敷淺原”,這之中“敷淺原”即是德安縣最早的文獻地名。西漢時,在敷淺原建立“歷陵縣”,歷陵也成為德安有史可查的最早縣名。王莽篡漢之後,將歷陵縣改稱“蒲亭”。唐武德八年即公元625年,又以歷陵故址立“蒲塘場”。

江西北部一縣,置縣超過千年,還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故里

時間來到了公元927年,五代時期的吳王楊溥將之前的蒲塘場升格為縣,並將其命名為“德安”,其中既包含“德所綏安”之意,也有“以德定邦”的願望。德安縣名一經出現,就從五代時期沿用到了今天。

江西北部一縣,置縣超過千年,還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故里

在德安,以袁隆平院士名字命名的有隆平學校、隆平廣場,得知院士去世的訊息,家鄉的人們自發地來到隆平廣場和稻田廣場的隆平雕像前獻花以寄託哀思,也有全國各地的朋友冒雨趕往袁家山悼念。把功勳寫在大地上,把滿倉稻穀留在人間,神農不死,萬古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