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一到半夜就拳打腳踢!妻子每天渾身是傷,背後原因意想不到

這兩年,67歲的老周“怪病”纏身。一到晚上睡著後尤其是後半夜,他就跟換了個人似的,會突然在床上揮動胳膊胡亂拍打、踢腿,有時還會撕扯床單衣服,掉下床也渾然不知。早上起來,和他同床的老伴常常渾身是傷,青一塊紫一塊,苦不堪言。老伴一度懷疑他是中了邪,直到近日在寧波市康寧醫院就診時才得知,其實老周的表現屬於睡眠障礙的一種。

老周睡眠中多夢、反覆打人的情況已經出現多時,老伴陪他前來就診時向神經內科病區副主任史玲利控訴:老周夜間做夢打人,她都被打好幾次,現在已經不敢和丈夫同床了。一旁的老周委屈極了:“我又不是故意的,根本不知道啊!”

這麼多年來,老週一直睡眠正常。但從兩年半前莫名就開始出現做夢多、說夢話、做噩夢。而且夢的內容大多是噩夢,甚至有時候還會拳打腳踢,雙手亂舞,打人撕扯床單衣物,有時從床上掉下也渾然不知。早上醒來發現自己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但完全不記得受傷的經過。

他有高血壓病、糖尿病病史長達20多年,但各項指標控制得還可以。他還提到,自己並沒有神經精神疾病或者類似的家族遺傳病史,之前也沒有受過頭外傷或者得過腦炎。老周唯一一點就是長期酗酒。

影片揭開老周打人真相

神經內科病區副主任史玲利接診後,安排老周用影片監測了兩個夜間的情況,隨之揭開了老周睡夢中打人的真相——快速眼動睡眠(REM)行為障礙。

影片中,老周前半夜尚可,一到後半夜,開始出現囈語、伸胳膊、踢腿、翻身。好幾次被子都被踢下床,身體都移到了被褥邊緣。

史玲利指出,在睡眠中出現暴力動作,特別是伴有生動、驚人夢境時,就要謹防可能是患有快速眼動期睡眠行為障礙。很多老百姓不瞭解這個疾病,對這種病存在很多誤區,比如有些患者擔心診斷為精神病,害怕上醫院,羞於向親朋提起,結果錯過了早期治療的機會。甚至有的家人會認為患者是受了某種刺激或中邪了,而採取迷信的方式驅邪。

正常睡眠分為4個期,其中有一期叫做快速眼動期,也叫REM期睡眠。正常人在這時期,常常是在做夢而且全身肌張力降低,是肌肉最放鬆的時候,但老周此時的肌張力降低現象消失,因此夢境就被“表演出來”,就像老周夢到了關於暴力、從高空跌下或者被追趕這樣的場面,做出了擊打、踢腿、喊叫的動作。

史玲利表示,老周的發病可能與酗酒有關,發作期間的行為異常通常與夢境內容有關。“其中,1/3的患者會出現自傷或傷人及破壞環境的症狀,頻繁發作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導致日間嗜睡。”

她提醒,出現了這些古怪症狀,不要病急亂投醫、走彎路,要直接並及時到專門的科室就診,大多數患者的症狀能得到明顯緩解。

還有其他類似的睡眠疾病嗎?睡行症

首次發作多在兒童期,通常發生於入睡2h~3h內。病人難於喚醒,醒來時常伴有精神錯亂現象。多導睡眠圖顯示發生於NREM睡眠期。

夢魘症

多發生於(3—6)歲兒童,以恐怖不安或焦慮為主要特徵的夢境體驗,事後能回憶,以睡眠中的人從REM中驚醒並出現恐怖的夢為特徵,通常沒有運動行為。

睡眠相關性癲癇發作

主要發生於深睡眠期,通常發作和終止都較迅速,多導睡眠圖顯示有癲癇樣放電。

老周為典型的快速眼動(REM)睡眠行為障礙,主要表現為睡眠中的暴力性行為。關於這種病的相關病例還比較少見,很多患者甚至醫務人員比較陌生,導致患者的就診率低。

這種暴力發生在睡眠過程中,患者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傷害別人或自己。輕者只是受點皮肉之苦,但嚴重者可發生骨折、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如果能在正確診斷的基礎上給予對症治療,這些睡眠中的暴力行為大部分能夠得到明顯緩解。這就要求廣大患者、醫務人員認識本病,重視本病,及時就診,減少漏診誤診。及時治療,可改善和提高生活質量。

延伸閱讀:夢遊網購差點破產!女子曾下單一個籃球場 網友:能付款還是有錢

據《世面》在秒拍上釋出報道當地時間5月16日,據英媒報道一英國女子患有罕見的睡眠障礙,“夢遊”網購差點買到破產。

該女子下單的商品也是千奇百怪,從冰箱桌椅到天價餅乾罐,甚至還曾買過一個籃球場。幸運的是商家最終同意她退貨了。女子稱自己在童年時期就已患有睡眠障礙。小時曾在睡夢中前往隔壁領居花園。

該女子下單的商品也是千奇百怪,從冰箱桌椅到天價餅乾罐,甚至還曾買過一個籃球場。幸運的是商家最終同意她退貨了。女子稱自己在童年時期就已患有睡眠障礙。小時曾在睡夢中前往隔壁領居花園。

睡眠障礙患者凱利稱,在年輕的時候曾夢遊過,但那時候並不算嚴重,而成年過後卻越發糟糕起來。第一次夢遊上網買了100英鎊的哈瑞寶小熊軟糖,直到第二天我收到郵件通知“你的訂單正在派送中”我才知道這一回事。

今年37歲的凱利是3個孩子的母親,其症狀在生下投胎後就愈發嚴重。哪怕丈夫將她的手機藏得很好,凱利也總能登入購物網站。無奈之下的凱利尋求醫生的幫助,被確診為睡眠呼吸中止和異睡症。現在凱利在接受睡眠呼吸機治療後終於能夠順利入睡。

夢遊患者直系親屬患帕金森症風險較常人高3至6倍

香港中文大學19日宣佈,該校醫學院進行了全球首個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家庭研究,發現此症患者的直系親屬患帕金森症風險較一般人高3至6倍。

據香港中文大學介紹,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俗稱“發夢期夢遊”)是一種睡眠疾病,被視為帕金森症一個重要的臨床前期病狀。患者在快速眼動睡眠期(即“發夢期”)時因缺乏肌張力抑制,而作出與夢境一致的暴力行為,如拳打腳踢、翻滾和喊叫等,可導致身體損傷。

港中大醫學院攜手四川大學、香港大學,以及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進行全球首個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家庭研究,有系統地調查此病的家族遺傳傾向和聚集性,以及其對腦神經退化的影響。

研究團隊招募了102位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患者和89位健康人士,以及791位他們的直系親屬,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

研究發現,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患者的直系親屬患上此病,以及帕金森症和認知障礙症的風險,是對照組直系親屬的3至6倍。另外,此病的直系親屬即使未被確診患病,也較多出現早期腦退化特徵,如便秘和輕微運動失調等。

港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林少萍表示,九成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患者在5至15年後出現帕金森症或其他腦退化症狀,以此作為其中一個腦神經退化的指標。

研究人員指出,帕金森症和認知障礙症等腦退化疾病,一般以臨床症狀作診斷,由患者存在病理基礎至出現明顯症狀可能相隔10年以上,以致患者的腦部退化情況在確診前已達至嚴重程度,難以逆轉。

港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榮潤國表示,透過追蹤初期帕金森症的病狀,可望提前20年介入處理帕金森症。

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神經病學紀事》。